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景龍元年(707年),為方渠縣治所。 貞元十三年(797年),邠寧節度使楊朝晟筑方渠城。 五代初,降為方渠鎮。 后晉、后周、宋、金、元、明、清時,為州、軍、縣治所。 1936年6月,設立環城區。 同年10月,分置馬坊塬區。 1938年10月撤銷,分別劃歸環城、虎洞工區。 1950年6月,改為第一區。 1955年11月,設立城關直屬鄉,同時分設馬坊塬、楊廟掌直屬鄉。 1956年4月,2鄉合并設立文吊咀直屬鄉。 1958年5月,改為西川直屬鄉。 同年10月西川直屬鄉撤銷,劃歸環城,改設環城公社。 1961年4月,析置西川公社。 1965年1月西川公社撒銷,分別劃歸環城、虎洞2公社。 1979年10月,析置西川公社。 1983年12月,西川公社改鄉,環城公社改鄉。 1985年3月,環城鄉改鎮。 2003年8月,西川鄉并入環城鎮。 |
民國二十五年(1936年)6月,成立曲子縣,駐曲子鎮,屬陜甘寧省。 民國二十六年(1937年)8月至民國二十九年(1940年)8月,為慶環分區行政督察專員公署駐地。 1950年6月,撤銷曲子縣,劃歸環縣。 1958年3月,設立曲子直屬鄉,同時析置許家河、樓房子直屬鄉;同年10月,許家河直屬鄉劃歸曲子直屬鄉,樓房子直屬鄉劃歸環城。 1958年10月,設立曲子公社。 1961年4月,析置許家河公社。 1965年1月,許家河公社撤銷,劃歸曲子公社。 1983年12月,曲子公社改鄉。 1985年3月,改曲子鎮。 2003年8月,許家河鄉并入曲子鎮。 |
北宋慶歷年間,范仲淹筑城。 明嘉靖二十一年(1452年),重建。 民國二十九年(1940年)4月,設立甜水區。 1958年10月,改設甜水公社。 1983年12月,公社改鄉。 1992年10月,撤鄉建鎮。 |
民國二十五年(1936年)6月,設木缽區,屬陜甘寧省曲子縣。 民國二十七年(1938年)8月,撤區,并入曲子區。 民國三十年(1941年)7月,恢復木缽區。 1950年6月,劃歸環縣,撤銷木缽區,分別劃歸八珠、曲子、合道3區。 1953年1月,恢復木缽區。 1955年8月,改設木缽直屬鄉。 1958年10月,改設木缽公社。 1962年3月,析置設柏林溝公社。 1965年1月,柏林溝公社撤銷,并入木缽公社。 1983年12月,公社改鄉。 2002年10月,鄉改鎮。 |
隋朝時期,置弘德縣。 北宋朝時期,置洪德寨。 清朝時期,稱紅德城。 民國二十五年(1936年)6月,設立洪德區。 民國二十五年(1936年)7月至民國二十六年(1937年)4月,陜甘寧省委、省政府駐河連灣,環縣政府先后駐洪德城、河連灣。 1955年11月,設立洪德直屬鄉,同時析置新集子、三十里鋪直屬鄉。 1958年10月,三十里鋪鄉并入洪德,新集子鄉并入虎洞、南湫2區。 同年10月,改設洪德公社。 1961年4月,析置肖關公社。 1965年1月,肖關公社并入洪德公社。 1983年12月,洪德公社改鄉。 2014年12月,撤鄉建鎮。 |
民國二十五年(1936年)6月,設立合道區,屬曲子縣。 1950年6月,劃歸環縣。 1958年3月,設立合道直屬鄉,同時析置何坪直屬鄉;同年10月,何坪并入合道直屬鄉,改設合道公社。 1961年4月,析置何坪公社。 1965年1月,何坪公社并入合道公社。 1979年10月,復析置何坪公社。 1983年12月,公社改鄉。 2005年8月,何坪鄉并入合道鄉。 2016年1月,撤鄉建鎮。 |
民國二十五年(1936年)6月,設立胡家澗子區。 民國二十六年(1937年)7月,更名虎洞區。 1958年3月,設虎洞直屬鄉。 同年10月,改設虎洞公社。 1983年12月,公社改鄉。 2015年,撤鄉建鎮。 |
民國二十五年(1936年)6月,設立毛井區,屬固北縣。 民國二十七年(1938年)4月,劃歸環縣。 1958年10月,改設毛井公社。 1983年12月,公社改鄉。 2016年1月,撤鄉改鎮。 |
漢朝時期,置回獲縣。 宋天禧年間,筑城置寨。 1958年4月,改設樊家川直屬鄉。 1961年4月,改設樊家川公社。 1983年12月,公社改鄉。 2016年1月,撤鄉建鎮。 |
民國二十五年(1936年)6月,設立車道區,屬固北縣。 民國二十七年(1938年)4月,劃歸環縣。 1958年4月,設立車道直屬鄉。 1958年10月,改設車道公社。 1983年12月,公社改鄉。 2018年6月,撤鄉建鎮。 |
民國二十五年(1936年)6月,設立天子區,屬曲子縣。 1950年6月,曲子縣撤銷,天子區劃歸環縣。 1958年3月,設立天子直屬鄉;同年10月,撤銷碾盤嶺直屬鄉,劃歸天池。 設立天池公社。 1979年10月,天池公社析置吳城子公社。 1983年12月,天池公社改鄉。 2005年8月,吳城子鄉并入天池鄉。 |
民國三十五年(1946年)1月,設立演武區,屬曲子縣。 1958年3月,設立演武直屬鄉;同年10月撤銷,劃歸合道公社。 1961年4月,析置演武公社。 1983年12月,公社改鄉。 |
民國二十五年(1936年)6月,設立八珠區,屬曲子縣。 1950年6月,曲子縣撤銷,劃歸環縣。 1958年4月,設立八珠直屬鄉。 1958年10月,改設八珠公社。 1983年12月,改鄉。 |
民國二十五年(1936年)6月,設立黑城岔(耿灣)區,屬環縣。 民國二十六年(1937年)3月,屬定環縣;同年10月,定環縣撒銷后,劃歸環縣。 1958年4月,改設耿灣直屬鄉;同年10月,設立耿灣公社。 1983年12月,改鄉。 |
1961年4月,設立王團莊公社。 1965年1月,并入耿灣公社。 1979年10月,析置秦團莊公社。 1983年12月,改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