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相傳該地在建村之前,遍地生長著芬芳的蘭花,因而得名。
隋朝時曾,東樓鄉一帶筑有“望萱樓”,得名“樓村”。明洪武元年(1368年),牧馬河水泛濫,從芝郡決口改道,稱為“麻河”,“望萱樓”被沖毀,樓村由此分為東、西兩村,并沿用至今。
因村人遷入該地時在村中打井一眼,共同飲用,因此得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