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國初屬中心區,土地革命時于1932年在此組建武平縣委和革命委員會,并設有武東區蘇,陳坑鄉蘇,實行保甲制度后,設東山,連勝二個保,民國31年(1942年)并為陳埔保,均屬中正鄉,建國初納黃埔保為陳埔村,1952年分為陳埔,黃埔二個鄉,均屬武東區,1955年并入十方,1956年又含黃埔保為陳埔鄉,撤區并鄉時為六甲鄉,1960年又并入十方公社,1961年成立陳埔,黃埔二個大隊,屬武東公社,1984年成立陳埔村委會,屬武東鎮,地名沿用至今。 |
宋設安豐鄉,統豐田等六保。 明屬歸郡里。 民國時期設安豐保,屬中正區(鄉),在土地革命戰爭時期,有廖步云等農民赤衛隊員跟隨紅軍參加二萬五千里長征。 建國后,設安豐村,屬中正區,1952年為安豐鄉,屬武東區。 1955年并入上中區。 1956年并入豐田鄉,1959年屬武東公社。 1960年劃入中堡公社。 1961年單獨設安豐大隊,屬豐田公社。 1965年屬武東公社。 1984年成立安豐村委會,屬武東鎮,地名沿用至今。 |
宋設豐田保,屬安豐鄉。 明屬歸郡里。 民國時期設聯正保,屬中正區(鄉),建國后為豐田村,屬中正區。 1952年為豐田鄉,屬武東區。 1955年并入中正區。 1956年納入安豐鄉、1958年劃屬安豐鄉。 1959年屬武東公社。 1960年劃入中堡公社。 1961年成立豐田大隊,屬豐田公社。 1965年屬武東公社。 1984年成立豐田村委會,屬武東鎮,地名沿用至今。 |
民國時合魏坑、鴉鵲塘、羅坑、崩蓬下、張坊五個村為五坊,設五坊保,屬中正鄉,土地革命時期建立過紅色政權“鄉蘇”,1943年中共閩西特委特派員章蔭木,邱錦才長駐領導革命斗爭,任閩西特委交通站站長林友謙一家為革命獻出四人生命,1949年6月在鴉鵲塘秘密成立中正區人民政府和村人民政府,一直堅持革命斗爭到解放,建國初并入豐田鄉,1952年設五坊鄉,屬武東區,1955年屬上中區,1956年又并入豐田鄉,1961年成立五坊大隊,屬豐田公社,1965年并入武東公社、1984年成立五坊村委會,屬武東鎮,地名沿用至今。 |
明代屬歸郡里,民國初屬中正區,實行保甲制度后,設川濟,川河二個保,屬中正鄉,后并為川坊保,建國初合三峙,川坊為三坊村,屬中正區,1952年單獨成立三坊鄉,屬武東區。 1955年劃屬十方區。 1956年并入三峙、1958年屬豐田鄉,1961年三峙、三坊分別成立大隊,屬豐田公社。 1965年并入武東公社。 1982年更名川坊大隊。 1984年成立川坊村委會,屬武東鎮,地名沿用至今。 |
明代稱山寺,屬歸郡里,清代改山寺為三峙,民國時期設三保,屬中正鄉,建國初劃屬三坊村,屬中正區,1952年設三峙鄉,屬武東區,1955年劃屬十方區,1956年復并入三坊鄉,1958年撤區并鄉屬豐田鄉,1961年成立三峙大隊,屬豐田公社,1965年并入武東公社,1984年成立武東鄉三峙村民委員會,屬武東鎮,地名沿用至今。 |
民國時期設爐坑保,屬中正區(鄉),建國初合袁田為爐袁村,屬中正區,1952年為爐袁鄉,屬武東區,,1955年劃屬上中區,1965年合四維為四袁鄉,1958年并入豐田鄉,1961年單獨成立爐坑大隊,屬豐田公社,1965年并入武東公社,1984年成立爐坑村委會,屬武東鎮,地名沿用至今。 |
明代屬歸郡里,民國時期屬中正區,實行保甲制度后設袁田保,屬中正鄉,建國初合爐坑為爐袁村,屬中正區,1952年改為爐袁鄉,屬武東區,1955年屬上中區,1956年合四維為四袁鄉,1958年并入豐田鄉,1961年成立袁田大隊,屬豐田公社,1965年并入武東公社,1984年成立袁田村委會,屬武東鎮,地名沿用至今。 |
明代屬歸郡里,民國時期屬中正區,實行保甲制度后屬左田保,建國后,屬四維村,中正區轄。 1951年屬武東區,1955年并入上中區,1956年屬上中區四袁鄉,1958年屬豐田鄉,1961年成立上畬大隊,屬豐田公社。 1965年屬武東公社,1984年成立上畬村委會,屬武東鎮,地名沿用至今。 |
民國時期設遠漿保,屬中堡區,后劃屬中正區(鄉),建國初并入四維村,1952年設遠漿鄉,屬上中區。 1956年并入四袁鄉,公社化時屬豐田公社,1959年屬武東公社,1960年劃入中堡公社,1961年單獨成立遠漿大隊,屬豐田公社,1963年改稱遠明大隊,1965年屬武東公社,1984年成立遠明村委會,屬武東鎮,地名沿用至今。 |
民國時期設左田、大窩二個保,屬中正鄉,1949年6月成立四維村,屬中正區,1951年為四維鄉,屬武東區,1958年劃入豐田鄉,1961年成立四維大隊,屬豐田公社,1965年屬武東公社,1984年成立四維村委會,屬武東鎮,地名沿用至今。 |
民國初設書樓背,屬中正區,民國24年(1935年)隨學校名由振文初小改稱黃埔保,屬中正鄉(區),建國初屬陳埔村,為中正區管轄,1952年設黃埔鄉,屬武東區,1955年屬十方區,1956年并入陳埔鄉,撤區并鄉后,屬六甲鄉,1960年又屬十方鄉,1961成立黃埔大隊,屬六甲公社,1965年屬武東公社,1984年成立黃埔村委會,屬武東鎮,地名沿用至今。 |
民國時期設東華、大湖、張畬三個保,屬六甲鄉,建國后把三個保合并為東興鄉,屬武東區。 1955年劃入十方區。 1958年屬六甲鄉,1969年又并入十方公社,1961年分東興,張畬二個大隊,屬六甲公社。 1965年又隨六甲公社并入武東公社,1984年成立東興村委會,屬武東鎮,地名沿用至今。 |
民國時期與今東興村統稱東流坑,設有張畬保,屬六甲鄉,建國后屬東興村管轄,1961年從東興析出成立張畬大隊,屬六甲公社,1965年隨六甲公社并入武東公社,1984年成立武東鎮張畬村委會,地名沿用至今。 |
1952-1954年叫美和鄉,屬武東區,1955年屬十方區,1961年成立美和大隊,1965年并入武東公社,1984年成立美和村委會,屬武東鎮,地名沿用至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