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重點推薦 > 防城區各街道鄉鎮情況介紹

防城區各街道鄉鎮情況介紹

防城區水營街道辦位于防城區城區西部,東鄰珠河街道辦,南與文昌街道辦接壤,西與華石頭鎮毗鄰。該街道辦64平方公里,其中耕地面積8056畝,林地面積2.8萬畝,淺海灘涂面積1萬畝。轄丹竹江村、黃竹塘村、沙埠村、木頭灘社區水營村、鯉魚江村、大王江村共6個村和1個社區,90個村(居)民小組,主要居住漢、壯、瑤、京等民族,總人口2.7萬人。轄區內駐機關單位36個。

該街道辦地處防城區城郊河西,防東二級公路縱橫其中,連接市中心區的“一橋兩路”(正在建設),地理優勢尤為明顯。投資環境良好,來自省內外企業進駐轄區發展項目居多,各大商品樓房開發建設齊聚河西;自然資源豐富,有淺海灘涂,可大量開發養殖名貴海產品;旅游資源獨具特色,鯉魚江萬鶴山、大王江淋潭水庫廣樺山莊等著名景點;西南部為丘陵地帶,屬南亞熱帶季氣候,適合種植各種亞熱帶經濟作物,發展農、林、水、牧生產條件較好。轄區物產豐富,主要農產品有龍眼、荔枝、皇帝桔、年桔、蔬菜、海淡水產品等。

辦公地址:防城區河堤路翠堤園樓盤11棟一至三層(河西指揮部斜對面)

辦公電話:0770-3280933。

2014年1月,經自治區人民政府同意,撤銷防城區防城鎮,成立珠河、水營、文昌三個街道辦事處。

防城區珠河街道辦事處東鄰茅嶺鄉,東南與文昌街道辦接壤,南瀕水營街道辦,西北連接華石鎮,北靠灘營鄉,是防城區政府所在地。轄珠河社區、鎮夏嶺社區、三官社區、石嶺村、那天花村、沖稔村、沖侖村等3個社區4個村,總人口7354戶57712人,總面積55.4平方公里。其中耕地面積2956畝,林地面積3.55萬畝。

該街道辦事處地理位置得天獨厚,南防高鐵、欽防高速公路、防東高速公路縱橫其中;自然資源豐富,旅游資源獨具特色,主要有鎮夏嶺烈士墓園、蜈蚣嶺森林公園等景點。北部為丘陵,可大量開發石料,屬南亞熱帶季氣候,光照充足,熱量豐富,氣候溫和,雨量充沛,全年無霜期,農、林、水、牧、漁生產條件較好。物產豐富,主要農產品有龍眼、荔枝、皇帝桔、年桔、蔬菜、淡水產品等。

2014年,珠河街道辦按照“工業帶動,‘兩區’驅動,商貿聯動”的思路,全面快速推進城鎮化、工業化進程,力爭兩年一小變樣,三年一大變樣,實現居民和農民人均純收入翻兩番。目前,城北片區市看守所項目、公墓項目、嘉泰金花茶生態旅游項目;園區片區東盟農產品國際采購物流園、匯圣40萬噸啤酒廠、防港物流等項目順利推進。

辦公地點:防北路97號(城監大隊對面)

聯系電話:0770-3263590。

防城區文昌街道地處防城江下游,地理位置得天獨厚,鐵路、公路、水運便捷。東起三波村山豬斗自然村,沿與茅嶺鄉邊界線、與港口區邊界線至佛堂村陸屋自然村,南起佛堂村陸屋自然村,沿與港口區邊界線至城南村大塘江自然村,西起城南村大塘江自然村,沿防城江至防城一橋,沿防東路、防邕路、防港路、團結路、站前路至中間山,沿與城東村、三波村管轄范圍界線至三波村坑平自然村,北起三波村坑平自然村,沿與茅嶺鄉邊界線至三波村山豬斗自然村。全街道占地總面積71平方公里,其中耕地面積3180畝,林地面積4.1萬畝,淺海灘涂面積1.2萬畝。

街道管轄火車站社區、中山社區、東門社區、竹園社區、城南村、城東村、佛堂村和三波村等8個(村)社區,共有59個村民小組和57個居民小組,主要居住漢、壯、瑤、京等民族,總人口6.17萬人。轄區內駐機關單位36個,中小學校8所。

文昌街道辦事處為防城區人民政府正科級建制的派出機構,設置有黨工委、人大工委、紀工委、人民武裝部、工會、共青團、婦聯等組織機構, 內設黨政辦公室、社會事務辦公室(掛民政辦公室牌子)、人口和計劃生育辦公室、社會管理綜合治理辦公室(掛安全生產辦公室牌子)共4個綜合性辦公室。有以街道辦管理為主的事業單位4個,分別為農業服務中心、人口和計劃生育服務站、城鄉規劃建設和環保環衛站、社會保障服務中心。

辦公地址: 防城區群星大道萌福園樓一至二層

聯系電話: 0770-3262910。

大錄鎮地處十萬大山南麓,位于防城區西北面,距離城區四十公里,東與平旺、灘營鄉接壤,南與華石鎮、那梭鎮毗鄰,西與那勤鄉相鄰,北接上思縣,防扶公路貫穿其中。全鎮總面積224平方公里,管轄16個村委會1個居委會,總人口38500人,少數民族占總人口的19%。具有豐富的花崗巖、河卵石和水以及錳、鈦鐵等自然礦產資源。10年來種植肉桂林3.8萬畝, 八角7.6萬畝, 年產量分別為1000噸和1500噸。主要農產品有菠蘿、荔枝、龍眼、香蕉、三華李等。目前鄉鎮企業主要有磚廠、松脂廠、木器加工廠和黃竹江發電站等。2002年國內總產值達15002萬元,農業總產值10031萬元,社會消費品 零售總額6013萬元,財政收入134.7萬元,農民人均收入2179元,人民生活水平正向全 面小康邁進。
華石鎮位于防城區西南站,距防城14公里,東鄰防城鎮,南與江山鄉接壤,西南與江平鎮毗鄰,西與那梭鎮連接,西北靠大錄鎮,東北與灘營鄉相鄰。全鎮總面積91.6公里,其中山地面積12萬畝,有林地面積10萬畝,耕地面積15684畝。全鎮轄7個村委會150個村民小組,總人口1.58萬人,漢族占66.6%,壯族占28%,瑤族占3%,其它民族占2.4%。華石鎮屬于半山區、半丘陵地帶,土質為紅壤土,最適宜種植亞熱帶名特優水果。目前名特優水果種植面積12000畝,年產水果2000噸左右。轄區內有儲量豐富的鈦礦、花崗巖、河卵石等資源。主要農產品有稻谷、蔬菜、甘蔗、柑橙、荔枝、龍眼、青棗、紅龍果等,家禽畜養殖以豬、牛及雞、鴨、鵝為主。
那梭鎮被譽為“茶族皇后金花茶之鄉”、全 國學雷鋒先進集體十姐妹家鄉,地處十萬大山腹地,位于防城區西南,距城區30公里。東與華石鎮相鄰,南與江平鎮接壤,西與那良鎮和 馬路鎮毗鄰,北與大錄鎮、那勤鄉一山之隔, 國道2021線橫貫境內,是一個山海產品集貿重鎮和大西南出邊通道的咽喉地帶。全鎮總面積235平方公里,轄9個村委會,總人口25000人,聚居漢、壯、瑤民族。該鎮屬山地和丘陵地帶, 農業、林業、礦業、生態、旅游等資源十分豐 富。全鎮有耕地面積24687畝,水田面積15000 畝,山地面積18萬畝;育林面積17萬畝,其中 肉桂、八角9.8萬畝;主要農作物有:水稻、玉 米、紅薯;經濟作物:柑桔、甘蔗、花生、蠶 桑、木薯、干葛、青椒;主要林產品有:金花 茶,且其基因品種、分布密度居全國之首,鎮 內上岳山列為國家級自然保護區。該鎮特色產 品開發頗具規模,全鎮已開發茴桂油、芒編業 、花崗巖板材加工業、松脂生產、尼里水奶牛 生產五大新興產業,其中茴桂香料、芒編產品暢銷歐美及東南亞等國家和地區。2002年全鎮國內生產總值達18779萬元,農業總產值達 11988.9萬元,鄉鎮企業增加值達4547萬元,財 政收入167.5萬元,農民人均收入2018元。
那良鎮位于十萬大山南麓,東鄰馬路鎮、東興鎮,南北與越南隔河相望,西與峒中鎮相鄰,北連接扶隆鄉的上思縣。全鎮總面積315.9平方公里。轄25個村委1個居委會,總人口50150人,居住著漢、壯、瑤、京、侗5個民族,其中漢族人口占85%。那良鎮是農業大鎮,形成了肉桂、八角、柑橙、優質谷、用材林六大生產基地,2002年肉桂種植面積達70018畝;柑橙等水果種植面積達8142畝;優質谷種植面積達12500畝;蔬菜種植面積達1802畝;用材林種植面積達52106畝;年產肉桂600噸,八角800噸,柑橙等水果2239噸,優質谷8000噸,蔬菜13000噸,用材林10000立方。那良鎮是防城“四大集鎮”之一,目前,已建成面積2.6平方公里,人口12055人,占全鎮人口的37.7%的大集鎮。那良鎮的鄉鎮企業基礎較好,鎮辦工企業有建筑公司、紅磚廠、編織廠、電站、茶廠、林場、肉桂加工廠、加油站、橡膠廠、自來水廠、農機廠等,那良燕珍工藝廠、那良肉桂加工廠均具有進出口權。2002年鄉鎮企業總產值40635萬元,增加值7085萬元,利潤1085萬元,為國家創造利稅243萬元。旅游資源有:中越界河漂流(稔里江口至東興江那)、康王廟、劉永福故居、黃關鴛鴦潭、謙受陳公墓、劉永福母之墓、那良抗日起義紀念亭、北龍鴛鴦潭、鑿字嶺等景點。
峒中鎮是一個邊陲重鎮,峒中口岸屬國家二級口岸,與越南平遼縣僅一河之隔,占地156畝,峒中溫泉所在地。距防城鎮124公里,東與那良鄉為鄰,西南與越南山水相連,北與寧明縣、上思縣接壤,是越南廣寧省平遼縣、廣西寧明縣、上思縣即兩國四縣(區)的交界匯合處。轄區總面積136.3平方公里,總人口24073人,少數民族占79%,是一個漢、壯、瑤、侗、京等民族聚居的少數民族鄉鎮。峒中鎮境內山地面積廣闊,群眾主要從事農林業生產,特色資源主要有肉桂、八角和松脂產品等。主要農產品有稻谷、玉米、紅薯和木薯。全鎮林業面積67100畝,種植有松木、杉木、肉桂、八角、茶油等種類,其中肉桂、八角種植面積3500多畝,此外,盛產菠蘿、龍眼、芒果、荔枝、三華李、芭蕉等水果,以及砂仁、益志等藥材。峒中鎮具有得天獨厚的地緣優勢,邊貿比較繁榮。建成了以松脂廠為主,以木器加工廠、藤編廠、磚廠、筷子廠等一批工廠為輔的支柱產業,為峒中鎮的經濟發展打下了良好的基礎。2002年,全鎮國內生產總產值達7007萬元,農業總產值達4490萬元,鄉鎮企業工業總值達13750萬元,糧食總產量過4420噸,造林面積達4759畝,鄉鎮企業營業收入達361萬元,農民人均純收入達2185元。1998年以來,口岸進出口貨物成交額年均達20000萬元,邊貿稅費收入達200萬元。聯檢辦公大樓于2003年6月在峒中口岸開發區建成投入使用,口岸功能配套齊全。
江山鎮位于防城港市防城區西南部,距防城鎮17公里,是個三面臨海的美麗半島,自治區旅游度假區。全鄉總面積208平方公里,轄11個村委會(其中2個漁業村);142個村民小組,總人口17800人,耕地面積15030畝,其中山地面積19多萬畝,水域面積10多萬畝,可利用灘涂面積6萬多畝,海岸線長達76公里。江山鄉具有得天獨厚的條件。一是獨特的區位優勢;東與防城港市跨海大橋相連,西與東興江平鎮接 壤,東南與越南旅游圣地下龍灣、萬柱隔海相;三是海產資源豐富,沿海有魚類500多種,蝦類200多種,蟹類20多種,豐富的海灘涂可養殖泥蚶 、大耗等貝類海產,馳名中外的南珠就產自江山鄉白龍珍珠海域,現有南珠養殖面積3000多畝;四是具有豐富的旅游資源,主要有月亮灣、跨海大橋、大平坡、怪石灘、白龍古炮臺、白龍珍珠港、潭蓬唐代古運河、亞婆嶺新石器時代貝丘遣止和國家級萬畝紅樹林保護區等景點。近年來,江山鄉黨委、政府在市委、市政府和區委、區政府的正確領導下,乘著西部大開發和中國--東盟自由貿易區建立的東風,全鄉國民生產總值達到27360萬無,比上年增長8.1%;農業總產值達到20860萬元,增長3.6%;糧食總產量達7528噸,增加194噸;水產品總產量達49960噸,增長7.9%;造林面積達10835畝,增加1052畝;固定資產投資2608萬元,增長15.9%;農民人均純收入達2567元;比上年增加227元。2004年,江山鄉黨委、政府以發展作為第一要務,主要做好如下幾項工作:一是加大招商引資力度,大力發展鄉鎮企業,以珍珠加工廠、海蜇及其它海產品等加工廠為龍頭,引進一批比較有特色的企業項目;二是利用豐富的海洋灘涂資源,大力發展對蝦、大耗、泥蝦等海水養殖業;三是利用本鄉豐富的自然和人文資源,大力發展旅游業,拓寬第三產業;四是建立以防城、港口、東興市場為依托的蔬菜基地,發展特色農業,大力調整農業產業結構,千方百計增加農民收入;五是營造豐產林果基地,構筑綠色銀行。我們熱情歡迎全國各地客商到江山鄉投資、開發、觀光旅游。
茅嶺鎮地處防城港市防城區的東部,東南與欽州市欽南區交界,南鄰港口區公車鎮,西連防城鎮、灘營鄉,瀕臨北部灣。全鄉轄大壩、美麗、崠軍、茅嶺、沙坳、小陶、大陶、東角、響水9個行政 村,179個村民小組,4841戶,22035人,其中少數民族2816人,占全鄉總人口的13%。集鎮人口5100人,全鄉海岸線長達25公里,土地面積128.3平方公里,海灘涂面積2.5萬畝,耕地面積20969畝,林地面積87368畝,自然資源豐富。茅嶺鄉陽光充足,氣候濕潤,雨量充沛,夏長冬短,年平均溫度22.2°C,全年降雨量2210毫米以上。茅嶺鄉區位優勢突出,靠近北部灣,背靠大西南,面向東南亞,為大西南的出?谥唬俏髂县浳锛⒌,地理位置十分優越,被譽為防城區的東大門、經濟發展戰略中的東巽經濟。鐵路、公路、航運四通八達,南防鐵路、欽防高速公路貫穿境內,有火車站、港口碼頭。到南寧機場、北海機場均不用兩小時路程。茅嶺江航運可通世界各地港口,茅嶺港江寬水深,可停泊1000噸中型貨輪,目前港口碼頭有1000噸泊位8個,500噸泊位10個。茅嶺鄉依山傍海,物產資源豐富,海洋資源開發前景廣闊,海水咸淡適中、水質潔凈、餌料充足、沒有污染,適合養殖對蝦、青蟹、大蠔、鱸魚、中華烏鱧等。盛產生猛海鮮:上江鱸、豹頭鱭、重殼蟹、雙黃蛋、崠軍蜆、江底蠔、水門蝦等八大特產。海產品名譽周邊縣、市、地區。茅嶺工貿小區占地面積1000畝,格局規劃科學、地理位置優勢、環境優美、配置設施完善、交通十分便利,目前小區內安置有宏源漿紙有限公司、福成鋼鐵制品有限公司、防城港北部灣建材貿易有限責任公司、防城區聯泰石油氣有限公司、防城區龍源選礦廠、廣東遂溪(茅嶺)選礦廠等外來投資企業,有防城港桂南建筑工程有限責任公司、北部灣聯運總公司等本鄉企業。茅嶺鄉氣候、溫度適中,土地資源豐富,適宜于種、養各類農產品、海產品。2003年全鄉糧食播種面積42045畝,應用免耕拋秧等農業新技術,推廣優質水稻,種植優質水稻28080畝。大蠔養殖面積3145.6畝。水果種植品種也十分豐富,其中包括香蕉、柚子、柑桔、橙、菠蘿、龍眼、荔枝等。2003年全鄉國民生產總值267338萬元,其中第一產業增加值9478萬元,第二產業增加值9300萬元,第三產業增加值7960萬元。
扶隆鄉位于防城區西北部,東連大錄鎮 ,南鄰那梭鎮,西接那良鎮,北與上思縣華蘭鄉接壤。總面積230.5平方公里,耕地面積9990畝,轄七個村委會一個居委會,總人口30352人,居住著壯、漢、瑤民族。有較著名的馬射尿、平龍山瀑布等旅游景點。全鄉地處十萬大山腹地,以山地為主,素有“八山一水一分田”之稱。山地面積中林業占地19.35萬畝,其中肉桂、八角經濟面積為15.6萬畝。由于山多地肥,特別適宜種植肉桂、八角等經濟林,發展林業生產成為突出優勢。1993年以來,鄉黨委、政府緊緊圍繞區委、區政府提出的“農業增長、農民增收、財政增長”這一目標,大力調整農業產業結構,積極引導群眾,狠抓肉桂、八角經濟林的種植,培育肉桂、八角苗圃面積達4000畝,一舉成為廣西最大的肉桂、八角苗圃基地。
灘營鄉位于防城區東北部,距城區15公里,東鄰茅鄉、南與防城鎮接壤,西與華石鎮、大錄鎮相連,北與欽州市的大直鎮和黃屋屯毗鄰,總面積246.3平方公里。灘營鄉地處丘陵地區,適宜種植水稻、玉米、紅薯等農作物和茶葉、柑橙、荔枝、龍眼、菠蘿、甘蔗、花生等經濟作物。是防城區糧食和甘蔗的主要種植區之一。全鄉有鈦鐵礦、錳礦、錫礦、花崗巖等資源!≥16個村委2個居委會,總人口34251人。灘營鄉是農業大鄉,形成了優質水果、甘蔗、淡水養殖、肉禽、優質谷、用材林六大生產基地,初步形成了城郊型特色農業,F全鄉荔枝種植面積達1727畝,龍眼種植面積達1335畝,甘蔗種植面積達8000畝,柑橙種植面積1995畝,蔬菜種植面積19095畝,用材林種植面積20100畝。年產荔枝546噸,龍眼578噸,甘蔗32000噸,柑橙442噸,蔬菜14340噸,用材林4020立方。全鄉農業總產值完成11266萬元,年出生豬18209頭,三鳥114098羽。2002年鄉鎮企業總產值29300萬元,增加值5814萬元,利潤750萬元,為國家創造利稅181萬元。農民人均純收入達1865元,年增長6.1%。
一、地理位置、人口和土地資源情況

十萬山瑤族鄉位于防城港市防城區北部的十萬山南麓,東北與欽州市欽北區大直鎮交界、南與防城區大菉鎮、灘營鄉交界,西北與防城區大菉鎮、上思縣叫安鄉、公正鄉交界,距防城區41公里,總面積98.8平方公里,總人口11624人,其中瑤族人口4672人,占總人口的40.2%。鄉政府設在波茶,轄1個社區(波茶社區)、5個行政村(沙坪村、垌平村、那稔村、四方嶺村、木排村)、74個生產組(其中有16個歸僑安置點)、10個黨支部。全鄉轄區內駐機關單位11個,學校7所。

二、民族語言概況

瑤族有自己的語言,瑤語屬漢、艾語系瑤語族瑤語支,但情況比較復雜,在本民族中90%以上說“勉”話,屬瑤語族瑤語支,一外界聯系,多用漢語、壯語,無本民族文字,一般通用漢文?陬^文學極為豐富,幾遄诮桃蛑刀,但瑤語集團和茶山道的宗教深受漢地道教的影響,大致在元代前后,已發展成瑤族道教。

三、自然資源情況

十萬山瑤族鄉屬南亞熱帶季風氣候,光照充足,熱量豐富,氣候溫和,雨量充沛,全年無霜期。主要農產品有茶葉、龍眼、荔枝、皇帝桔、年桔、蔬菜等。

四、歷史沿革

十萬山瑤族鄉前身是廣西國營十萬山華僑林場,廣西國營十萬山華僑林場成立于1980年,前身是欽州地區大坡畜牧場,1980年4月經自治區人民政府批準,撤銷欽州地區大坡畜牧場,成立廣西國營十萬山華僑林場。將原防城各族自治縣大錄公社的太平、垌平、坡稔、那德四個大隊52個生產隊劃歸林場管理,分別于1978年、1980年、1981年共安置越南歸難僑1980人。原屬自治區華僑企業管理局領導管理的正處級單位,2004年8月31日下放防城港市防城區領導管理,是歸僑全民所有制、農村集體所有制兩種體制并存的華僑林場,是防城港市唯一的華僑農林場。2013年1月18日,自治區人民政府批復同意調整大菉鎮行政區劃設立十萬山瑤族鄉,2013年12月26日正式掛牌成立十萬山瑤族鄉。

欧美精品色精品一区二区三区,日韩中文字幕欧美三级,中文字幕亚洲精品乱码在,亚洲中字日韩中字无码中字
亚洲欧美日韩精品专区在线插放免费 | 真实高潮国产对白视频 | 亚洲一区二区三区和欧美四区 | 伊人成人久久精品综合 | 亚洲欧美日韩国产国产a | 亚洲一级在线免费视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