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牛街社區位于石牛鎮中心區域,轄區面積2.5平方公里,成立于1999年12月,由石牛鎮原永樂村5.6.7.8.9組和城鎮居民合并而成。現有2個居民小組,居民1223戶,人口2588人,其中:農業戶口215人,60歲老年人512人,殘疾人56人,下崗失業人員156人。轄區內現有小學、敬老院、非公有制企業和行政主管部門駐場鎮單位21家。 |
石牛鎮雁門村位于國道108線旁,是棉梓產業帶5000畝葡萄產業園規劃核心區。全村幅員面積3.06平方公里,轄4個社,326戶,1066人,有耕地1305畝、林地3000畝。近年來,雁門村兩委在黨委政府的領導下,深入開展精神文明建設、大力發展現代農業產業、全面開展環境綜合治理、不斷強化社會綜合治理,全村面貌煥然一新,經濟迅猛發展,人均收入快速增長,綜合排名在全縣同類村中名列前茅。先后榮獲四川省環境優美示范村、全國民主法治示范村、綿陽市創新社區治理示范單位等多項殊榮。 |
石牛鎮柳林村位于石牛鎮西北方,距場鎮 7.5公里,東與化蓮村,南與華光村,西與帽合村,北與臥龍鎮,全村屬淺丘地帶,屬武引灌區,氣候水利條件較好。全村幅員面積 9.6平方公里,轄10個社,總戶數540戶,總人口1800人,耕地面積 2464 畝,林地面積2291畝。截止2017年底,石牛鎮柳林村農民人均純收入10003元。 |
境內有兩口較大埝塘連在一起,故名。1941年屬于石牛鄉第十四保,建國后1955年建社時取名文星社。 1958年公社化時更名雙塘大隊。 1967年文化大革命時取序數名為十大隊。 1981年10月報經縣人民政府批準恢復雙塘大隊。 1983年為雙塘村,沿用至今。 石牛鎮雙塘村位于石牛鎮西北角,距石牛鎮鎮政府5點9公里,屬淺丘陵地區,人口1353人436戶下設6個村民小組,耕地2600余畝,林地3000畝左右,農業主要以水稻,玉米,小麥,油菜,水稻制種,海椒,花生等種植為主。 |
境內有小河,清澈見底,故名。1941年屬于石牛鄉第十八保。 1955年,合作化辦社時,取名清河社。 1958年公社化時叫清河大隊,1967年文化大革命時取序數名為十四大隊,1981年10月報經縣人民政府批準恢復清河大隊,1983年為清河村,沿用至今。 石牛鎮清河村位于梓潼縣南,毗鄰108國道,幅員面積5.7平方公里,8個村民小組,總人口1929人,主要產業以優質水稻,養殖,常規種植。 |
寓意團結一心,共同進步,故名。1941年屬于石牛鄉十九保,二十保各一部分。 建國后1954年,石牛鄉第1個農業合作社產生,取名團結社。 1958年公社化時由幾個小社合,組成聯社,仍用團結大隊之名。 1967年文化大革命取序數名為十五大隊,1981年10月報經縣人民政府批準恢復原名團結大隊。 1983年為團結村,沿用至今。 石牛鎮團結村位于石牛鎮南面,與雙峰鄉立新村相鄰,距石牛鎮政府5公里,全村人口1327人,幅員面積577.8公頃,耕地面積242.37公頃,林地面積225.05公頃,轄區8個村民小組。我村以常規農作物種植為主,400余名外出務工人員是增加村民收入的主要來源,2018年全村人均收入將突破一萬一千余元。 |
以人民對未來向往繁榮富強,故名。1941年屬觀義鄉十六保。 建國后1957年劃歸石牛鄉。 1958年公社化取名紅光大隊。 1967年文化大革命取序數名為十六大隊,1981年10月報經縣人民政府批準,更名為富強大隊,1983年富強村,沿用至今。 富強村位于石牛鎮東部,與雙峰鄉、觀義鎮相鄰,距石牛場鎮3.5公里。全村9個社,314戶、986人,9個黨小組,40名黨員。耕地1414畝,林地1906畝,幅員面積4.6平方公里,屬淺丘地帶,村社水泥路6.1公里,塘埝14口,蓄水3.2萬方,自流灌溉面積550畝。產業以蜜柚、核桃、蘆筍、小家禽為主。 |
將原雙勝村、板橋村、石榴村,更名為友誼村,寓意友誼常在,故名。1941年屬于石牛鄉第五保,建國后以1955年辦社時改名石榴社,公社化時亦名石榴大隊。 1967年文化大革命時取序數名三大隊,1981年10月報經縣人民政府批準恢復石榴大隊,1983年為石榴村,2020年村級建制調整與雙勝村、板橋村、石榴村合并更名友誼村,沿用至今。 石牛鎮友誼村:全村共856戶,人口2520人,下轄9個村民小組,幅員面積10.78平方公里,屬淺丘地理,國道108線貫穿其中,距縣城8公里,村內交通便利,道路硬化21公里,特色產業發展有:青花椒、李子、櫻桃等。轄區內青年雞出欄量在100萬只。 |
因回龍村和帽盒村合并各取一字,故名龍帽村,故名。回龍村得其駐地名回龍場,1941年屬于石牛鄉第一保,建國后1955年建社時,取名回龍社。 1958年公社化時叫回龍大隊。 1967年文化大革命時取序數名九大隊,1981年報經縣人民政府批準回復回龍大隊,1983年為回龍村,2020年村級建制調整與帽盒村合并更名龍帽村。 石牛鎮龍帽村位于梓潼縣石牛鎮西北方,與梓綿交界處,幅員面積5.4平方公里,7個村民小組,總人口1447人,主要產業以優質水稻,養殖,常規種植。 |
石牛鎮清華村位于石牛鎮最南端,號稱梓潼南大門,距石牛政府0.5公里,屬于淺丘陵地區,人口1827人,617戶,下設8個村民小組,耕地面積3200畝,林業面積3050畝,農業主要以小麥、睡到、玉米、油菜、水稻制種、海椒、花生等為主。位于石牛鎮最南端,號稱梓潼南大門,距石牛政府0.5公里,屬于淺丘陵地區,人口1827人,617戶,下設8個村民小組,耕地面積3200畝,林業面積3050畝,農業主要以小麥、睡到、玉米、油菜、水稻制種、海椒、花生等為主。 |
該村位于雙峰鄉境內,村借取鄉名為名。2020年村級建制調整將原立新村、高家村、村子村合并,設立雙峰村村民委員會,村委會設在原高家村。 雙峰村:共1113戶,人口3176人,下轄13個村民小組,幅員面積15.6公頃,石牛河貫穿其中,上接團結村,下連信義鎮,西鄰魏城鎮飛龍村,東邊與觀義鎮河口村接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