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6年,經巴州區人民政府批準,將檬子河村部分劃出,成立新橋社區居民委員會,沿用至今。 |
2006年,經巴州區人民政府批準設立登高社區居民委員會,沿用至今。 |
原為北龕大隊,解放后為6村,1955年3個初級社,公社化時期為共和管區,1962年改為9大隊,1963年劃歸為玉堂公社,為共和大隊,1982年3月地名普查,經縣政府批準更名為北龕大隊,1983年撤隊改村為北龕村,2009年,經巴州區人民政府批準成立,命名為北龕社區居民委員會,沿用至今。 |
2008年,經巴州區人民政府批準(巴府函[2008]18號),將原印山坪村三組劃分出來與凌云場合并,命名為印和社區居民委員會,屬凌云鄉管轄。 2019年行政區劃改革,并入玉堂街道。 |
解放后,屬宕梁鄉第五村,1955年成立成立四個初級社(即34、35、36、37)1958年成立人民公社由四個社合并為團結管區,1963年由宕梁劃出團結大隊歸玉堂公社管轄為1大隊,1982年3月地名普查時,經縣政府批準更名為檬子河大隊。 2020年行政區劃改革,檬子河村村民委員會改設為天星湖社區。 |
解放后樹光華管區,1963年由光華分出成立蘇山大隊,1966年改為3大隊,1982年3月地名普查時,經縣政府批準恢復為蘇山大隊,1983年撤隊改村,更名為蘇山村村民委員會;1994年玉堂鄉劃入巴州鎮,屬巴州鎮玉堂鄉;2002年屬玉堂辦事處蘇山村;2011年11月30日巴州鎮改名為大茅坪鎮,玉堂分離出大茅坪鎮單獨為玉堂街道辦事處,為玉堂街道辦事處蘇山村村民委員會。 2020年行政區劃改革,蘇山村和三包村合并,設立蘇山村。 |
1951年建玉堂鄉于此,1956年與宕梁合并,辦4個初級社,公社化為玉堂管區,1962年改為玉堂大隊,后改為5大隊,1982年3月地名普查時,經縣政府批準恢復玉堂大隊,1983年撤隊改村,更名為玉堂村村民委員會;1994年玉堂鄉劃入巴州鎮,屬巴州鎮玉堂鄉;2002年屬玉堂辦事處玉堂村;2011年11月30日巴州鎮改名為大茅坪鎮,玉堂分離出大茅坪鎮單獨為玉堂街道辦事處,為玉堂街道辦事處玉堂村村民委員會。 |
解放后,與檬子大隊同屬五村,1955年建4個初級社,1958年為銅堡管區,1962年改為銅堡大隊,后又改為6大隊。 1982年3月地名普查時,經縣政府批準恢復為銅堡大隊,1983年撤隊改村,更名為銅堡村村民委員會。 |
1951年為石門鄉第二村,1956年為石門鄉第一村,1956年為1、2農業社,1958年為石門公社星光管理區,1962年改為星光大隊,1966年改為一隊,1982年3月地名普查,經縣政府批準更名為侯家溝大隊,1983年撤隊改村,更名為侯家溝村村民委員會;2002年屬玉堂辦事處銅堡村;2011年11月30日巴州鎮改名為大茅坪鎮,玉堂分離出大茅坪鎮單獨為玉堂街道辦事處,為玉堂街道辦事處侯家溝村村民委員會。 |
1951年為石門鄉二村1958年為勝利大隊,1966年為二大隊,1982年3月地名普查,經縣人民政府批準命名為管家溝大隊,1983年撤隊建村,更名為管家溝村村民委員會。 2002年玉堂分離出大茅坪鎮單獨為玉堂街道辦事處,為玉堂街道辦事處管家溝村村民委員會。 |
1951年為石門鄉4村,1958年更為三管區,1966年改為4大隊,1982年3月地名普查,經縣政府批準命名為橋爐大隊,1983年撤隊更名,為橋爐村村民委員會。 |
1950年屬凌云第一村,1955年辦5個初級社,1958年改為寨子管區,1962年又分9大隊,其余全部分為一大隊,1982年3月地名普查,經縣政府批準命名為寨子包大隊,1983年撤隊改村更名為寨子包村村民委員會,沿用至今。 2020年,并入玉堂街道,寨子包村和天橋村合并,設立寨子包村。 |
1950年屬玲云鄉3村,1955年建立3個農業社,1958年公社化時屬凌云公社,為三管區1962年改為方山大隊;1966年改為3大隊1982年地名普查,經縣政府批準命名為方山雁大隊,1983年撤隊改村更名為方山雁村村民委員會,沿用至今。 2020年,并入玉堂街道。 |
1950年屬玲云鄉4村,1955年建立9、10、11三個農業社,1958年公社化時屬凌云公社,為四管區,1962年改為和平大隊;1966年改為4大隊1982年地名普查,經縣政府批準命名為何家坪大隊,1983年撤隊改村更名為何家坪村村民委員會,沿用至今。 2020年,并入玉堂街道。 |
解放前屬偽凌云鄉4保,1950年屬玲云鄉3村,1955年建立2個農業社,1958年公社化時屬凌云公社,為五管區,1962年改為古樓大隊;1966年改為5大隊1982年地名普查,經縣政府批準命名為古樓山大隊,1983年撤隊改村更名為古樓山村村民委員會,沿用至今。 2020年,并入玉堂街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