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為城關鎮(今漁陽鎮)城區部分。2006年設立文昌街道。1982年成立城關鎮居民辦公室。1992年改建成薊縣境區街道辦事處。2004年更為現名,名稱沿用至今。文昌街道,隸屬天津市薊州區,區政府所在地。位于區境中部。轄31個社區。辦事處駐三府街社區文昌街28號!。 |
漁陽鎮,是天津市薊縣下轄的一個鄉鎮,2008年前稱作城關鎮,歷史悠久,有“薊縣第一鎮”之稱。該鎮有山有水有平原,資源豐富,環境優美,風光秀麗。經濟上,工業經濟迅猛發展,農業產業化建設過程中產業結構日臻完善,第三產業和個體私營經濟也處于不斷發展的階段中。天津市薊縣以其山清水秀、風景秀麗贏得了天津后花園之美譽。漁陽鎮(原城關鎮,2008年更名為漁陽鎮)又是薊縣第一鎮,有山、有水、有平原。全鎮總面積77……。 |
五百戶鎮(WubaihuZhen),位于河北省香河縣南端,距縣城9.9千米,南與天津市武清區毗鄰。面積61.46平方千米,耕地60000畝,人口3.74萬人(2002年)。轄43個行政村,鎮政府駐五百戶村。香五公路通達縣城;南與天津毗鄰,京杭運河、青龍灣河穿境而過;香武路、雙安路、香務路、倪李路等主要交通干線縱橫五百戶鎮,有著良好的交通優勢和區位優勢!∥灏賾翩傸h委、政府緊緊圍繞“全黨抓經濟、重點……。 |
下倉鎮系天津市薊縣中心鎮,地處薊縣最南端,距縣城30公里,距天天津市薊縣下倉鎮衛星地圖津90公里,距北京100公里,屬京、津、唐三角地帶,東與河北省玉田縣接壤,南與天津市寶坻區相鄰。該鎮轄67個行政村,12292戶,47252人,總面積71.5平方公里,土地資源豐富,地上三面環河,東環蘭泉河約5公里,南環薊運河約10公里,西環周河約5公里,地下水資源豐富,儲藏量約200億噸,具有很大的開發價值!。 |
因明末清初年間,一秀才考取舉人,為感謝家鄉父老,引用《詩經·小雅·小弁》抒懷,“維桑與梓,必恭敬之”,遂取名“桑梓”銘記故鄉,并沿用至今。轄區在清道光十一年(1831)后,分屬永慶屯里李添家莊鄉保,上安和里東保鄉保。民國時期屬四區,建桑梓鄉,馬莊子鄉、張仙莊鄉。1949年建國后,仍屬四區;1953年屬十一區,建桑梓、馬道、歸寧屯鄉;1956年撤區并鄉,合并為桑梓鄉。1958年公社化,屬尤古莊公社,……。 |
侯家營鎮位于薊縣西南35公里處,轄43個行政村,面積55.58平方公里。2005年末戶數達ro209戶,其中農業9(X只戶,非農業1205戶;人口38298人,其中農業362一4人,非農業2054人一949年新中國建立后,屬第四區。1953年屬侯家營、西橋頭、東施古、薄李莊4個鄉。1958年屬尤古莊公社,設侯家營、林莊戶2個管理區。1961年合并,改建侯家營公社。1983年改為侯家營鄉。2001……。 |
別山鎮,位于縣城東南15公里,因北靠別山而得名。清池遺址表明,這里是人類活動較早區域之一。1956年4月,文史專家在該鎮發現了大量的東漢時期的古墓群。其中,在該鎮二里店村就發現了30多座,地面上有封土堆,民間俗稱“臺子”。百姓傳說:二里店有七十二臺子,實際上就是72座漢墓!捌呤_子”為東漢豪強家族墓地。別山鎮位于薊縣縣城東南部,與河北省玉田縣接壤,鎮域面積51平方公里。36個行政村,7791……。 |
上倉鎮位于薊縣中南部,津圍公路、津薊鐵路貫穿全鏡,地理位置優越,交通便利,土質肥沃。全鎮有土地21000畝,22個行政村,21000人。農業方面糧食與經濟作物比例達到2:1。工業方面鎮村企業14家,其中鎮辦企業6家,從業人員3500人,以小城鎮建設為依托而發展起來的個體工商戶1000余家。九七年全鎮完成工農業總產值20400萬元,國民生產總值7000萬元,人均純收入3200元。-產業農業農業結構……。 |
天津市薊縣轄鎮。薊縣蘋果主要產地。1953年建馬伸橋鄉,1958年改公社,1983年復置鄉,1995年建鎮。位于縣境東部,距縣城16公里,面積30平方公里,人口2.3萬。邦喜公路橫貫東西。轄北辛莊、伯王莊、育英洼、大峪、北仇莊子、趙各莊、于各莊、肖辛莊、西葛岑、穆馬莊、陳家河、張莊、高橋、花園、興隆村、北關、馬伸橋大街、良尚村、上古莊、幸福村、牛各莊一村、富裕莊、峰莊、崔各寨、北徐官屯、牛各莊二村……。 |
出頭嶺鎮位天津市薊縣最東部,素有薊縣東大門之稱,毗鄰河北省遵化市,與世界文化遺產及旅游勝地——清東陵僅隔15公里,歷史悠久,物產豐富,民風純樸,鎮域面積58.6平方公里,轄36個行政村,人口3.6萬人,交通便利,邦喜公路橫貫東西,淋平公路和遵玉公路交相輝映,平坦整潔的村村油路通不僅成為該鎮的一大特色,更為該鎮經濟騰飛架起了快速橋梁!≡撴傋匀粭l件和生態環境優越,北接燕山山脈,南銜翠屏湖之源,依山傍……。 |
楊津莊鎮,隸屬于天津市薊州區,地處薊州區南部,東與河北省玉田縣接壤,南與下倉鎮相接,西與下窩頭鎮為鄰,北與上倉鎮毗鄰,距薊州城區20千米,區域總面積72.11平方千米。截至2019年末,楊津莊鎮戶籍人口為38162人。1953年,建楊津莊鄉;2001年,撤銷大堼上鄉、楊津莊鄉,合并設立楊津莊鎮。截至2020年6月,楊津莊鎮下轄52個行政村,鎮人民政府駐楊津莊村。……。 |
我鎮歷史文化悠久燦爛,早在盛唐時期,就在九華峰下修建了千像寺,歷代皇家均進行了修建、擴建,到清朝發展到鼎盛時期,并修建了皇家園林—靜寄山莊。歷史上曾建有72座寺廟和13座玲瓏寶塔,以東五臺山著稱佛界。官莊鎮人民具有光榮的革命傳統,抗日戰爭時期,在中國0的領導下,這里創建了盤山抗日根據地,產生了縣內最早的村級抗日民主政權—聯合村政權,誕生了著名的八路軍冀軍東分區十三團和盤山民兵班,打響了冀東-的第一……。 |
天津市薊縣邦均鎮,位于薊縣西部盤山南麓(北緯39°59′,東經117°15′),西距北京76公里,南距天津90公里,東距唐山104公里,東北距縣城13公里。京哈、寶平公路縱橫穿越,邦喜公路以此為起點,與津薊高速公路相鄰,京秦鐵路、大秦鐵路橫貫鎮北,交通四通八達,十分便利。邦均鎮歷史由來邦均鎮歷史悠久。“邦均”地名之由來,說法很多。其一,邦均原名“邦君”,意即邦國之君。據歷史文獻記載,周文王臨死時,……。 |
天津市薊縣西龍虎峪鎮位于于橋水庫東岸,西接五百戶鎮,北臨出頭嶺鎮,東距河北遵化35公里,南距河北玉田15公里。全鎮總面積45平方公里,總人口24705人,轄16個行政村。水庫東路、水庫南路、遵玉公路和大秦鐵路貫穿境內,交通十分便利。西龍虎峪鎮歷史文化底蘊深厚,三字經中的“竇燕山,有義方,教五子,名俱揚”典故便出自境內龍前村;西漢時期有名說客蒯徹在柳官莊村出家。鎮內擁有的釀酒葡萄基地和萬畝退耕還林基……。 |
下窩頭鎮,隸屬于天津市薊州區,地處薊州區南部,州河西岸,東至州河,與楊津莊鎮隔河相望,南至泃河與寶坻區隔河相望,西與侯家營鎮、東施古鎮相連,北與上倉鎮接壤,距薊州城區27千米,區域總面積45.12平方千米。截至2019年末,下窩頭鎮戶籍人口為29251人。1953年,建下窩頭鄉;2011年,為下窩頭鎮,白塔子鄉并入下窩頭鎮。截至2020年6月,下窩頭鎮下轄29個行政村,鎮人民政府駐下窩頭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