桑棗鎮棗園社區居民委員會,所轄范圍2.4平方公里,桑棗區域—個社區。全場鎮18條街3906套住房,大小商業網點678個,服務人口1萬余人(景區不在其中)。社區在橋爐街擁有多功能活動中心樓一處兩層368平米(內設有文化技能培訓室、遠程教育黨員活動室,老年棋牌娛樂室,圖書室,居家養老日間休息室、保健理療室、體能鍛煉室) ,長期向市民費開放。在文化路設社區警務室一處,收集社情民意、入戶調查、微型消防、社區戒毒、暫住人口辦證并結合鎮人大代表接訪、“四長”法制服務室,巡訪處置鄰里矛盾紛等,在興隆大道48號擁有棗園社區服務中心樓三層900平米,總占地6畝。在社區服務大廳設立便民服務窗口,本著“一窗受理,分工到人,為民著想,認真負責”工作原則,最大限度地發揮社區便民服務作用。將多個部門以及與廣大居民日常生活、工作密切相關的信訪、維穩、司法等工作進行整合,實行一個窗口對外,集中辦公,為居民提供“一站式”服務;分公共服務和矛盾糾紛兩大類。公共服務類居民養老保險金生存驗證、居民醫療保險、社會化老年退管文化、勞動就業技能培訓、4050人員申報、軍轉人員、低保審評、困難戶零時救助、矛盾糾紛調解、治安維穩、環境綜合治理、計劃生育、群眾文化發展、黨群教育、特殊人群關愛等服務結合社區社會治理工作和志愿者服務等多項服務,采取“辦理加代理”的服務方式,能辦理的及時給予辦理;屬于上級主管部門審批辦理的事項,代為辦理,限時辦結。矛盾糾紛類包括有關鄰舍關系等與居民生活密切相關的各種矛盾糾紛類問題,給予協調解決、處理答復或法律援助等。將場鎮分三個網格區內設10個居民小組,實行網格化管理。 |
曉壩社區幅員面積近1.2平方公里,轄區住有1392戶、6293人,曉壩社區位于桑棗鎮曉壩社區鐵嶺街10號,管轄范圍:東至環山公路,南至原中心村,西至軍地路,北至原關心村。設黨支部、居委會各一個現有社區干部5人、居民代表5人,黨員31人,居民小組6個。轄區分南區、北區、老區三個區域。社區所轄區分老南區、北區。2018年‘5.12’地震災民安置區,2013年‘七九’洪災居民安置區,2017年地質災害安置區,千佛鎮異地安置區。共7個區域。由于面積寬,入住人口多,情況管理復雜,社區黨支部根據轄區實際情況。領導居民委員會和群團組織創造了“四有工作法”推動了社區治理現代管理工作法。 |
桑棗鎮紅牌村位于安州區,西北部,地處羅浮山風景區,位于桑棗鎮場鎮周邊,距安洲區區域23公里,幅員面積6.16平方公里,全村共有13個村民小組, 1607戶、3750人,常住人口4006。耕地1903畝(水田1603畝、旱地300畝)、林地850畝。我村主要以發展種植、蔬菜業為主,土地流轉共計627畝,(其中400畝用于大馬士革玫瑰園種植玫瑰花; 40畝種羊肚菌;50畝種植葡萄、柑橘;137畝種植油菜、水稻、小麥、蔬菜)。 |
飛龍村位于桑棗鎮東北部與北川安昌鎮寶林村結壤,與鎮內云豐,浴溪村為鄰,距離桑棗場鎮2公里,全村幅員面積 3.3平方公里,,耕地面積2420畝,林地面積1062畝,其中村集體林地面積413畝。轄區十個村民小組,全村總人口2459,共有6個黨小組,黨員68人,現有建檔立卡貧困戶24戶73人,(其中2020年自愿退出4戶15人),五保戶6戶6人,低保戶11戶19人,本村勞動力人口1475人,外出務工人數654人,60歲以上老年人537人,農民收人來源于傳統種植業和外出務工。以傳統的種植業為主,農作物種植主要以傳統種植水稻、小麥、玉米,蔬菜等;目前全村流轉土地1000余畝,用于規模種植中藥材、羊肚菌、蔬菜。建有貴吉專業合作社、佐輝家庭農場、興和家庭農場。同時,依托羅浮山溫泉康養小鎮的自然優勢,積極融入羅浮山溫泉旅游度假區,大力發展鄉村旅游業。 |
浴溪村地處深丘區,東與原高安、建國常年相鄰,西與飛龍、立云村接壤,南與干柏村相連,北靠北川縣安昌鎮寶林村。全村幅員面積6.0377平方公里,有耕地2746畝,水田1720畝,旱地1026畝,林地922畝,全村轄16個村民小組共計983戶,2647人,勞動力1588個,其中建檔貧困戶51戶,138人,60歲以上老人503人,各類殘疾人員94人(其中:重度殘疾52人),低保戶31戶53人,五保戶13人。現全村共有組道路18條,組道路總里程21 公里,其中水泥路面21公里。農民收入來源于農業種植及外出務工。浴溪村地形屬淺丘區,自然條件優越,日照充足,雨量充沛,四季分明。全村16個組,16個組實現有通組硬化路,16個組有安全飲用水,網絡、電全覆蓋、村衛生室、圖書室設備齊全,基本實現小康生活。 |
干柏村位于桑棗鎮南部,距桑棗鎮3公里,與立云、浴溪、花廟村接壤,地處丘陵區,幅員面積8.7平方公里,全村共16個村民小組,4244人,1537戶,黨小組8個,黨員97人,7名入黨積極分子,低保戶40戶63人,農村特困人員(五保戶)20戶20人,殘疾人155人,耕地6019畝,林地1972畝。全村建檔立卡貧困戶55戶,163人,其中2014年脫貧24戶、64人;2015年脫貧8戶21人;2016年脫貧9戶18人;2017年脫貧7戶21人;2018年脫貧11戶36人。2020年,貧困戶26戶,78人。現有蓮藕種植、小龍蝦養殖、金強葡萄種植專業合作社、興強肉牛養殖專業合作社,金豐元農業開發有限公司 、穗香生態家庭農場、榮泰樺青花椒種植基地、萬盛公司等,為全村增加了經濟收益。 |
桑棗鎮花廟村地處深丘區,東與干柏村相鄰,西與松林村接壤,南與秀水鎮水井村相連,北靠紅牌村。全村幅員面積9.88平方公里,有耕地7300畝,水田4500畝,早地1800畝,林地3880畝,省道成青公路穿境而過,市道桑河路已建成通車,距縣城30公里,距綿陽50公里,距桑棗鎮政府2.5公里。全村轄22個村民小組,農戶數1360戶,3599人,勞動力2140個,其中建檔貧困戶161戶,264人,60歲以上老人820人,各類殘疾人員144人(其中:重度殘疾43人),低保戶24戶42人,五保戶19人,農民收入來源于農業傳統種植及外出務工,全村人均可支配收入16061.00元。花廟村現有村委會、遠程教育、村衛生站等整套服務配套設施,有硬化道路22余公里,全村1350戶通自來水,通天然氣1340余戶。 |
高峰村地處丘陵地帶,位于桑棗鎮西南部,距縣城35公里,距離鄉政府所在地7公里,東鄰松林村,南界秀水鎮青松村,西界原沸水鎮紅旗村,北與原曉壩鎮中心村相連。距離105省道6公里,距離縣道曉茶路2公里。轄區共有9個村民小組642戶1728人,其中60歲及以上415人,青壯年勞動力1234人,16歲及以下256人。外出流動人口582人,主要流向江蘇、浙江等地,以務工為主。土地總面積6.1平方公里,其中耕地1863畝(水田1464畝),人均耕地1.07畝,實際耕種1863畝。山地面積3259畝,森林覆蓋率39%。其中,杉、松、雜用材林2859畝,經濟林100畝,竹林300畝(人均0.17畝),是縣級生態村。高峰村黨支部共有黨員37名。傳統產業:種養殖業,新發展產業:藤椒、蓮藕。 |
松林村位于省級風景名勝區羅浮山腳下,全村幅員面積8平方公里,轄13個村民小組,2045人。有黨員62名,6個黨小組。耕地面積2078.79畝,林地面積4537.81畝,森林覆蓋率達56.7%,村內旅游資源豐富,有山有水,有地下溶洞,村內有省道成青路、曉茶路穿境而過,交通便利,自然資源得天獨厚。松林村地處羅浮山溫泉開發核心區,隨著羅浮山溫泉開發的推進,村內的溫泉旅游企業如雨后春筍般拔地而起,矗立在秀麗的羅浮山下。溫泉酒店共計7家,地方特色的百年老店焦鴨子、小草軒、蘇家大院、桃花村等6家,形成以點帶面的鄉村幸村旅游特色。 |
上清村位于桑棗鎮偏北方向,為山壩綜合區,全村幅員面積11.43平方公里,距桑棗鎮政府駐地2公里,屬建檔立卡20以上非貧困村。東與桑棗鎮大竹村、香溪村接壤,西與桑棗鎮關中村、黃羊村相連,南與桑棗鎮紅牌村隔河相望,北與桑棗鎮黃羊村毗鄰。全村有水田220余畝,旱地近800畝,退耕還林1087.22畝,山林面積4800余畝。桑棗鎮上清村轄13個村名小組,總戶數716戶,2090人。其中,黨員67人(女黨員13人),黨小組6個,建檔立卡貧困戶33戶,已與2018年底全部脫貧;低保戶18戶35人;五保戶8戶8人;各類殘疾人員55人;優撫人員12人。本村農戶收入來源主要于種養殖業及外出務工。 |
大竹村位于桑棗鎮西北部2.5公里處,地處山壩區,東臨飛龍村相連,西臨黃羊村相連,南臨上清村相連,北臨北川縣大安村相連,耕地面積2533畝,幅員面積23.4平方公里,全村總人口為4358人,1768戶,村兩委班子成員由其中組成,下設4個支部,8個黨小組長,34個村民小組,有地質災害點25處,上年度農民人均純收入為17160元,本村主要經濟來源:種養殖業,外出務工為主。80歲——89歲的老人有100人,90歲以上17人,低保人數為52戶,91人,殘疾人口為143人,特困人員23人,全村建卡貧困戶為87戶,216人,其中建卡貧困戶殘疾人8人。全村村硬化道路全長38.5公里,寬3.5米,燃氣管網9000米,給水管網3處,約14000米,戶戶都能用上安全用電,飲用水,有線電視,安全住房,全村基本上都參加了農村醫療保險。 |
柳壩村位于桑棗鎮西北方,東與本鎮大竹村相連,南與本鎮黃羊村接壤,西與千佛鎮連界,北與北川縣交界。是桑棗鎮的一個偏遠山區村,距桑棗場鎮15公里,全村幅員面積21.6平方公里,共16個村民小組,715戶,1813人,其中:正式黨員57人,黨小組8個,勞動力1140人,貧困戶44戶、111人,特困戶21人,低保戶54戶95人,殘疾人59人。在“5.12”地震后,人員居住比較分散,其中本村長期居住人員約三分之一,上清安置小區約占三分之一,外出務工人員約三分之一。道路硬化14個村民小組11.6公里。全村共有耕地1956畝,山林34124畝。因屬典型的山區村,主要以種植業和三木藥材為主,其中:中藥材種植面積2000余畝,魔芋種植面積1300余畝。 |
立云村位于桑棗鎮中心發展規劃區區域內,全村幅員面積4.3平方公里,11個自然組,現有農戶1390戶,人口3431人(包括失地農民、農轉非人口),轄區內與鎮城區主干道交通融合一體,棗園路下段,成青路下段,桑河路段、黃金堰街下段浮山大道下段,立志路,興隆路下段有農貿市場2個,車站1處,國有企業中聯水泥廠,固坤建材公司、桑棗中學、醫院等單位部門10多個都建設在我村1、2、3、4、5、7組內,流動人口近3千人,外來務工經商從業服務人員上千人。屬城中村,現有耕地2100余畝,有黨員123人,入黨積極分子2人,黨支部4個,黨小組12個。村集有浮山大道中段黃金口岸臨街門面、中聯水泥廠側門面等35間,有村集體農副加工廠3處,村集體有收益面積6500m,有形固定資近950萬元,村集體經濟年純收入達近23余萬元,2019年全村人均收入達17880余元。 |
關中村幅員面積7.7平方公里,1467戶,3828人,我村西靠雎水鎮紅星村,北靠桑棗鎮黃羊村,南靠桑棗鎮松林村,東靠桑棗鎮上清村,屬丘陵地區,距桑棗政府4公里。目前23個村民小組,黨小組18個,黨員136人,低保戶16戶34人,五保戶12人,整村勞動力2056個,外出務工人數1049人,農民收入來源于外出務工及傳統農業種養殖。沒有易地搬遷戶,無危房戶。建檔貧困戶41戶,87人,2017年關心村整村脫貧,2018年建檔立卡貧困戶已實現全面脫貧。有無花果產業基地,黑芋頭產業基地,麥冬實驗區,家庭農場1個,農家樂餐飲5家,1家服裝加工廠。 |
黃羊村地處山區,全村幅員面積25.8平方公里,東鄰上清村,南靠關中村,西、北靠千佛鎮雙電村,全村共有32個村民小組,946戶,3205人(其中戶籍人口2525人,非戶籍人口680人),耕地面積1538.74畝,林地面積36218畝。勞動力1850個,其中建檔貧困戶106戶,204人,60歲以上老人606人,各類殘疾人員102人(其中:重度殘疾25人),低保戶29戶59人,五保戶21人。現全村共有組道路17條,組道路總里程18公里,其中水泥路面18公里。農民收入來源于農業種養植及外出務工。黃羊村地形屬山區,自然條件優越,日照充足,雨量充沛,四季分明。全村32個組(其中原五福村6組、7組、8組、13組、15組、16組因“5.12”地震無法原地修建整體異地搬遷安置),27個組實現有通組硬化路,27個組有安全飲用水,網絡、電全覆蓋、村衛生室、圖書室設備齊全,基本實現小康生活。 |
齊心村地處安州區西北邊緣地區,龍門山脈中段,東鄰黃羊村,南靠雎水鎮楓香、三合村,西接高川鄉毛鄉村,北鄰千佛鎮,距區委區政府駐地40余公里,距桑棗場鎮15公里。全村幅員面積21.8平方公里,屬典型的山區村。耕地面積299畝,退耕還林地1840.8畝,林地32505畝。全村轄21個村民小組,共計736戶、2082人,勞動力1217余人,8個黨小組、黨員71人。現有貧困戶83戶,207人。邊緣戶4戶、10人。蝴蝶谷內有枯葉蝶、黑脈蛺(jiá)蝶、虎斑等珍稀蝴蝶品種,谷內森林覆蓋率達95%,年平均溫度12度,風光秀美、自然景觀豐富,人文歷史厚重,在這里可以春觀花,夏戲水,秋摘果,冬賞雪,是當之無愧的天然氧吧和避暑圣地。2019年12月16日棗皮走廊·蝴蝶谷被正式批準為國家3A級旅游景區2020年10月被評為四川省十大金牌景區。現已初步形成鄉村旅游目的地,年旅游人數達30萬人次,隨著鄉村旅游發展有農家樂和鄉村民宿30余家,其中特色民宿有翎谷.濯纓、遇見棲心、三生三谷、霍比特小屋、古道溪畔、溪宿竹里等。年旅游產值可達800萬元,旅游產品和本地山野農產品有巨大潛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