> 重點推薦 > 彭州市葛仙山鎮各村社區情況介紹

彭州市葛仙山鎮各村社區情況介紹

彭州市葛仙山鎮萬年社區位于葛仙山鎮中部,東北靠葛仙山鎮蒲溝村,西南臨葛仙山鎮樂江村,覆員面積1.5公里,轄區內有居住戶256戶,376人,其中0員15名。萬年場歷史悠久,清同治三年建址于今址,分上場、下場、中街、新街四段,鴨子河上橋名萬善橋,嚴家河上橋名萬年橋,均為風雨廊橋建筑結構,各街兩頭均有寨子門樓,在菜市壩崽子門上嵌有石匾,-“古萬年場”。

西華社區基本情況介紹

一、社區轄區

楠楊社區位于楠楊北街149號,由東,南,西,北,楠木場老街五條街。

二、社區辦公

社區辦公場地設在楠楊北街居委會內,位于楠楊北街149號,有9間辦公場所

三、社區組織機構和成員

社區設立社區黨支部和居委會,成員共3人,其中黨支部3人,居委會4人,交叉任職1人,社區下設有黨員活動室、計生服務站、成員分別是:

羅敏強 社區黨支部書記 負責全面工作

白淋暉 社區黨支部委員 居委會主任

王夢妮 代理婦女主任文書 岳先奎 社區黨支部委員 市場管理員

四、轄區基本情況

楠楊社區管轄2所學校和1個市場,轄區總人口1900人,黨員23人。自社區成立以來,我們按照區里和街道的要求,緊緊圍繞建設文明和諧社區的目標,堅持高起點運行,規范化建設,使社區建設和社區工作迅速起步,目前社區各工作正有序開展。

原楠新村和原文林村合并為楠林社區,楠林社區位于葛仙山鎮南部,距彭州市約16公里,東與敖平鎮交界、南面小石河與軍樂鎮為鄰,西與楠楊社區、群柏村接壤、北靠華順村,幅員面積6.7平方公里,川西旅游環線敖關公路貫穿村內。村內修建了兩個統規統建點古楠木秀小區和幸福文林小區,兩個統規自建點鑫楠苑和順發苑。全村目前有14個居民小組,全村共有耕地約4858畝。總戶數1473戶,總人口4134人。目前產業結構主要以種植蔬菜、大蒜、川芎、水稻等為主。社區共有正式黨員154人,預備黨員1人。

官倉村位于彭州市葛仙山鎮東北部,幅員面積2.5平方公里,全村地處成都平原,屬亞熱帶溫潤季風氣候區,氣溫溫和,冬無嚴寒,夏無酷熱,四季分明。 官倉村現有人口1490人,建有統規統建點1個314戶。自建點3個分別為:天鵝苑26戶,三十一戶31戶,高升苑33戶產業結構主要以種植蔬菜、大蒜、川芎、水稻等為主,年人均純收入為6000元。境內生態環境優美,資源豐富,有2463余畝官倉村農業生態園區。

花園村位于彭州市北部,東與張泉、蒲溝相鄰。南與樂江熙玉村連接,西靠白鹿鎮,北與紅巖相鄰。從成都出發30多公里就到花園村。全村幅員面積8.7平方公里,耕地2000余畝,林地7000余畝,森林覆蓋率90%以上。

花園村成立了支部、村委果業協會、議事會和監事會。全村下設11個村民小組,有353戶,965人。其中統規統建142戶,464人,異地安置17戶37人,原值重建和維修加固194戶464人。議事會成員38人,監事會成員5人,0員51人,預備黨員4人,低保戶15戶,五保兩戶,優撫4人。

花園村村民以種植業、林木和農家旅游為主導經濟。種植以著名的花園李為主,伴隨有櫻桃、枇杷、杏、梨、桃、核桃、桔子等。花園村以水果支撐農家旅游,農家旅游帶動水果發展。全村人均收入6000余元。

花園村境內有著名的國家級地質公園,葛仙山飛來峰。有水果基地3000余畝。成都貴騰食品公司種植梅子200余畝。有著名的寶臺寺、嚴華寺。石牛角有待開發,那里有得天獨厚的自然風景。冬無嚴寒,夏無酷暑,春天賞花,夏秋品果。是游玩的理想之地。

熙玉村位于彭州市西北部淺丘山區,距市區21公里,幅質面積10.587平方公里。轄20個村民小組,總人口2230人,總戶數748戶。人均純收入6824元。

黨支部基本情況:村黨支部委員會由3人組成,共有黨員85名,其中男性黨員69人,女性黨員16人;大專及以上文化4人,高中文化8人,初中及以下文化72人。

村委會基本情況:村委會由3人組成,分別成立有民事調解委員會、治安巡邏隊、村民代表大會、民主監督小組、民主理財小組、村務公開領導小組和監督小組。

熙玉村5.12地震后農民新村建設大有進步,熙玉村在災后重建方面,有自建點53戶167人,統建點3個,分別是:玉河清溪268戶865人,熙林0105戶353人;龍鳳呈祥53戶169人。異地安置17戶32人,原址重建106戶330人,維修加固139戶481人。

群柏村位于葛仙山鎮西南部,幅員面積約3平方公里,距離鎮政府約6公里。全村人口2209人,共有686戶,14個村民小組。有黨員61人,村干部4人。全村以種植水稻、玉米等糧食作物和大蒜、川芎、地瓜等經濟作物為主,現有川芎基地一個,2011年村民人均收入8200元。

柏林鶴鳴小區是地震災后重建統建小區,位于群柏村1組,共占地約100畝,有61棟,75個單元,建筑面積62090平方米,安置人口1774人。

指張溝村、涌泉村合并后各取一字,故名。第一次全國地名普查時萬年公社有“張溝大隊”、“涌泉大隊”;2005年,張溝村、涌泉村合并,稱“張泉村”。

張泉村位于彭州市葛仙山鎮東北部,地處成都平原,屬亞熱帶溫潤季風氣候區,氣溫溫和,冬無嚴寒,夏無酷熱,四季分明。全村現有人口1743人,528戶。全村有新農村建設居住點2處——葛仙春曉和涌泉晨曦。產業發展的重點是種植業,其中,種植中藥材以川芎為主,種植蔬菜以大蒜、茄子為主,種植水果以蜜橘為主。

云居村位于彭州市葛仙山鎮西北部,距彭州市約16公里,幅員面積10.6平方公里,總人口3694人,實現“家門口”就業500余人,村黨委下設3個黨支部,有正式黨員128名。域內有桑葚、葡萄、櫻桃等優質水果和青花椒等優質農產品,有國家一級文物保護單位云居院塔,有中醫藥體驗基地-林野杏林中醫藥主題村,全村依托水果產業資源和中醫康養等旅游資源重點發展休閑農業和鄉村旅游。

華順村位于葛仙山鎮的南大門,距彭州市約15公里全村幅員面積4.7平方公里,東與敖平鎮興平村交界,南與敖平鎮楠橋社區交界,耕地面積4092.45畝,全村共有9個村民小組,總共住戶1238戶,總人口3317人。村黨總支部下設3個小組,黨員81人。華順村傳統上主要種植小麥、水稻、川芎、葉煙、大蒜、蔬菜,其中川芎種植面積達500余畝, 水稻、小麥種植1800畝。種植的其他蔬菜有蔥、大蒜、玉米、豇豆、菠菜、萵筍、四季豆等。

井泉村由原山泉村和原八井村合并而來,位于葛仙山鎮西南,村黨群服務中心距彭州市約16公里,距葛仙山鎮政府2.3公里。花源路、敖萬路、熙林路貫穿本村。全村有專業家庭農場兩個,食品有限公司一個、專業養鵝場一個,葛仙山鎮加油站處在本村。全村幅員面積約6.3平方公里,其中耕地面積5531.63畝、轄13個村民小組、共計戶數1194戶、人口3258人。現有正式黨員121名,預備黨員1名,入黨積極分子1名。井泉村以種植川芎、大蒜、蔬菜、花卉等傳統農業為主。

原普勝村和原紅廟村合并為普紅村,普紅村幅員面積5.3平方公里,距彭州市約16公里,耕地面積4981畝,全村共13個村民小組,總戶數1585戶,總人口4710人,黨員126人。集中居住小區4個,集中居住戶1109戶。境內生態環境優美,地處美麗的花源路兩側,資源豐富,有1400余畝多元產業。產業主要是以綠色果蔬、大蒜、川芎、水稻、花卉為主。

欧美精品色精品一区二区三区,日韩中文字幕欧美三级,中文字幕亚洲精品乱码在,亚洲中字日韩中字无码中字
午夜性刺激在线视频免费 | 一级欧美精片一区二区三区 | 色在线中文字幕大 | 日本不卡高清视频v中文字幕 | 日韩中文字幕亚洲精品欧美 | 日本乱码伦视频免费播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