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50年設置大游鄉,俗名大滿堡,1958年成立大滿公社,1980年設立大滿鄉政府,2004年年底與和平鄉合并,成立新的大滿鎮,更名大滿鎮柏家溝村村民委員會。 |
解放前,與柏家溝村等幾個村屬于大優鄉陸家號村,后與柏家溝村分村,成立了陸家號大隊,70年代成立了新華村。 |
新新村原名南陽溝,因南陽溝小學而得名,解放后改叫新新村。 1950年設置大游鄉,俗名大滿堡,1958年成立大滿公社,1980年設立大滿鄉政府,2004年年底與和平鄉合并,成立新的大滿鎮,更名大滿鎮新新村村民委員會。 |
解放前城西閘村名稱為大由鄉1保,解放后政府根據大滿干渠灌溉,把灌溉城西閘村和新新村的三個閘(城西閘、朱家閘、秦洞閘)灌溉范圍建制為秦洞六鄉。 1952年國家根據農民自愿、互利的原則,成立了初級農業生產合作社,秦洞六鄉改為新新初級農業生產合作社。 1956年在初級農業生產合作社的基礎上,建立完全社會主義性質的集體經濟組織高級農業生產合作社,隨之改為新新高級農業生產合作社,1958年高級農業生產合作社發展為農村人民公社,新新高級農業生產合作社發展為新大隊。 1968年國家體制改革下放向陽公社改建為大滿公社城西閘大隊。 1985年公社改制為鄉,建立大滿鄉城西閘村。 2004年大滿鄉和和平鄉合并成大滿鎮,城西閘村改建為大滿鎮城西閘村。 |
二十世紀五十年代和石信村合并,叫紅旗大隊,1965年有分為兩個村叫石子壩,1981年更名為石子壩村。 2004年年底與和平鄉合并,成立新的大滿鎮,更名大滿鎮石子壩村村民委員會。 |
1950年設置大游鄉,俗名大滿堡,叫四十里店,1958年成立大滿公社,1980年設立大滿鄉政府,1981年改為平順村,2004年年底與和平鄉合并,成立新的大滿鎮,更名大滿鎮平順村村民委員會。 |
什信村歷史悠久,據老人們口口相傳,祖輩是陜西遷來的移民,1950年設置大游鄉,俗名大滿堡,叫石家寨,1958年成立大滿公社,土地改革時更名為什信村。 1980年設立大滿鄉政府,2004年年底與和平鄉合并,成立新的大滿鎮,更名大滿鎮什信村村民委員會。 |
1950年設置大游鄉,俗名大滿堡,因白姓的人較多,原名叫白家灣,1958年成立大滿公社,1980年設立大滿鄉政府和馬均兩個村合并后稱馬均,2004年年底與和平鄉合并,成立新的大滿鎮,更名大滿鎮馬均村村民委員會。 |
1950年設置大游鄉,俗名大滿堡,1958年成立大滿公社,命名為東風大隊,1980年設立大滿鄉政府,最終定為東閘。 2004年年底與和平鄉合并,成立新的大滿鎮,更名大滿鎮東閘村村民委員會。 |
1950年設置大游鄉,俗名大滿堡,1958年成立大滿公社,1980年設立大滿鄉政府,2004年年底與和平鄉合并,成立新的大滿鎮,更名大滿鎮西閘村村民委員會。 |
解放前叫蘭家廟,解放后到現在稱為蘭家寨村委會,屬于和平鄉人民政府,2004年年底與大滿鄉合并,成立新的大滿鎮,更名大滿鎮蘭家寨村村民委員,一直延用至今。 |
新中國成立后,應寺而得名,1950至1980稱為朝元大隊,1981年變為朝元村屬于和平鄉人民政府,2004年年底與大滿鄉合并,成立新的大滿鎮,更名大滿鎮朝元村村民委員,一直延用至今。 |
四號村前身是四閘村、五閘村,和平鄉政府成立時合并為四號村。 2004年年底與大滿鄉合并,成立新的大滿鎮,更名大滿鎮四號村村民委員,一直延用至今。 |
1950年土地改革時命名為訾家寨大隊,1981年實行家庭聯產承包責任制時更名為“訾家寨村民委員會”,2004年因申報“地理標志”雞蛋,變更為“紫家寨村民委員會”。 原屬于和平鄉人民政府,2004年年底與大滿鄉合并,成立新的大滿鎮,更名大滿鎮紫家寨村村民委員,一直延用至今。 |
小堡子村2004年之前為和平鄉管轄,2004年年底與大滿鄉合并,成立新的大滿鎮,更名大滿鎮小堡村村民委員,一直延用至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