隋開皇十八年(598年)以“縣有鹽山”改今名。 |
因鎮人民政府駐地位于望樹村而得名。明萬歷年間建村,村東有一大樹,望樹知村,故名。 |
傳古時天空常出現五彩云,人們視為吉祥,故取名慶云;另說舊城東有一臥龍岡,岡上樹繁草盛,其上空常被云霧籠罩,《史記·天官書》曰:若煙非煙,若云非云,郁郁紛紛,蕭索輪囷,是謂卿云,卿云古以為祥瑞之氣,取其意,且卿通慶,故名慶云;另據咸豐四年《慶云縣志》有“如直棣慶云,地濱海瀅,星次危分,噓氣成云,邑由斯而得慶”之說。 |
因鎮人民政府駐地位于前韓村而得名。明成祖永樂二年(1404年),韓在由棗強縣遷此立莊。以其姓氏取名韓莊。后在本村立集,被稱為韓集。 |
因曾為千童縣治而得名。秦時此地稱“千童城”,“始皇遣徐福將童男女千人入海求蓬萊,置此城以居之,故名。”漢高祖五年(公元前202年)于此置縣稱“千童縣”。 |
明成祖永樂二年(1404年),王氏由鹽山縣富花村(今圣佛南4里處)移居此地立莊。因這里有唐代所建圣佛寺,借此取村名圣佛寺。后簡稱圣佛。 |
明太祖洪武初年,該地設關稅卡,管理邊防稅務,取名邊家務,后簡稱邊務。 |
因鎮人民政府駐地位于南徐小莊村而得名。據徐氏譜書記載:吾徐氏族人皆伯益之苗裔也。我始祖于太祖洪武三十年(1397年)燕王北封時,由徐州隨龍而來,到山東萊州府。又于成祖永樂二年(1404)年遷此立莊。因北有同族徐莊(今屬孟村回族自治縣),近有仉小莊,故稱南徐小莊。 |
清圣祖康熙九年(1670年),楊贊由鹽山縣楊帽圈遷此立莊。因設集市,故名楊家集,后簡稱楊集。 |
因鄉人民政府駐地位于曾小營村而得名。 |
因鄉人民政府駐地位于孟店村而得名。明成祖永樂二年(1404年),劉李二氏奉詔由永平府灤州(今灤縣一帶)遷此占產立莊。劉氏住西開店,稱西店子。李氏居東開作坊,稱東坊子。后在孟氏在此開店,著稱當地。兩莊遂統稱孟家店,后簡稱孟店。 |
因鄉人民政府駐地位于常莊村而得名。明永樂二年(1404年),常氏由山東嶗山縣遷此立莊,以其姓氏取名常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