長堎地區過去是荒山禿嶺,原是望城崗向東南延伸5華里長的堎式的山,舊稱長頭堎,簡稱長堎。 |
因所轄區域位于欣悅湖而得名。 |
相傳清道光二十二年(1842),皇上賜名望城崗。事由之故。文匯字韻泉,本縣望城寬莊郭家人。清嘉慶十三年(1808)中舉,二十五年(1820)中進士,為官數十載,重病纏身。直至道光二十二年(1842),皇上降旨調任甘肅布政,圣旨難違,于是帶病赴任,病人抬至此崗命絕,復旨皇上:“至能望見南昌城的一崗命絕”。則皇帝被感賜諭:“死者命絕之崗,賜名望城崗。”望城一名由此而來。 |
境內有西山山脈,故名。 |
明朝年間,有一地仙論該地屬“兩獅掄球”福地,崗上有像獅子頭的亂石,又名“獅牯腦”或稱亂石崗;后有余氏在南昌府做紅筆司(師)爺,在此建一幢官房,大門兩側篆刻了兩只紅石缸,故名“石頭缸”,簡稱石缸,諧音石崗。 |
相傳晉時許遜路過此地,見此好風光,提筆作畫,畫面上有青松直立,還有濱湖潭月,故名松湖。 |
因處梅嶺山下,溪流而下,風景優美,霞光流彩,故名。 |
萬氏立村于形狀似大象的山上,故名。 |
繆氏先祖游學至西山蕭峰嶺下十里道觀,名“石富觀”,石富諧音石埠,故名。 |
聯圩地區是以圩堤并聯組成,故名“二十四聯圩”,簡稱聯圩。 |
西漢“昌邑王”劉賀廢黜后在此修筑游塘城,故名。 |
該鄉處鄱陽湖中央,境內有南,磯兩山對峙,取南山和磯山兩地名首字得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