傳說古時東海龍王三公主變成人形,下嫁于該地石姓莊園家的三公子,三公子的兩位嫂嫂見其貌美如花,處處刁難,最后被公婆趕出石家,龍王知道此事后大怒,要水淹石家莊園,三公主為救三公子托夢于他,在廚房外放上一艘船,三公子坐上船以后想起自己的家人,忍不住回頭看了一眼,碩大的莊園變成了汪洋湖泊,自此,人們就稱此地為“不望”,后來,又因一望而成的石臼湖廣闊淵博,就將“不望”寫成“博望”,故得名。 |
因境內生長著眾多赤楊樹,“赤”與“丹”同義,“楊”與“陽”諧音,又取“丹鳳朝陽”之意,故得名。為區別于江蘇省丹陽市,人們又習慣稱丹陽鎮為小丹陽。 |
原名黃土崗,黃土崗是石臼湖西南和丹陽湖西北兩地居民外出經商的必經之地,由此形成了新市鎮早期的雛形。自南齊年間起,該處相繼建起了一大批佛教場所,漸漸的“新寺”取代了原名“黃土崗”。到了明初,在距紹司橋以東一里地處有個衙頭村,有司衙門就在此設立,被稱為當涂縣第一衙,標志著以集市為中心的行政管理部門正式確立,官方稱謂由“新寺”改為“新市”,后陸續在此設立鄉、公社等建制,1995年改設鎮,名“新市鎮”。另有民間說法稱“新市”是形容該處明末清初被戰火毀壞后,當地重建家園,出現日益興旺的新市面而得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