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1968年前屬韋集區,1969年1月,撤區并社,成立向陽人民公社。 1970年搬到大楊莊辦公。 1980年,區級建制恢復,屬韋集區所轄。 1984年4月,向陽人民公社改為向陽鄉,隸屬關系不變。 1992年2月,由原韋集區的向陽鄉、金圩鄉、官莊鄉及黃灣區晏路鄉的武圩村合并設立向陽鄉。 2021年,撤銷向陽鄉,設立向陽鎮。 |
清朝末年至1948年,虹靈溝以東部分屬江蘇省睢寧縣板橋鄉。 1950年7月,設大廟鄉,吏屬高樓區。 1955年2月,撤銷大廟鄉。 1958年,撤區劃社,設大廟人民公社。 1984年4月,人民公社建制撤銷改為大廟鄉,隸屬高樓區。 1992年2月,行政區劃調整,由原來馮廟區的卓場鄉、高樓區的大廟鄉、沙灘鄉(不含趙梅、韓墩兩村)合并建立大廟鄉。 2021年11月撤銷大廟鄉,設立大廟鎮。 |
1949年,朱集鄉劃入游集區。 1950年7月,朱集鄉隸屬漁溝區。 1957年11月,朱集鄉與馬莊鄉合并稱朱集鄉。 1958年9月,撤區建社,成立朱集人民公社,屬游集區所轄。 1969年1月,撤區并社,恢復朱集人民公社。 1984年重設朱集鄉,隸屬于游集區。 1992年2月,撤區并鄉,由游集區的劉寨鄉、朱集鄉、潼山鄉合并設立朱集鄉。 |
1944年屬下街區,1945年改名為大路鄉。 1949年10月至1955年11月,大路鄉屬于高樓區。 1955年12月撤大路鄉,劃入下街鄉。 1958年9月,撤區設立大路人民公社。 1960年3月,撤銷大路人民公社,其轄區分別并入漁溝、澮溝、高樓公社。 1961年1月,設區劃社,恢復大路人民公社。 1969年1月,撤區并社,并入高樓人民公社。 1979年12月,大路人民公社隸屬澮溝區。 1984年4月改為大路鄉。 1992年撤區將大路鄉、陳場鄉、申場鄉(不含劉馬、申場兩村)和沙灘鄉的趙梅、韓墩兩村合并設立大路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