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是千陽縣政府所在地得名。
原名娘娘殿,民國元年(1912年)因崔姓人居此而雅化更名。
因古代在此屯兵扎寨,地處大寨村之南而得名。
因清代山西洪洞縣張姓遷居此塬而得名。
因此地溝內石巖縫隙多處冒水、匯流成溪常年不竭而得名。
此地為古驛鎮,鎮北有砂土高崖,草木叢生,遠視若“壁”,故名草壁。后改“草壁”為“草碧”。
因鎮東大喇叭山臨鎮之高坡陡直如崖而得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