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堰市市首批37個市級“一村一品”示范村鎮名單 |
習家店鎮地處丹江口庫區北岸,東距丹江口城區65公里,西距十堰市區110公里,全鎮版土面積408平方公里,總人口5萬人。集鎮規劃區面積3.3平方公里,現已建成1.5平方公里,常住人口1.5萬人。我鎮集山區、庫區、老區為一體,是一個以農業經濟為主要成份的建制鎮,糧油、尖椒、柑桔、仁用杏等產業位居丹江口市首位。2003年全鎮實現農村經濟總收入1.49億元,綜合財政收入460萬元,農民人平純收入2320元……。 |
均縣鎮地處古均州舊址,位于亞洲第一大人工淡水湖丹江口水庫中心,道教圣地武當山北麓,西鄰車城十堰,南接中國水都丹江口市區。因從隋朝始在此設均州、解放后新中國在此設均縣而得名。全鎮總人口30560人,版圖面積283平方公里,擁有宜林山場20余萬畝,水域25余萬畝,自然資源十分豐富。 這里人杰地靈,英才輩出。古均州才子陳世美出生在這里(現均縣鎮迎風寺村)。過去風流才子、文人雅士好相聚于此,吟詩作詞,談……。 |
丹江口市轄鎮。1959年設浪河公社,1975年建鎮,1984年設(區)鎮,1987年復建鎮。位于市區南部,距市中心43公里。面積189平方公里,人口2.7萬。襄(樊)渝(重慶)鐵路、(武)漢十(堰)公路穿境,西南有浪(河)鹽(池河)公路、北有水上航線可抵丹江。轄浪河、戴家灣、青莫、朱家溝、小店子5個居委會和趙崗、白家溝、薄家灣、青石鋪、小店子、土門溝、黃土凸、柳樹埡、徐家廟、四里莊、紅廟、黃家灣、……。 |
1948年均縣解放后屬一區習家店鄉莊子溝村。1956年屬均縣習家店區工農鄉莊子溝村。1958年10月屬習家店公社習家店管理區莊子溝大隊。1960年7月均縣與光化縣合并,1961年至1974年實行區、社、大隊建制。1962年6月均縣建制恢復后屬均縣習家店區習家店公社莊子溝大隊。1975年撤區并社屬均縣習家店公社莊子溝大隊。1983年8月均縣改稱丹江口市,1984年7月撤銷公社設區建鄉,屬習家店區習家……。 |
行徒坡村位于南水北調中線源頭區的腹地習家店鎮集鎮以南,習肖公路穿境而過,距離集鎮3公里,東與板橋村接壤,南與丁家院村互鄰,西與莊子溝村為伴,北與習家店相望;行徒坡村是南水北調移民村,轄有三個村民小組,235戶,985人;村兩委會現有干部3人,黨支部黨員14名,村區域面積10.71平方公里,柑橘面積4850畝,其中掛果面積3500畝,未掛果面積1350畝。全村主要經濟收入以柑橘種植為主,柑橘種植面積……。 |
青山鎮系湖北省鄖縣五強鄉鎮之一,她東瀕亞洲最大的淡水湖、國家南水北調工程起源地——丹江口水庫,西依世界三大重型卡車基地之一的車城十堰,南望道教圣地武當山,北眺青龍山白堊紀恐龍蛋化石群落。地形東西狹長,南北較窄,版圖面積131.5平方公里。 全鎮轄25個行政村(場),145個村民小組,居民4766 戶,18706人。境內氣候溫和,資源豐富,土地肥沃,貿易活躍,水陸交通便利。該鎮地處漢江南岸,系秦巴余……。 |
五峰鄉位于鄖縣西南方,漢江南岸,東與柳陂鎮相連,南與鮑峽,胡家營鎮接壤,西北與鄖西澗池鄉,鄖縣青曲鎮隔江相望。轄區東西長55公里,南北寬40公里,版圖總面積223.72平方公里。全鄉現轄一個辦事處(安城),38個行政村,238個村民小組,8495戶,35430人。耕地面積34845畝,人均耕地1畝。2000年,全鄉農村經濟總收入7051萬元,財政收入170萬元,人均純收入1350元。五峰鄉歷史文化……。 |
南化塘鎮位于十堰市鄖縣東北邊陲,地跨鄂豫陜三省,是老一輩無產階級革命家-、-、-等曾經浴血奮戰過的地方,既是全省27個重點老區鎮之一,也是鄖縣農業大鎮、人口大鎮、邊貿重鎮。全鎮轄43個行政村,271個村民小組,13564戶,57399人,其中農業人口12092戶,53555人。版圖面積417.3平方公里,耕地面積61671畝(水田10470畝,坪地19755畝,坡地31440畝),荒山面積46萬畝……。 |
楊溪鋪鎮位于鄖縣縣城東、北兩部,面臨漢江、背靠群山,209國道、鄖丹公路、桂南公路穿境而過,交通便利,區位優勢明顯,素有鄖縣“東大門”之稱。該鎮現轄23個村,113個村民組,8400余戶,總人口3.5萬多。轄區版圖面積247.1平方公里,耕地面積45390畝(水田面積11490畝),林特多種經營面積達2.2萬畝,其中茶葉、柑桔、板栗、梅子、奈李以面積大、產量高、品質優而遠近聞名,“桂龍云劍”茶連續……。 |
土地溝村位于鄂陜兩省交界處,西與陜西中廠鎮黑水溝村相鄰。東與胡家營鎮富家村毗鄰,南與焦園村相接,北靠上紅村、漆溝村,距車城十堰85公里、胡家營鎮13公里,是胡家營鎮最偏遠的一個村。現在職村組干部4人,轄三個村民小組,220戶,846人,全村東西長6.4公里,南北寬4.8公里,最高海拔780米,轄區面積1.2萬畝,林地面積9300余畝,森林覆蓋率在90%以上。地方屬亞熱帶季風氣候,四季分明,全年降雨……。 |
馬鞍鎮位于秦嶺南麓余脈,鄖西腹地,距縣城44公里,東與觀音、潤池接壤,南與夾河、羊尾相連,西與六郎貫通,北與香口、土門毗鄰。相傳遠古時期(大約四千余年前),此地西方一座大山中有一深不莫測的洞(原烈馬洞村,洞內有馬樁、馬槽、獨木橋,洞內至今是迷),洞內藏有一匹寶馬,忽一日寶馬出洞飲水恰遇雷電驚駭,馳騁東方,路經此地脫韁棄鞍,故名馬鞍川(今上川村、下川村),寶馬順勢狂奔東邊,卻被一大山(馬鞍關梁子)擋……。 |
香口鄉地處鄖西縣西北部,東與土門鎮交界,南與馬安鎮相連,西與上津鎮接壤,北與陜西省毗鄰,距鄖西縣城22千米,區域總面積269.44平方千米。香口地大物博、資源豐富。版圖總面積居全縣之首,境內動植物品種繁多、量大質優,亟待開發的有馬頭羊、魔芋、神仙葉(豆腐柴葉)、黃姜、杜仲和板栗等。礦產資源是全縣品種最多、儲量最大的鄉鎮,已探明的金、磷、銅、釩、鐵、硅、和滑石等礦產資源品種有40余種。水能資源尤以天……。 |
田坑村位于安家鄉東北部,“鄖三”公路穿境而過。田坑村位于國家AAAA級風景區——五龍河景區下游。田坑村東與本縣河夾鎮接壤,西與本鄉安家河村為鄰,南與本鄉神霧嶺村相連,北與本鄉瓦房溝村相依。全村版圖面積27平方公里,轄5個村民小組、220戶、726人,其中林地面積2860公頃、耕地面積1155畝(其中水田面積265畝,旱坡地面積890畝)。現有黨員26人,村干部4人。全村以外出務工創收、旅游配套服務……。 |
下營村位于鄖西縣澗池鄉的西北方,屬于典型的高山與二高山地區,距鄉政府5公里,距縣城32公里,現有通村水泥路5公里,版圖面積4.5平方公里,其中山林占地2.5平方公里,現有耕地面積1020畝,其中水田300畝,旱地920畝。轄8個村民小組339戶1405人,有勞動力758人。村干部5人,黨員28人,2014年人均純收入5094元。全村以綠松石加工、銷售及電子商務為主導產業,綠松石加工及銷售占全村總戶……。 |
沙溝村位于鄖陽區胡家營鎮西部,316國道穿境而過。全村4個村民小組245戶,868人,全村面積13036畝,其中水田15畝,旱地1061畝,林地8960畝,其它3000畝,(其中退耕355.9畝,公益林700畝)2014年全村經濟總收入479萬元,其中種植業180萬元,勞務性收入260萬元,養殖業39萬元,農民人均純收入2980元。村內主導產業蔬菜為主,以養殖業為輔的發展規劃,以壯大村集體組織經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