漢代張掖縣城所在地,以駐地有古城堡,由張掖的諧音“張義”而得名。 |
1983年社改鄉時,在張莊大隊的基礎上設立。 |
因境內黃羊河河堤有石頭砌成的防洪壩,故此得名。 |
1983年社改鄉時,在康莊大隊的基礎上設立。 |
因居住的人口較多,村落規模較大,故名。 |
以境內自然地貌(位于黃羊河河灣處)而得名。 |
以沙金臺傳說故事而得名。 |
以境內“石咀子山”而得名。 |
以駐地自然村“中路“,原有中路廟而得名。 |
因舊時雜木河渠首有一條溝流經本村,水流常年不斷,故此得名。 |
因轄區內有一澄漕,俗稱澄漕溝,故此得名。 |
以境內的“龍王廟”在舊時廟會期有“燈柵”而得名。 |
因劉姓人較多而得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