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重點推薦 > 肅寧縣各街道鄉鎮情況介紹

肅寧縣各街道鄉鎮情況介紹

肅寧鎮是縣城所在鄉鎮,總面積50.1平方公里,耕地面積37005公頃,轄38個行政村,總戶數8110戶,總人口3.38萬人,人口自然增長率為8.13‰,出生人口性別比為115,工業生產總值24.7億元,糧食總產量17918530公斤,財政收入6.75億元,固定資產投資27億元,下轄2個黨總支,59個黨支部,共有黨員1802名。依托“雙黃金十字”區位優勢,大力發展鐵路經濟,輻射帶動全鎮工業經濟發展,形成以紡織、皮毛、電力、民族樂器為主體的產業布局。先后被評為全國小城鎮綜合發展水平“千強鎮”之一,省級環境優美城鎮、滄州市魅力鄉鎮、滄州市文明鄉鎮,連續五年在滄州市五十強鄉鎮中列第二位,連續四年被縣委評為先進基層黨組織,是全縣工業重鎮、經濟強鎮、綜合治理先進鄉鎮。其中,2017年我鎮先后完成南繞城、北繞城、第五實驗小學、第五中學、東關儲備地、育英高中部等項目的征地任務,為項目按時開工建設,打下堅實基礎。

肅寧鎮工業區現有企業34家,其中針紡服裝企業12家,高低壓電力金具生產企業6家,裘皮服裝生產企業6家,醫藥化工企業1家,樂器生產企業1家,其它行業企業8家。

隨著河北樂海樂器有限公司、河北漢姆思諾有限公司等各類重點企業的先后入駐,帶動民族樂器、針織紡織、電器電料、裘皮服裝等特色產業迅速發展,叫響了樂海、浪沙情緣、金琦峰等數十個知名品牌,實現投資總額達14.47億元。其中,紡織服裝業企業11家,規模企業有漢姆諾思、卓爾、瑞云等企業;皮毛業企業有5家,規模企業有華源裘皮、博星裘皮等;電力金具類企業4家;民族樂器產業,樂海樂器有限公司是全國民族樂器制造行業的龍頭企業,河北省省級重點企業。2016年規劃建設了占地350畝的樂器產業園,形成北方最大的集生產、研發、展銷、培訓、演奏為一體的樂器生產基地,項目全部建成后,年產鋼琴4萬架、民族樂器100萬件,西管樂器10萬支,年產值12億元以上,實現利稅1.2億元左右,可提供就業崗位3000余個。

梁村鎮是肅寧縣最大的鄉鎮,轄47個行政村,全鎮總人口5.1萬人,總面積80.24平方公里,耕地面積7.8萬畝,鎮政府駐地位于梁村村,辦公電話:0317-5068365。梁村鎮連續十年被評為縣級“綜合考核實績優秀鄉鎮”,被河北省委、省政府授予省級文明鄉鎮榮譽稱號,被中央精神文明建設指導委員會授予全國文明村鎮榮譽稱號。

交通區位優勢明顯。梁村鎮是肅寧縣的東大門,距北京、天津、石家莊三大城市各200公里,東距黃驊港不足100公里,朔黃鐵路橫貫正中,位于京九鐵路和朔黃鐵路交叉“黃金十字”東5公里,東接106國道、滄保高速、滄保公路、-,西達大廣高速,南至307國道、石黃高速,北接滄保線,382省道貫境而過,規劃建設中的京九高鐵與石港城際高鐵將過境,并合并設站在梁家村鎮。

人文歷史積淀厚重。梁村鎮是遠近聞名的革命老區,抗日戰爭時期著名的中堡店戰役、大曹村戰斗、豐樂堡慘案發生于此。梁村鎮是非遺文化名片,以北白寺《溪皇莊》為代表作的武術戲和橋城鋪撈紙入選河北省省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梁村鎮有肅寧八景之一“白寺聞鐘”,北白寺村以舊時有一座白塔寺而得名,據傳寺內曾有一口大鐘聲音洪亮,可傳出百余里。后白寺村夏商時期遺址出土了多種陶器、石器、蚌器、骨角器、卜骨等文物,此處遺址的發掘填補了滄州先商到商周時期的考古空白,對于河北省乃至全國早期文化研究具有重要意義。

產業發展特色鮮明。近年來梁村鎮煤炭物流營銷產業、果品業、設施農業、食品加工業逐步發展成為富民強鎮的支柱產業。煤炭物流營銷產業,神華集團朔黃煤場貨站整體搬遷到梁村鎮,建設了1000畝的煤炭物流園區,現已有18家煤炭營銷有限公司入駐,總資產10億元以上,從業人員800余人,年運銷煤炭800萬噸以上,是朔黃沿線4大煤炭物流園區之一。設施農業,設施蔬菜面積已達5100余畝,成立了梁村鎮農民種養協會,已注冊登記的各類專業合作社共計92個,入社人數達2700多人,合作社共帶動農戶900余戶,帶動農戶增收達2000多萬元,現已經形成了前豐、達字房、北白寺、馬鋪、路莊、沈莊、高莊、張莊、前白寺等一批蔬菜生產專業村,注冊有蔬菜生產專業合作社19個,注冊韭菜、葡萄、雞蛋、食用菌、梨、雜糧等農產品品牌商標6個。發展梁子采摘園、高莊蔬菜園區、達子房園區等現代農業園區11個,注冊有鴻運梁子、佳香晴、果色甜香梁子水果店等商標。食品加工業,河北東風養殖有限公司位于梁村鎮梁村村,緊臨382省道,是一家集種鴨養殖、孵化、商品鴨放養、回收、屠宰加工、鴨坯生產、熟食加工、冷鏈物流于一體的河北省農業產業化重點龍頭企業。依托東風養殖有限公司、達子房興寧生態養殖合作社,肉鴨、肉雞散養戶出欄量達到890萬只;集倉儲、物流、加工于一體的益海糧油倉儲物流有限公司,2010年落戶梁村鎮;投資3000萬元的年產18萬噸飼料加工項已完成建設,增加社會效益4500萬元;投資3000萬元的千畝肉鴨生態養殖園區已完成土地流轉,投產后直接帶動農戶增收700—800萬元。果品業,栽種果樹面積達1.7萬畝,年產鴨梨8.7萬公斤,建有冷庫140座,可存儲果品3.56萬噸,已形成“良種嫁接——標準化管理——冷藏儲存——鴨梨出口基地”一體化生產模式。

民風淳樸文明和諧。多年來先后成立了尚德愛心協會、文化宣傳協會、書畫協會、戲曲協會、武術協會等協會組織,形成了一整套好人推薦、評選、巡演、宣傳、表彰、幫扶的長效機制,涌現出孝老愛親、勵志求學、立志戍邊、衛生模范、優秀教師等一大批道德典型。梁村鎮“村村通”廣播于2013年1月24日正式開播,有黨的聲音、鄉鎮工作動態、道德講堂、致富橋梁、百姓心聲5個版塊,至今已播出310期。

人居環境優美舒適。近年來先后投資4000余萬元,推進美麗鄉村建設,全鎮47個村實現了道路硬化、街道亮化、村莊綠化和垃圾凈化,并建立了衛生長效機制。大力推進綠化建設,形成了村村都有環村林,村村都有綠色迎賓大道的優美生態格局。擁有2萬余畝綠化林以及櫻花廊道、木槿大道等特色綠色通道。

鎮政府駐地位于梁村村,辦公電話:0317-5068365。

窩北鎮位于肅寧縣東南10公里處,北通河肅路,南有肅獻公路貫穿全鎮,直通獻縣。全鎮共轄24個行政村,總面積60.8平方公里,總耕地5.96萬畝,總人口3.4萬人。近幾年來,在縣委、縣政府的正確領導下,窩北鎮黨委、政府深入貫徹落實習近平新時代特色社會主義思想和黨的十九大精神,搶抓機遇,狠抓發展,經濟形勢有了較大轉變,初步形成了食品加工和設施蔬菜兩大產業。同時,特種動物養殖、棚室蔬菜和陸地蔬菜種植也有了較快發展。

我鎮歷史悠久,著名的漢武垣城遺址保留至今,現位于垣城南村北;著名的口技大師“畫眉張”就是窩北鎮大王莊村人;2001年,在北京舉行的中國雜技藝術協會成立20周年大會上,大王莊村被命名為首批村級“中國雜技之鄉”。2016年,經中國蔬菜流通協會實地考察、專家評審,被授予“中國圓茄之鄉”稱號。

主要傳統產業窩北香腸,具有香而不膩、老少皆宜的特點,是頗受歡迎的肉類食品和節日饋贈佳品,為使窩北傳統香腸進一步提檔升級、創名牌、擴銷路,窩北鎮統一規劃、統一管理,建設占地20畝的食品園區。本項目是全縣確定的大事實事之一,目前正在進行項目掃尾工作。

窩北鎮將依托南繞城、曲港高速、雄商高鐵過境帶來的交通區位優勢,搶抓京津冀協同發展機遇,對接雄安新區發展,主攻招商引資,扶持企業抓支柱,進一步推動經濟又好又快發展。

地點:窩北鎮政府位于肅寧縣東南10公里處 (窩北村南肅獻路北側)

尚村鎮位于肅寧縣城西北部,北與高陽縣接壤,西與蠡縣毗鄰,距縣城5公里,總面積56.1平方公里,鎮區面積3.5平方公里,耕地面積6.25萬畝,轄32個行政村,5.6萬人,其中外來人員2萬人。2017年,尚村鎮完成財政收入13237萬元,其中國稅11035萬元,地稅2202萬元;出口創匯9100萬美元,固定資產投資14.6億元,民營企業增加值25億元。

近年來,裘皮產業的聚集和發展帶動了尚村城鎮建設的發展,初步形成了城鎮建設與產業發展的良性互動。尚村鎮先后榮獲了全國重點鎮、國家標準化特種經濟動物養殖示范區、省級文明鄉鎮、省級經濟發達鎮行政管理體制改革試點、省級省級特色小城鎮、省級新型城鎮化綜合試點等稱號。

一、產業發展情況。現在的尚村已經是全國著名的皮毛產業加工購銷基地,已形成國內同行業最完整的產業鏈條,擁有最完善的裘皮產業服務功能,建設了規模最大的原皮交易市場,擁有全國唯一一家皮毛加工上市企業--華斯農業開發股份有限公司。為了鞏固和捍衛“中國裘皮之都”的地位,向“世界裘皮之都”邁進,尚村鎮始終堅持項目驅動,近五年,先后擴建了兩個市場兩個服裝商城,皮毛交易市場占地面積達到420畝,建筑面積達到20萬平米,年交易額達到190億;裘皮服裝商城建筑面積達到32萬平米,店鋪1600家,年交易額超過80億元;國家級保稅物流園區,總投資30億元、占地1200畝,已啟動建設,建成后可承接國際三大皮毛拍賣行的業務,實現境內關外,為所有涉外加工購銷企業拓展國內外業務搭建更高的平臺;華斯國際產業園,總投資35億元,占地1200畝,一期二期已投入運營;裘皮服裝加工園與占地300余畝的風向小鎮項目即將開工建設,這些皮毛產業升級版項目的落成,將進一步促進產業規模壯大、產業核心競爭力提高。

二、城鎮建設情況。在特色產業的帶動下,城鎮建設也呈現出日新月異的良好局面。近年來,按照總體規劃,先后開通了裘都大街、五福大街、開元街、芙蓉路、創業路、翠微路和西繞城路、尚南路,與紫云路等構筑了“四縱六橫”的路街框架格局,實現了肅寧縣城與尚村鎮的快速鏈接。累計投資3億多元,實現了鎮區集中供水、集中供熱、弱電入地、雨污分流,完善了鎮區數字化監控體系,對鎮區主要街道的紅綠燈、斑馬線及街道指示牌進行了安裝更新,籌資新建了自來水廠,對小白河西支鎮區段進行了綜合整治。現今,鎮區已初步形成“東工西商、南輕北重”的功能布局。未來三年,計劃投資10億元進行重點打造,進一步完善路網框架和配套設施,建設現代化居民小區、綜合公交站和公共文體場所,全面提升城鎮承載力,打造全國特色產業示范鎮。進一步挖掘文化底蘊,用人文理念引領城鎮建設,加快建設產、文、旅功能疊加的俄羅斯風情小鎮,促進經濟轉型升級和城鄉統籌發展。

三、美麗鄉村建設情況。為徹底改變農村臟、亂、差現象,提升廣大群眾的幸福感,尚村鎮堅持走群眾路線,立足全民參與,重點打造了“六村聯建”和“北景口-許河-柳科”兩個精品點線,全面帶動了全鎮各村從村容村貌、群眾精神面貌、村班子戰斗力等各方面的整體提升。五年來,結合村容村貌治理、美麗鄉村建設、高標準農田建設、精準扶貧,全鎮各村共硬化水泥路面180公里,實現村道硬化率95%以上,安裝路燈3000余盞,栽植各類樹木、灌木共100多萬株,粉刷墻壁38萬平米,進行水網改造共10萬余米,清除各類垃圾100多萬噸,各村整體面貌煥然一新。垃圾處理實現城鄉環衛一體化。在全鎮各村建立“戶清掃、村收集、鎮轉運、縣處理”的衛生保潔機制。通過廣泛開展法德共建活動和道德模范評選,引導村民從事健康向上的文體活動,村風民風顯著提升。今后,將更加注重農村精神文明建設,持續開展“美麗庭院”、“最美家庭”、“尚村好人”等道德模范評選,將這類道德評選活動進一步做細做實,擴展到每一個村莊,滲透到每家每戶,最終實現美麗鄉村建設的環境美與行為美相統一,提升群眾幸福指數。

尚村鎮政府地址:尚村鎮翠微路1號

聯系電話:0317-5099218

萬里鎮位于肅寧縣最南端,與饒陽、獻縣接壤,鄉鎮總面積55.95平方公里,耕地面積6萬畝,總人口3.7萬人,轄29個行政村,2017年人口自然增長率6.58%,出生人口性別比114%;地區生產總值645105萬元,第一、第二、第三產業增加值103651萬元、民營經濟增加值48482萬元;糧食總產量29010噸,財政收入341萬元;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4.37億元;固定資產投資407萬元。針紡服裝和設施蔬菜是萬里鎮的兩大特色富民產業。

針紡名鎮:全鎮共有各類針紡企業499家,年產各種文化衫、保暖內衣1.4億件,年產值40億元,形成了織布、制衣、銷售于一體的龍形格局。“小喜蝶”牌服裝、“萬里”牌舞臺幕布被評為“河北省名牌產品”。2011年萬里鎮被河北省中小企業局評為“河北省針紡服裝名鎮”。2017年被阿里巴巴認定為中國“淘寶鎮”。

蔬菜強鎮:設施蔬菜覆蓋全鎮29個行政村,種植面積4萬畝,從業人員5200戶,年產蔬菜40萬噸,年交易額達12億元。年培育各類蔬菜優質種苗1.5億株,可為7萬畝設施蔬菜提供良種苗株。2011年萬里鎮被農業部評為“國家級一村一品(蔬菜)示范鎮”,“玉懷” 蔬菜商標被評為“河北省著名商標”。

特色小鎮:尹莊的千年梨園2013年被評為“省級觀光采摘園”,2014年被評為“中國工筆畫寫生基地”。2015年被評為“河北省美麗田園”。

革命老區:萬里鎮作為革命老區,紅色文化底蘊豐厚,是賀龍、李伯寧、白求恩等先輩戰斗過的地方,賀龍冀中抗日時期的一二〇師作戰指揮部現已成為紅色教育基地。

石油重鎮:萬里鎮礦藏資源豐富,有石油、天然氣、地熱。全鎮共有油井300多眼,年產石油25.6萬噸,是華北油田的主要產區之一。

地址:肅寧縣萬里鎮人民政府

電話:0317-5080108

師素鎮是“金元四大家”之一的名醫劉完素的故鄉,位于滄州、衡水、保定三市交界處,距縣城7.5公里,轄27個行政村,總面積66.7平方公里,總人口3.9萬,耕地8萬畝。近些年,師素鎮先后被授予“設施蔬菜發展先進單位”、“造林綠化先進單位”、“土地工作先進單位”、“十九大安保維穩工作先進單位”、“計劃生育工作突出貢獻鄉鎮”、“武裝工作先進單位”等榮譽稱號。

設施蔬菜種植、針紡加工、樂器產業是師素鎮三大富民強鎮的支柱產業。設施蔬菜種植業,師素鎮始終堅持農業基礎地位不動搖,全力打造雄安新區“菜籃子”,全鎮共有71家農業專業合作社,1個千畝農業園區,12個百畝以上農業園區,1個蔬菜交易市場。其中朔黃園區是集高標準智能化水培蔬菜及配套設施于一體的綜合性高科技示范園區。近年來,師素鎮不斷加大設施蔬菜產業的發展改革力度,大力推廣農業立體套種及林下種養產業,多元促進農民增收。針紡加工業,師素鎮是肅寧縣最早發展針紡加工的鄉鎮,目前,全鎮共有針紡企業120家,年產值達6億元。其中,中原紡織公司致力于軍工產品的研發生產,主要生產防護、偽裝及快速反應產品,供應軍隊、武警、民政救災及社會各行業快速搭建、應急響應領域。花盛制衣是集產品設計、研發生產、銷售于一體的服裝企業,共有4個注冊商標,主要生產保暖內衣、保暖褲、T恤衫、文化衫等針紡產品,年產服裝200萬件,年銷售額達3000萬。郵政帆布廠專業生產郵政用各類郵袋及相關產品,市場占有量達60%。樂器加工產業,師素鎮民族樂器行業從業人員達1000多人,營業企業和攤點60多家,年產各種樂器40多萬件,年產值約3億元,主要產品有二胡、古箏、琵琶、揚琴、中阮等100多種,產品銷往全國大中城市及美、日、英、馬來西亞、新加坡、加拿大、港澳臺等多個國家和地區。樂海樂器公司是民族樂器制造行業生產規模最大、品種最齊全、技術力量和綜合實力最強的民營企業之一,“樂海”品牌被評為中國馳名商標,現有國家專利十幾項。

另外,師素鎮在扶貧、信訪、環保、安全生產、美麗鄉村建設等工作上全面發力,堅決打贏“三大攻堅戰”,全面建設“醫圣故里、文化師素”。

辦公地址:河北省肅寧縣師素鎮南答村

聯系電話:0317-5079148

河北留善寺鄉簡稱河北鄉,位于肅寧縣東南部,東與河間接壤,南與獻縣毗鄰,地處三縣交界處。鄉政府駐地在河北留善寺村,距縣城約20公里,鄉域面積51.27平方公里,耕地面積5.73萬畝,行政村數22個,總人口3.6萬,總戶數8340戶,其中回族人口738人,耕地面積5.73萬畝,人均純收入8590元。主要產業有:圖書印刷、漁竿漁具生產及網上銷售、食品加工、規模養殖、水果蔬菜種植等。

圖書印刷發行業是河北鄉的特色產業。經過30多年的發展歷程,從策劃、選題、組稿、印刷,直至發行,已形成了一個完整的產業鏈條。2006年鄉政府投資500多萬元建成了占地20余畝的民營書業園,并成立了圖書市場管理辦公室,專門負責市場的相關事務,為企業發展打造良好的平臺和優質的環境。目前,從事圖書發行、儲運企業38家。近年來,我鄉依托肅寧縣民營書業園,充分發揮圖書印刷產業協會的引領作用,按照“規范管理、打造品牌、整合資源、提升品質”的思路,扶持我鄉的圖書印刷企業做大做強。先后有19家企業獲得國家二級批發資質,河北考源書業有限公司申請通過了國家一級批發資質,國家新聞出版署授予考源書業圖書、期刊及電子出版物總發行權。具備批發資質的企業分別與《人民日報》、《北京教育》、《光明日報》、北京師范大學等18家出版社建立了密切協作關系,形成了“市場強龍頭、龍頭帶產業、產業活市場”良好發展態勢。現在全鄉從事圖書推銷人員達3000多人,發行的圖書以高中教輔定位市場開拓業務,共計45個系列品牌,3500多個品種,年發行量6000萬冊,發行范圍遍及全國30多個省、市、自治區的萬余所學校,年銷售額達10億碼洋。

魚竿漁具制造業是河北鄉的新興產業,群體較大,發展迅猛,企業攤點達604家,從業人員1萬多人,主要產品涉及溪流竿、臺釣竿、海竿、磯竿、路亞竿等五大品系100多個規格品種,國內市場占有率達20%,并遠銷韓國、日本等20余個國家,年生產總值達 15 億元。全鄉從事漁竿漁具銷售的網店3500多家,網銷種類200余種,涉及淘寶、天貓、京東等各個電商平臺,年銷售額近10億元。2016和2017年,連續被評為“淘寶鎮”,河北鄉也被評為滄州市首個“淘寶鎮”。

河北鄉以糧食作物種植為主,經濟作物為輔,糧食作物主要是小麥和玉米,經濟作物主要是果品、蔬菜。截止2017年底,河北鄉土地流轉總面積達1.8萬畝,建有規模以上園區19個,種植設施蔬菜1200畝。全鄉共發展各類合作社78家,其中國家級示范社1家,市級合作社3家,縣級合作社9家,注冊有堉馨、眾金等10個自主商標,帶動了全鄉3000余戶農戶共同致富。特別是近兩年我鄉苗木產業發展勢頭突飛猛進,先后建成怡景、大二林、鑫茂三個千畝苗木基地,有效促進全鄉農業產業化進程,帶動了鄉域經濟的發展。

河北留善寺鄉辦公地址:河北留善寺村15號

電話:0317-5061381

付佐鄉位于肅寧縣西部,距縣城5公里,全鄉總面積50.93平方公里,轄18個行政村,總人口3萬人,耕地面積5.87萬畝。近年來,先后被縣委、縣政府授予“先進領導集體”、“實績突出單位”、“基層組織建設先進鄉鎮”、“美麗鄉村建設先進鄉鎮”“植樹造林工作先進單位”、“扶貧脫貧工作先進單位”、市級文明鄉鎮等榮譽稱號。

人文交通優勢突出。付佐鄉人杰地靈、名人輩出。中國末代狀元劉春霖,冀中“糖人一枝花”楊寶坤,著名京劇表演藝術家裴艷玲,省政協副主席、中國文學藝術界聯合會副主席邊發吉都出生在這里。付佐鄉交通區位優勢明顯,省道S382穿境而過,大廣高速肅寧出口設在付佐,西繞城、南繞城、北環路均在付佐境內,形成了四通八達的路網框架。

特色產業快速發展。付佐鄉是特種養殖專業鄉,擁有30畝以上的養殖場15個,養殖專業合作社9家。其中,西泊莊華欣珍稀動物養殖專業合作社被授予中國“十佳合作社”。主要企業有河北世紀華奧食品有限公司、河北三寶食品有限公司、伸力日用化工有限責任公司,“世紀華奧”被授予了河北省著名商標。付佐鄉立足鄉情實際,不斷加快傳統農業轉型升級,大力發展輕工產品加工業和中藥材種植。堅持同城化發展理念,加快推進肅寧國家農業公園建設,以西繞城觀光帶、平原水庫、玉帶河生態農業觀光園為支撐,大力發展獨具特色的休閑觀光農業。

美麗鄉村日新月異。按照“環境美、產業美、精神美、生態美”總體要求,因地制宜、因村制宜,全力推進幸福美麗鄉村建設。以西泊莊、任莊、趙黃莊、西甘河精品片區建設為重點,以點帶面全力打造了有特色、有韻味,留得住鄉愁和記憶的特色珍養小鎮。同時,將“互聯網+”與電子政務有機結合,不斷完善四級便民服務平臺規范運行,創新推進“電子商務+電子政務+便民服務”模式,讓廣大群眾真正享受到了最方便、最快捷的“家門式”服務。

鄉風文明不斷提升。始終堅持把發展特色文化作為提升軟實力的重要抓手,大力傳承和發揚糖人吹塑、戲曲,武術、舞龍、舞獅等傳統民俗藝術,西泊莊村的糖人吹塑成功申請滄州市非物質文化遺產,并走出滄州,在易縣太行水鎮舉辦了“戀鄉·肅寧糖人文化藝術節”。先后拍攝了《西泊莊美麗鄉村》、《足跡》等宣傳片,協助省電視臺在西泊莊村舉辦了“俺們村的春晚”,并多次舉辦大型文藝匯演、籃球邀請賽等文化活動。深入開展了好家風、黨員家庭掛牌、十星級文明戶等創建評選活動,通過潛移默化的教育引導,在全鄉營造了見賢思齊、崇德向善的濃厚氛圍。

地點:肅寧縣付佐鄉人民政府

辦公電話:0317-5092126

邵莊鄉位于肅寧縣城北10公里處,282省道穿越過境,北接滄保高速,西通大廣高速,距離雄安新區僅21公里,地理位置優越,交通便利。鄉政府駐地位于邵莊村,辦公電話:0317-5096317,全鄉總面積38平方公里,轄18個行政村,總人口25908人,城鎮人口673人,農村人口25235人,耕地52318畝,黨員965人。

邵莊鄉是“河北省電器電料名鄉”(省中小企業局2013年命名),電器電料產業是邵莊鄉的優秀傳統產業。至2018年,全鄉共有電力器材加工企業24家,其中規模以上企業7家,從業人員3580人,行業年總產值達到408705萬元。主要產品有電工工具、電力金具、安全工具、開關保護四大類近3000多種產品,主要用于輸電、配電、線路檢修等工程,如三峽550kv輸電線路以及西北750kv輸電線路等工程。有發明或實用專利8項,信得利公司的“信得利”商標、箱變公司的“箱變電器”商標均為河北省著名商標。同時,邵莊鄉還是萬畝無公害小拱棚韭菜生產基地,至2017年種植面積達15000余畝,畝均純收入5000元,極大地促進了群眾增收致富。以邊寨村和王佐村為主產區,通過創建無公害蔬菜基地、成立專業合作社、引進科學生物除蟲技術等措施,大力推進小拱棚韭菜擴規模、創品牌、增效益,力促韭菜四季供應,俏銷京津市場。據北京新發地蔬菜市場統計,該市場20%的韭菜來源于邵莊。

欧美精品色精品一区二区三区,日韩中文字幕欧美三级,中文字幕亚洲精品乱码在,亚洲中字日韩中字无码中字
亚洲精品在看在线观看精品91 | 亚洲国产午夜精品理论片13 | 在线观看精品国产免费 | 亚洲一区二区三区四 | 日韩精品一区二区三区在线观看视频 | 熟女偷拍中文字幕视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