寧州街道蒙古憲宗五年(1255年),土酋豆圭之子普提內附,設寧州萬戶,寓意是安寧、祥和之福地,故而得名。 |
盤溪原名婆兮,婆是彝語,指南盤江兩岸班茂草茂盛的地方。原來盤溪多種甘蔗,甘蔗的始祖是班茂草,故以婆為名,兮是助詞,民國二十一年(1932年)更名為盤溪。 |
原名“華兮”,為彝語“花絮”的諧音,有草木繁榮之意。民國二十一年(1932年),根據諧音改為華溪。 |
青龍鎮因青龍河得名。傳說古時因該河發源于華寧縣中部分水嶺,山嶺蜿蜒,沿路浸出許多泉水,匯合湍流成河,從高處遠望,猶如一條巨龍盤旋在青龍壩子,加之古人認為有水的地方就有龍,于是將這一河流稱為青龍河。 |
通紅甸彝族苗族鄉因有拖、洪兩姓人家在此開設客店,方便行人食宿,故名“拖洪店”,后寫別名為“通紅甸”。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