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重點推薦 > 武勝縣清平鎮各村社區情況介紹

武勝縣清平鎮各村社區情況介紹

清中路:連接清平鎮和中心鎮的公路。清中路社區居民委員會于2004年成立,其名沿用至今。

清中路社區位于清平鎮場鎮,有1個居民小組,共421戶,總人口791人,其中黨員30人,預備黨員1人,入黨積極分子3人,勞動力人數438人,社區干部3人。無集體企業。居民經濟收入:居民經濟收入以外出務工收入為主,2017年居民人均純收入為8000元(以統計數據為準)。

華家坪村位于青平鎮西北部,東與場鎮相連,南與觀橋村相連,西與會云村相連。距縣城32公里,全村梨園面積160畝,退耕還林面積360畝,晚熟柑橘120畝,耕地面積620畝,村民285戶,總人口1183人。村黨支部現有黨員29人,村代辦點組建于2017 年 7 月,辦公面積240平方米,現有工作人員3名。

境內有一水井,水量大,四季不竭,習稱“大水井”。村以此命名。1949年前屬清平鎮3保。

1951年改保甲制為村。

1953年改為清平鄉3村。

1958年大躍進公社化時改為清平公社3大隊。

1966年文革時更名燎原公社3大隊。

1971年夏復原名。

1981年地名普查時命名清平公社大水井大隊。

1983年社改鄉改名清平鄉大水井村。

1992年撤鄉建鎮時,定名清平鎮大水井村。

2020年5月方溝村并入。

大水井村位于清平鎮北部,方溝村、紅東村、華家坪相連,距縣城22公里,耕地面積639.86畝,村民364戶,總人口968人。村黨支部現有黨員32人,村代辦點組建于2009年 10 月,辦公面積100平方米。

境內一小山腳下由一股大的的泉水,雖久旱不竭,故名涌泉。村以此得名。1949年前屬清平鄉5保。

1951年改保甲制為村。

1953年為清平鄉5村。

1958年大躍進公社化時改為清平公社5大隊。

1966年文革時更名燎原公社5大隊。

1971年復原名。

1981年地名普查時命名清平公社涌泉大隊。

1983年社改鄉改名清平鄉涌泉村。

1992年撤鄉建鎮時,定名清平鎮涌泉村。

2020年5月石嶺村并入。

涌泉村位于清平鎮北邊,與方溝村、紅東村、石嶺村相鄰。距縣城約30公里。全村共有365戶,1027人,耕地面積863畝。村黨支部現有黨員44人。村便民服務代辦站建成于2006年,辦公面積90平方米,辦公人員3人。

境內早前有陳姓所修建的山寨。1949年前屬清平鄉8保。

1951年改保甲制為村。

1953年改為清平鄉8村。

1958年大躍進公社化時改為清平公社8大隊。

1966年文革時更名燎原公社8大隊。

1971年復原名。

1981年地名普查時命名清平公社陳家寨大隊。

1983年社改鄉改名清平鄉陳家寨村。

1992年撤鄉建鎮時,定名清平鎮陳家寨村。

2020年5月白果村并入。

陳家寨村位于清平鎮西北部,東與石嶺村相連,南與會云村相連,西部與合川交界,北部與白果村交界,距離縣城36公里,全村面積1118畝,總人口1327,總戶數486戶,村黨支部現有黨員23人,村代辦點組建于2009 年 7 月,辦公面積90平方米。

村境內有一廟,于山下視之,高入云天,故名“會云寺”。村以此得名。1949年前屬清平鄉9保。

1951年改保甲制為村。

1953年改為清平鄉9村。

1958年大躍進公社化時改為清平公社9大隊。

1966年文革時更名為燎原公社9大隊。

1971年夏復名。

1981年地名普查時命名清平公社會云大隊。

1983年社改鄉改名清平鄉會云村。

1992年撤鄉建鎮時定名清平鎮會云村。

2020年5月明星村并入。

會云村位于清平鎮西部,與大堡村、華家坪村、紅東村、陳家寨村相連,距縣城30公里。全村總面積1210畝,其中林地70畝,全村總戶數345戶,總人口1147人。村黨支部現有黨員49人,村便民服務代辦站建成于2008年5月,辦公面積80㎡。現有工作人員4名。

流經村境一河流,名南溪河(興隆河下游),該河流在此注入嘉陵江口,故名南溪口。村以此得名。解放前屬清平鄉轄域。

1949年冬解放。

1951土地改革中,從清平鄉分出,劃歸南溪鄉。

1953年第一次普選成立南溪鄉人民政府。

1956年合并于清平鄉。

1961年復分出成立南溪人民公社。

1966年文革時更名向陽人民公社。

1971年復原名。

1983年社改鄉改名南溪鄉。

1992年撤鄉建鎮時,定名清平鎮南溪村。

2020年5月觀橋村并入。

南溪村位于清平鎮西南部,地處武勝與合川交界處,屬山區丘林地帶典型川東淺丘地貌;距離清平場鎮3.5公里,距離武勝27公里,耕地面積1118畝,村民總戶數579戶,1562人,村黨支部現有黨員58人,村代辦點組建于2009年10月,辦公面積100平方米。

境內有一道觀,名玉皇觀。后村以此得名。1949年前屬清平鄉轄域。

1951年從清平鄉劃歸南溪鄉。

1953年為南溪鄉2村。

1956年合并于清平鄉。

1961年復劃出為南溪公社2大隊。

1966年文革時更名向陽公社2大隊。

1971年復原名。

1981年地名普查中改為南溪公社玉皇大隊。

1983年社改鄉改名南溪鄉玉皇村。

1992年撤鄉建鎮時,定名清平鎮玉皇村。

2020年5月油房村并入。

玉皇村位于清平鎮西南部,與合川鎮交界,與清平街道相距6公里。地處偏遠,交通欠發達,幅員面積1.08平方公里,耕地面積約625.98畝,全村轄7個社,241戶,824人。農戶收入以養殖、種植、勞務為主,全村貧困戶36戶96人。黨支部共有黨員30人,村代辦站建成于2009年11月,現有工作人員3名。

村境內有一大山堡,周圍姜姓較多,習稱“姜家大堡”。后村以此得名。1949年前屬清平鄉。

1951年從清平鄉劃出歸南溪鄉。

1953年為南溪鄉4村。

1956年又復歸清平鄉。

1961年劃歸南溪公社4大隊。

1966年文革時更名向陽公社4大隊。

1971年復名南溪公社4大隊。

1981年地名普查時命名南溪公社大保大隊。

1983年社改鄉改名南溪鄉大保村。

1992年撤鄉建鎮時,定名清平鎮大保村。

2020年5月觀橋壩村并入。

大堡村位于青平鎮西部,與重慶市合川區七間鎮212國道相距2.5公里。全村耕地面積1186畝,,村民368戶,總人口1284人。村黨支部現有黨員32人,村代辦點組建于2010 年 10 月,辦公面積100平方米,現有工作人員3名。

武勝縣清平鎮棕灣村位于清平鎮東北部,距清平場鎮6公里,幅員面積1平方公里,現有耕地面積1230畝。全村下轄9個村民小組,農戶385戶,人口1221人,其中,貧困戶62戶,198人。因病致貧42戶,135人,因殘致貧10戶,34人。全村主要以傳統種、養殖業為主,主要作物種類水稻、玉米,油菜,經濟作物是零星有蔬菜、水果和小家禽產業,收入主要來源于外出務工。村黨支部現有黨員24人。

林山村位于清平鎮西南部,地處武勝與合川交界處,系武勝南大門。土多田少,屬山區丘林地帶典型川東淺丘地貌;距離清平場鎮5公里,距離武勝28公里,地處偏遠,交通欠發達;本村轄7個社,耕地面積980.7畝,總戶數260戶,960人,黨員26人;現有貧困戶76戶193人,勞動力619人,其中小學及以下文化557人,初中文化362人,高中文化28人,大專及以上13人,村民綜合文化素質偏低;全村外出務工449人,其余在家務農;全村主要以傳統種、養殖業為主,零星有蔬菜、水果和小家禽產業,收入主要來源于外出務工。村黨支部現有黨員24名,便民服務代辦站建成于2017年6月,辦公面積100平方米。

欧美精品色精品一区二区三区,日韩中文字幕欧美三级,中文字幕亚洲精品乱码在,亚洲中字日韩中字无码中字
日本在线观看一区二区三区 | 三级网站在在线观看视频 | 在线播放国产日韩 | 亚洲欧美日韩在线综合久 | 亚洲欧美日韩一区二区综合 | 亚洲男人综合久久综合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