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達是壯語,意為位于河口的村寨。因位于馱娘江與花貢河匯合處而得名。
古障為壯語,因當地曾發生抗糧抗稅運動,故名。
那勞,為壯語地名,意為象豬板油一樣肥的田,別稱“維新,因清末那勞人岑毓寶參加“維新”運動組織“維新團”而得名。
“馬蚌”意為“野山楂果”,因該地盛產山楂,故名。
普合為壯語地名,地名來由一說因寨上建有普陀寺而得名,另說是因住在河邊而名。
取西利村、平寨村各一字得名。
那佐是壯語,意指開荒造田。
足別,為壯語地名,意為放鴨子的河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