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峰鎮系黎川縣城所在地,為全縣政治、經濟、文化中心。地處黎川河畔,境內有高速公路、豐杉線,黎泰公路傳境而過,東接潭溪、荷源鄉,南鄰社蘋鄉、德勝關鎮,西靠龍安鎮、中田鄉,北與南城縣接壤,鎮域總面積197平方公里,有耕地面積27935畝,山地9.23萬畝,水面3萬余畝,轄16個行政村,11個居委會,160各村小組,200個居民小組,自然村158個,總戶數1.86萬余戶,人口8.3萬余人,轄區內有縣屬單……。 |
洵口鎮為江西省黎川縣東北部重鎮,距縣城21公里,素有黎川“東大門”之稱。洵口鎮具有光榮的革命傳統,第二次國內革命戰爭時期,著名的“洵口戰役”在這打響,黎川縣第一個黨支部-----皮源黨支部1929年成立于洵口鎮皮邊村,距今已有1500多年歷史的省文物保護單位“壽昌寺”也坐落于洵口鎮下寨村。全鎮國土面積118.6平方公里,轄6個行政村、76個村小組和1個居委會,總人口1.4萬人,其中城鎮居民745人……。 |
德勝鎮地處武夷山北麓閩贛交界處,黎(川)泰(寧)公路縱貫全鎮南北,鎮政府所在地距縣城20公里。鎮域面積158平公里,耕地面積1.47萬畝,林地面積20萬畝,轄5個行政村,1個居委會,總人口2萬余,是黎川縣第二大鎮! 〉聞冁偩硟蕊L景優美,氣候宜人,物產富饒;礦產以瓷土、稀土、石英、鉭、鈮、鉛、鋁、金等為最,投資礦產資源利用大有作為;有大小河流12條,總長80公里,全年徑流量1.976億立方米,梯形……。 |
新中國建立后,龍安設區,轄龍安、井戈、華光、下村和流坊5個鄉,1958 年建立人民公社(當時稱建設公社),隨后撤區,1968年擴社并隊(生產隊、生產大隊),中田公社,紅岑(東堡)墾殖場并入龍安。1972年中田公社劃出另成建制,1980年東堡劃出成立公社,1982年公社改稱鄉政府,2001年東堡鄉并入龍安鄉,建立龍安鎮。龍安鎮地處省道豐(南豐)杉(杉關)線38公里處,距縣城15公里,東靠日峰鎮新榮村……。 |
中田鄉位于黎川縣西北部,洪門水庫上游,與南豐、南城縣交界,地域面積136.26平方公里,轄中田、河東、營前、公村、竹際、潢源、會源七個行政村和鐘賢居委會,63個自然村,97個村小組,人口1.46萬。全鄉耕地面積2.3萬畝,山地20.5萬畝,水域面積1.5萬畝。農業方面在穩定糧食生產的基礎上,種植南豐蜜桔1.2萬畝,年產柑桔5000萬斤,產值達7000萬元;水面養鴨200萬羽,產鮮蛋3000萬枚,產……。 |
熊村鎮位于黎川縣東南部,贛閩交界處,與福建省邵武市的金坑、桂林鄉及光澤縣里坊鄉接壤,熊村鎮總面積132平方千米,地勢東北高,西南低,中間平坦,版面呈“V”字形狀。屬于中亞熱帶濕潤氣候區,雨量充沛,氣候溫和,四季分明。主要植物資源有毛竹、松木、杉木等,豐富的木竹資源。水資源也十分豐富,熊村鎮境內主干河流全長12公里,其他大小溪流縱橫密布。鎮政府駐地距黎川縣城18公里,轄12個行政村,118個村民小組……。 |
宏村鎮位于黎川縣東南部23公里處,東連德勝鎮、南接樟溪鄉、西鄰西城鄉、北靠龍安鎮、社蘋鄉,屬丘陵山區地帶,東南高西北低中部平坦地勢。地質結構主要為松散巖類、碎屑巖類;巖體主要為中粗粒黑云母花崗巖和變粒巖。境內屬中亞熱帶濕潤氣候區,氣候溫和,雨量充沛,四季分明。水系發達,孔源河、樟村河穿境而過,交匯于境內后流入龍安河,年流量17000余萬立方。珍稀樹種有銀杏、羅漢松、紅豆杉、檀樹數十種,高等植物20……。 |
樟溪鄉素有“千村萬村不如樟宏兩村”之美譽,地處武夷山脈中段,黎川縣西南部,東交德勝鎮,南接福建省建寧縣黃坊鄉,西鄰本縣西城鄉,北通本縣宏村鎮。鄉政府位于店上村,距縣城32公里,轄1個社區,4個村委會,有48個村民小組,總人口8100余人,其中非農業人口700余人?偯娣e108平方公里,林地面積11萬余畝,耕地面積11000余畝。境內東、西、南三面高山環繞,群山起伏,最高點為武夷山脈的會仙峰,海拔1……。 |
社蘋鄉位于黎川縣正南部,距縣城17公里,與德勝鎮,宏村鎮,龍安鎮,日峰鎮接壤,鄉政府駐地社蘋村。社蘋鄉下轄4個行政村(社蘋村、團星村、宏源村、前進村),1個瓷興社區,65個村小組,總人口9400余人。全鄉區域面積100平方公里,耕地面積17552畝,山地面積57550畝。全鄉有初級中學1所,九年一貫制教育,鄉衛生院1所,村級衛生計生服務室3所。社蘋鄉有著40多年陶瓷生產歷史,因盛產陶瓷而名聲鵲起,……。 |
一、政區概況西城鄉地處黎川縣西南方向,東鄰樟溪鄉,南接福建省建寧縣黃坊鄉,西與南豐縣太和鎮接壤,北靠宏村鎮,毗鄰武夷山風景名勝區。距黎川縣城41千米。西城鄉下轄新橋、河樟、樟源、豐南、五通、蘆坑、梅源、余坑等8個村委會和1個社區居委會,下設92個村民小組。轄區總人口10536人,其中城鎮常住人口1638人,城鎮化率15.84%。另有流動人口3418人,均屬漢族?側丝谥,男性5816人,占55.2……。 |
華山綜合墾殖場始建于1957年冬,1958年冬與茶亭公社實行“場社合一”兩塊牌子、一套人馬體制。1961年場社分開,1966年再合,1970年7月再分開至今。1993年3月成立江西華山企業集團(公司)與墾殖場實行兩塊牌子、一套人員體制,2014年8月經省政府、省民政廳批準正式掛牌成立華山鎮。總場(鎮政府)駐地距縣城18公里,工業辦、社保辦駐縣城辦公,東華山水景區駐洲湖村,總場現有機關工作人員50人……。 |
湖坊鄉位于江西省黎川縣東南面,距縣城20公里,東與福建省光澤縣李坊交界,南接熊村鎮,西靠荷源鄉,北鄰洵口鎮,總面積83平方公里,林地10萬畝,耕地1.68萬畝。轄1個居委會、7個村委會,76個村小組,其中有1個少數民族(畬族)村小組,共有 3276戶、 10653 人。湖坊歷史悠久,古文化源遠流長,座落于石陂村的“妙法寺”始建于唐貞觀盛期,寺內古色生輝,游客眾多,香火鼎盛。湖坊還是革命老區,有著光……。 |
荷源鄉位于黎川縣境北郊,北、西均與南城縣龍湖鎮呈縣界相交,南連潭溪鄉,東鄰華山鎮及洵口鎮、西南部與日峰鎮裘坊接壤。省級主干線——豐杉線、黎南線穿境而過。鄉政府駐地荷源村,距縣城12公里。全鄉轄5個行政村1個居委會(2008年縣民政局批復成立荷源居委會,又于2012年成立居委會(荷苑)黨支部),有58個村民小組,64個自然村。全鄉共3234戶,9393人,其中農業戶數2929戶,9043人,非農戶業……。 |
潭溪鄉位于東經116°55′51~117°2′14,北緯27°13′47~27°19′34,地處黎川縣城郊,距縣城-里。東接熊村鎮,南鄰德勝鎮,西近日峰鎮栗塘片,北與湖坊鄉相接。全鄉地勢東北部丘陵起伏,西南部平原廣闊,最高點西華山,海拔374.6米;最低點文青盛家,海拔110米;全鄉平均海拔267米。潭溪歷史文化悠久,北宋時期著名理學家李靚著述于河塘風月亭;著名的“團村戰役”揭開了第五次反圍剿序幕……。 |
“花香竹!钡暮翊遴l,位于黎川縣城東北,距縣城28公里,總面積64平方公里,下轄4個行政村52個村小組,1個居委會,總人口8190人。近年來,厚村鄉堅持把改善民生作為根本出發點和落腳點,抓黨建強作風固基礎促脫貧,抓項目興產業惠民生促發展,不斷加快了推進建設“和諧秀美新厚村”的步伐!敬迦荽迕裁馈渴舜笠詠恚翊遴l積極開展環境綜合整治,完善配套基礎設施,把秀美鄉村建設和農村文化振興深度融合,以外墻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