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港原名泊仔,創建于明朝1543年,原由姓林漁民在此義結金蘭,適逢正月十六夜,指天為父,稱印月公。指地為媽,稱程洋媽。由此,改泊仔為天港,故名。 |
因村口有一口大井而稱為大井村(包含今玉井、大井社區),土改期間區劃調整后,因玉井村俗稱大井上村、大宮村,以玉井為名,故名。 |
明初村名溪頭仔,后因人口增多,改名大場鄉,故名。 |
因賴姓族人聚居地,故名。 |
因當時村內有一口井(在原雙宮前巷拐彎處),井大且水源充沛,為村民共飲,故名。 |
相傳宋末元初建村,許、盧、柯、林諸姓先到此捕魚,放養牡蠣,務農為生,取漁農兩豐收之意,故名兩豐。 |
五代后漢年間,福建莆田人遷此建蓮塘村,后擴大分成18個小聚落,相傳分布形似蓮花;又因村中心有漁船避風塘,故名蓮塘。1997年7月蓮塘居委分拆為5個居委,以“榮華風光美”為意,分別命名為蓮榮、蓮華、蓮風、蓮光、蓮美居委,故名。 |
1952年澄海縣城關區70多戶工人遷此拓荒務農,成為新型農民,故名“新農”,因“隆”與“農”諧音,故改名新隆。 |
相傳清光緒二十四年(1898)澄海勝龍村劉堵雇請饒平、揭陽、潮安、潮陽、澄海5縣農民遷此拓荒墾殖,初名植農公所,因“隆”與“農”諧音,后改稱“勝農”,故名。 |
由蓮塘分拆為5個社區,以“榮華風光美”為意,分別命名為蓮榮、蓮華、蓮風、蓮光、蓮美居委,故名。 |
因五代后漢年間,福建莆田人遷此建蓮塘村,后擴大分成18個小聚落,相傳分布形似蓮花;又因村中心有漁船避風塘,故名蓮塘。1997年10月蓮塘居委分拆為5個居委,以“榮華風光美”為意,分別命名為蓮榮、蓮華、蓮風、蓮光、蓮美居委,故名。 |
五代后漢年間,福建莆田人遷此建村,后擴大分成18個小聚落,相傳分布形似蓮花;又因村中心有漁船避風塘,故名蓮塘。1997年10月蓮塘居委分拆為5個居委,以“榮華風光美”為意,分別命名為蓮榮、蓮華、蓮風、蓮光、蓮美居委,故名。 |
五代后漢年間,福建莆田人遷此建蓮塘村,后擴大分成18個小聚落,相傳分布形似蓮花;又因村中心有漁船避風塘,故名蓮塘。1997年10月蓮塘居委分拆為5個居委,以“榮華風光美”為意,分別命名為蓮榮、蓮華、蓮風、蓮光、蓮美居委,故名。 |
取“因禍得福”之意,故名。 |
相傳,宋時海陽縣(今潮安縣)凅溪村陳、阮2姓遷此搭寮建村。故名新寮,因“遼”與“寮”諧音,后改今名。 |
因取漁農雙豐收之意,故名雙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