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州鎮大十字社區居民委員會,由原來的四、五、六居委會、碼頭村、南門村、東門村等六個村居組建而成。社區轄六個居民小組,2746戶,11027人,非農業人口7151人,農業人口3876人,現有耕地面積15畝,社區有黨總支部委員會1個,下設4個支部。
社區所轄區域呈四方形,東抵河,南邊由牛皮窯順西往上,西抵坡,北由河田沖、興隆街、小東門往南。 社區有縣委、人大、政協等50個機關單位,有城區最大的蔬菜市場。大十字社區是全縣政治、經濟、文化的中心地帶,有最繁華的商業街,有歷史悠久的古碼頭、綜合石板街、清明時期的古建筑、古會館,還有文明世界的紅七軍廣場和文物館,有世界第一古廟之稱的苗王廟等建筑和估計。 |
梨子園社區2003年10月由原梨子園村、興隆村、七居委會組建而成,位于城區北面,縣人民政府所在地,全社區轄5個居民小區,3863戶,14840人。是一個以漢、苗、侗等多民族雜居的城鎮社區,是古州鎮最大行政村(居)。梨子園社區位于城區內,321國道和爐榕穿境而過,是黎、榕、從三縣通往省城的必經之路,交通便利,社區內基礎設施齊全,是商賈云集之地。
梨子園社區黨總支下轄四個黨支部,建有社區居委會、團總支、婦代會、調解委、治保委、民兵等組織。現有黨員124名,社區居民在黨總支和居委會的帶領下,銳意進取,以便利的交通、優越的區位,依托市場,人民生活正向小康邁進。 一、人口 常住人口3062戶。10830人,流動人口801戶,4010人。常住人口育齡婦女3771人,占總人口25.41%、已婚育齡婦女3182人,占總人口的21.44%。18周歲以上人口6178人(常住人口)。女性人口5676人(常住人口) 二、土地 土地面積3256.482畝,其中:田53.165畝,土地53.317畝(因濱江大道建設已被征用,現有耕地6.7畝)林地3150畝,山林覆蓋率68%。 三、區域及人員編制 梨子園社區以興隆街為界,位于城區北面,設五個小區、分別為:梨子園、北門、商貿城、興隆、七街,每個小區設責任人、組長各一名負責該小區的全面工作。建有團總支、婦代會、調解委、治保委、民兵連長等組織,居委會成員6人(3男、3女)平均年齡42周歲。現社區共有座班人員17人,領導班子7人,城市網格管理員10人。 |
古州鎮場壩社區地處都柳江畔,榕江城鄉結合部,由原來的大河口、菜園和龍泉井及一、二、三街合并組建而成,轄區面積4.25平方公里,轄4個居民小組,共1504戶,常住人口6716人,建有黨支部4個,共有黨員85人,其中女黨員24人,預備黨員5人,農民黨員33人。
因場壩社區地勢低,常年受水災浸襲,人民生活水平相對低下,現正在修建的東濱江大道具交通和防洪的作用,大道環繞場壩社區,對接進城高速,解除了水患之憂,進城高速路是榕江出城上高速的必經之路,沿河兩岸風景優美,風光怡人。如今場壩社區由原來的典型居民型社區慢慢的向商業型社區轉型。
|
仁育社區座落在美麗的榕江縣城東部,是一個有96戶,476人的小小村寨,這里住著漢族、苗族、侗族、水族等多個少數民族聚居的地方,一條寬敞的321國道從寨中心通過,綠綠蔥蔥的灌木叢林圍繞在村寨的四周。勤勞樸實的仁育村村民在黨的富民政策指引下,現在全村已有2000多畝的可用材林,150多畝的經濟林,還有30多畝的養魚塘,群眾生活正向小康邁進。
|
貴州省榕江縣古州鎮豐樂社區雖是2012年12月新成立的生態移民安置示范區卻是全省、乃至全國的生態移民安置示范點,曾在中央電視臺、貴州電視臺播出和報道過。它位于縣城南端,與城關場壩社區緊鄰,含豐樂村、頭塘村、楊家灣村和生態移民安置區,國土面積14.6平方公里,目前共有3062戶,其中流動人口188戶,11552人,4個黨支部83名黨員,其中女黨員15人,現有社區工作人員22人,網格管理員10人,設有樓長57人。
為確保移民遷入新區能夠得到安穩舒適的生活,豐樂社區堅持履行服務群眾、凝聚人心、優化管理、維護穩定職責,將部分上級部門對居民的事務性社會管理和公共服務直接延伸到社區。 在管理中,豐樂社區下設有便民服務小組、社會管理服務信息小組,并成立了由志愿者、樓長組成的志愿者服務隊伍。搭建了社區服務窗口、便民服務站、志愿者服務隊三個工作平臺,形成管理區、社區、樓長三級網絡化服務體系,實現了社會治安、居民自治、家政服務、醫療保健、環境衛生、社會保險、低保救助等民生工作的一體化、網格化管理,形成了小事不出社區,大事不出管理區的管理格局,深受居民群眾好評。豐樂社區注重發展社區文化惠民活動,2013年6月建成投入使用的農民文化家園項目,更是將現代廣場舞、苗族蘆笙舞等娛樂形式有機地結合起來,不僅有效傳承了民族文化精華,也豐富居民的業余生活 |
古榕社區位于榕江縣城北面,距縣城2.5公里,三寶千戶侗寨古榕群國家級景區所在地,轄區五個自然寨,17個村民小組(包括農場組),由原來三個行政村既章魯村(四村)、寨頭村(五村)、蔭塘村(六村)組成,1141戶4634人,耕地面積3312畝,稻田面積2984畝,旱地面積328畝,社區2013年人均純收入4873元。自建立社區以來,古榕社區堅持以生產發展為中心,以提高生產力水平、農民收入、集體收入為落腳點,以社區規劃為突破點,以社區整治的“四清四改”為切入點,以培養新型農民為根本點,全面推進社區的建設,取得可喜成果。
社區“兩委”職數共4人,其中:社區黨總支委員7人,村民委員會委員6人;全社區共有黨員118人,其中:男性黨員91人,女性黨員27人;每年召開黨員大會2—3次;實行村務公開、財務公開、政務公開,堅持民主決策、民主管理、民主監督,加強黨群、干群關系,努力調動村民的參與政務、事務的積極性。
社區的主導產業是農業和畜牧業。主要的農副產品有:水稻、早熟蔬菜⑽鞴稀⒏鷥諮撤矯媯Α⒅沓晌郴У鬧饕蟆W越ㄉ縝岳矗縝岢忠鑰蒲Х⒄構畚傅跡葑ド縝蚓玫目燜俜⒄梗票鏡囟撈賾攀疲罅Ψ⒄乖縭焓卟恕⑽鞴稀⒏鷥⑵咸巡黨晌┟裰饕杖肜叢吹木彌С擰N瞥欽蚧氐閬钅拷ㄉ瑁喲笈┟窆ご匆檔牟椒ィХ槳偌圃黽優┟袷杖耄煬土艘慌醒酃狻⒂屑際酢⒒峋吶┟窆ざ游欏N聘納拼迦荽迕玻葑チ嘶∩枋┙ㄉ璧耐度耄縝值來酚不玫酵黃菩緣姆⒄梗┟窬幼√跫⒔煌ㄔ聳涮跫笪墓邸N平ㄉ杳覽魷绱澹憂懇脊芾恚┟裼槔值摹拔幕慍耙殉沙汀�
|
古州鎮八吉村位于榕江縣的南大門,與從江縣傳洞村接壤,是榕從的交界處,離榕江縣城13公里,清澈的都柳江和寬敞的321國道從寨中穿過。河岸邊有千年的古榕和綠蔭蔭的竹林,有遠近聞名的永福電站和近十里的電站水庫,河水清澈,河面寬敞,是一個有著無限旅游商機的民族村寨。
八吉村由八吉組,永福組,陡寨組和臘亮組四個自然寨組成,轄行政面積4平方公里,耕地面積662畝,全村共305戶,1360人,這里居住著侗族,苗族和漢族,住房都是獨具特色的吊腳樓木房,每個自然寨都環境優美,綠樹成蔭,古榕蒼翠,是一個世外桃源式的行政村寨。
|
1984年改社設鄉屬水族民族鄉,1992年屬古州鎮。 料里村座落在古州鎮西北角,距離縣城10公里,全村共有6個自然寨,8個村民小組,323戶,1451人,是一個以水、苗、侗、漢、瑤等多個民族雜居的行政村寨。雷榕公路和平永河都從寨中穿過,這里青山環繞,山水優美,人民勤勞樸實,大力發展種植、養殖多種經營,努力向小康建設發展。
|
六佰塘村隸屬于古州鎮,地處古州鎮北部,村委會駐地六佰塘。下轄六佰塘,六佰塘大寨,河邊寨,高哉4個自然寨。其范圍東至小堡村界,南至蔭塘村界,西至華優界,北至月寨村界。總戶數有479戶,總人口為2678人,民族主要有侗族,總面積為1040平方千米,農業以水稻為主,經濟來源以務工務農為主。郵政編碼為557200,電話區號為0855,聯系電話:15085243692。 |
月寨村隸屬于古州鎮,地處古州鎮北部。下轄月寨,岑算2個自然寨。其范圍東至小堡村界,南至六佰塘村界,西至華優村界,北至口寨村界。總戶數有367戶,總人口為1692人,民族主要有侗族,總面積為9平方千米,農業以水稻為主,經濟來源以務工務農為主。郵政編碼為557200,電話區號為0855,聯系電話:15186859769。 |
口寨村隸屬于古州鎮,地處古州鎮北部,下轄口寨1個自然寨。其范圍東至小堡村界,南至月寨村界,西至華優村界,北至忠誠鎮界。總戶數有589戶,總人口為2815人,民族主要有侗族,總面積為0.9平方千米,農業以水稻為主,經濟來源以務工務農,科技出口為主。郵政編碼為557200,電話區號為0855,聯系電話:15870206364。 |
小堡村隸屬于古州鎮,地處古州鎮東北部,村委會駐地小堡。下轄里邊堡,外邊堡,紅薯嘴,小娃坡4個自然寨。其范圍東至高岜村界,南至六佰塘村界,西至月寨村界,北至王嶺村界。總戶數有295戶,總人口為1415人,民族主要有漢族,總面積為3856平方千米,農業以水稻為主,經濟來源以務工務農為主。郵政編碼為557200,電話區號為0855,聯系電話:13985847636。 |
高埂村隸屬于古州鎮,地處古州鎮東南部,村委會駐地高埂大寨,下轄高英,高弄,高東,高埂大寨4個自然寨,東至高臺村界,南至從江縣苗谷村界,西至分懂村界,北至都什村界,總戶數391戶,總人口2255人,民族主要有苗族,侗族,漢族,總面積14.9平方千米,農業以水稻為主,山地有杉,松,喬木等。經濟來源以外出務工為主,電話區號:0855,郵政編碼:557200。 |
高臺村隸屬于古州鎮,地處古州鎮東南部,村委會駐地高臺大寨,下轄高臺大寨,高臺小寨2個自然寨,東至從江縣界,南至歸奶村界,西至高埂村界,北至八吉村界,總戶數187戶,總人口959人,民族主要有苗族,農業以水稻為主,山地有杉,松,喬木等。經濟來源以外出務工為主,電話區號:0855,郵政編碼:557200。 |
滾玉村隸屬于古州鎮,地處古州鎮東南部,村委會駐地滾玉大寨,下轄滾玉大寨,塘寨2個自然寨,東至從江縣界,南至高臺村界,西至八吉村界,北至烏花村界,總戶數286戶,總人口1519人,民族主要有苗族,農業以水稻為主,山地有杉,松,喬木等。經濟來源以外出務工為主,電話區號:0855,郵政編碼:55720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