現有陳、李、黃、何、張、梁、駱、楊、鐘、彭、程等姓。 1952年設立居民委員會,2001年改為社區居民委員會,2005年舉行第一屆社區居民委員會選舉工作。 1950年隸屬寶珠行政村,1953年隸屬寶珠鄉,1958年屬寶珠區,1961年屬寶珠人民公社,1968年屬寶珠人民公社革委會,1983年屬寶珠區公所,1987年屬寶珠鄉人民政府,1993年屬寶珠鎮人民政府至今。 社區居委會駐地門前為街道。 并沿用至今。 |
從明朝建村,陸續有姓氏遷入。 現有姓氏:龐、彭、周、莫、鐘、程、李、陳、梁、黃、史姓。 最大彭姓占25%。 建國后為郁南縣二區連城鄉行政村,1958年為東方紅人民公社龐寨大隊,1961年為寶珠人民公社龐寨生產大隊,1983年改為寶珠區龐寨鄉人民政府,1987年改為寶珠鄉生產龐寨村民委員會,1989改為龐寨管理區辦事處,1999年復稱寶珠鎮龐寨村民委員會。 明、清朝時期隸屬太平都,民國時期屬連城鄉,1950年隸屬郁南縣第二區,1955年屬建城區,1957年屬寶珠鄉,1958年屬東方紅人民公社,1961年屬寶珠人民公社,1983年屬寶珠區公所,1987年寶珠鄉人民政府,1993年屬寶珠鎮人民政府至今。 1996年駐地龐寨村中心塘邊為泥磚木瓦房,1997年為混凝土結構辦公樓房。 并沿用至今。 |
明、清朝時期屬太平都;1912-1949年屬連城鄉;新中國成立后為郁南縣二區連城鄉行政村;1950年隸屬郁南縣第二區;1955年屬建城區;1957年屬寶珠鄉;1958年屬東方紅人民公社,為東方紅人民公社寶珠生產大隊;1961年屬寶珠人民公社轄,為寶珠人民公社寶珠生產大隊;1983年屬寶珠區公所轄,改建為寶珠區寶珠鄉人民政府;1987年屬寶珠鄉人民政府,改為寶珠鄉寶珠村民委員會,1989改為寶珠管理區辦事處;1993年屬寶珠鎮人民政府轄至今;1999年改為寶珠村民委員會,并沿用至今。 |
明朝盤姓(瑤族)遷入建村。 清朝黃姓、盧姓、羅姓、馮姓、鐘姓、何姓、張、朱姓等遷入。 最大鐘姓占36%。 建國后為郁南縣二區連城鄉行政村,1958年為東方紅人民公社大林生產大隊,1961年為寶珠人民公社大林生產大隊,1983年改建為寶珠區大林鄉人民政府,1987年改為寶珠鄉大林村民委員會,1989改為大林管理區辦事處,1999年復稱寶珠鎮大林村民委員會。 明、清朝時期隸屬太平都,民國時期屬連城鄉,1950年隸屬郁南縣第二區,1955年屬建城區,1957年屬寶珠鄉1958年屬東方紅人民公社,1961年屬寶珠人民公社,1983年屬寶珠區公所,1987年寶珠鄉人民政府,1993年屬寶珠鎮人民政府至今。 1970年前駐地在“振英盧公祠”,1970年駐地遷往廟坳處,于1996年遷至現駐地大林村。 并沿用至今。 |
明朝末期建村,清朝初期,程姓從本鎮寶珠村遷入,楊姓從本縣大方鎮遷入,孔姓村順德遷入,后有石、羅、陳、鐘、陶、莫、何、郭、黃、冼、馮姓等遷入。 建國后為郁南縣二區連城鄉行政村,1958年為東方紅人民公社大用生產大隊,1961年為寶珠人民公社大用生產大隊,1983年改為寶珠區大用鄉人民政府,1987年改為寶珠鄉大用村民委員會,1989改為大用管理區辦事處,1999年復稱寶珠鎮大用村民委員會。 明、清朝時期屬太平都,民國時期屬連城鄉,1950年隸屬郁南縣第二區,1955年屬建城區,1957年屬寶珠鄉,1958年屬東方紅人民公社,1961年屬寶珠人民公社,1983年屬寶珠區公所,1987年寶珠鄉人民政府,1993年屬寶珠鎮人民政府至今。 1970年前駐地為大用街,泥磚杉木結構瓦房,1996年改建為混凝土結構辦公樓房,2015年現駐地重修。 并沿用至今。 |
清朝初期楊姓從本縣大方鎮遷入,建村后有謝、何、李、林、莫、陶、譚、周、楊等姓氏遷入。 建國后為郁南縣二區連城鄉行政村,1958年為東方紅人民公社大社生產大隊,1961年為寶珠人民公社大社生產大隊,1983年改建為寶珠區大社鄉人民政府,1987年改為寶珠鄉大社村民委員會,1989改為大社管理區辦事處,1999年改為寶珠鎮大社村民委員會。 清朝時期隸屬太平都,民國時期屬連城鄉,1950年隸屬郁南縣第二區,1955年屬建城區,1957年屬寶珠鄉,1958年屬東方紅人民公社,1961年屬寶珠人民公社,1983年屬寶珠區公所,1987年寶珠鄉人民政府,1993年屬寶珠鎮人民政府至今。 駐地大社村,辦公用房原為泥磚瓦木結構,1997年改建為混凝土結構樓房。 并沿用至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