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州街道辦事處于2010年7月成立, 2013年組建安州街道工委,為縣委、縣政府派出機構,正科級單位。下轄安州、北安、藥王廟、振興、苔山5個社區,轄區面積7.8平方公里、居民21926戶、62215口人。其中,在籍人口15426戶,38815口人,暫住人口6500戶,23400口人。共有黨員512名,下設5個社區黨支部和1個機關黨支部。幾年來,縣委、縣政府高度重視社區建設,堅持把“四有一創活動”作為“發展社區經濟、繁榮社區文化、提升社區服務、維護社區穩定、促進社區和諧”的有效載體,黨政領導多次到社區現場辦公,推動“四有一創”活動落實。
為適應社會發展新形勢、城市管理新要求、居民需求新變化,進一步提升社區建設水平,安州街道以培育“一社區一特色一品牌”為目標,按照“特色鮮明、成效顯著、居民滿意”的要求,整合社會資源,開展社區品牌建設,使社區服務體現居民需求、展現社區特色。
一、安州社區基本情況
安州社區位于隆化縣東環城大街陽光四季城,社區辦公、活動場所620平米。轄區總面積4.25平方公里,東至迎賓路下甸子,西至安州街鴻兆商城,南至興洲路縣政府,北至旱河。社區總戶數4226戶,總人口10197人,轄39個居民組。單位家屬院27個,家屬樓43棟,物業管理小區7個,學校1所,幼兒園5所,金融網點6個,商貿網點457個。社區黨支部共有黨員129名,其中女黨員58名、建國前黨員3名、離退休黨員6名、老弱病殘黨員7名、下崗失業黨員22名,在職黨員6名。轄區內享受低保438戶、825人;“三無”人員4名;困境兒童13名;殘疾人125名;精神病患者12名;社區矯正人員4名;-人員4名;重點不穩定人員37名。
近年來社區依托縣城醫療服務機構,倡導健康生活方式、提高居民健康意識為重點,著力打造衛生保健型社區。
一是開設健康教育課堂。社區充分利用現有硬件宣傳條件,根據季節和重要活動,及時更換社區宣傳櫥窗、宣傳板報等內容,在各居民樓道張貼內容豐富的健康宣傳小展板,廣泛開展日常性的健康宣傳工作。并依靠轄區共建單位,以居民“衣食住行”為重點,根據社區居民不同需求,定期舉辦法律、計生、衛生保健、健康預防、飲食用藥安全、家電使用安全等專題知識講座,免費發放健康、計生、法律、文明等宣傳小冊子,大力普及科學知識,提高居民健康意識,帶動轄區居民健康意識的提高。
二是開展“健康進小區、服務進家庭”活動。以“服務社區居民”為中心,邀請衛生機構和有關專家定期分批進入社區開展義診、接受健康、心理、法律維權等方面的咨詢,把科學生活、健康保健、防病治病的知識傳授給基層群眾。同時,定期開展老年人、兒童和特困居民的疾病防治工作、精神心理疾病人群的排查,健全社區老人健康檔案。
三是加強重點人群心理援助。針對兩勞釋放人員和青少年上學就業壓力的突出問題,組織社區退休教師黨員及心理咨詢工作者,對其進行心理輔導;針對不同人群心理需求,組織開展健康咨詢、就醫指導、心理援助,不斷豐富健康教育形式。
每月10號為廣大居民免費檢查身體,目前共開展義診活動三次,為1000多名社區居民免費測血糖、血壓、B超、心電圖和內外科檢查,發放科普知識。讀本1000多份,健康宣傳頁1000多份。開展了健康教育大講堂活動2次,為60名70歲以上老人建立健康檔案。 |
韓麻營鎮位于隆化縣東南部,處于承圍、承隆公路和承赤鐵路三條交通干線交匯處,南距承德市區50公里,距北京270公里。全鎮總面積216平方公里,轄21個行政村,2.3萬人口。鎮內礦產資源豐富,已探明儲量的礦產資源有14種,其中鐵礦12億噸,紫砂土1億噸,膨潤土1億噸。
近年來,該鎮堅持以科學發展觀為統領,始終堅持以“守底線、快轉型、促協同、奔小康”為主基調,圍繞“新型工業重鎮、特色農業強鎮、環境優美城鎮”的發展目標,通過采取抓整合扶持骨干企業、抓聚集構筑園區經濟、抓開發形成多點支撐和抓生態建設綠色礦業的強力舉措,全面推進工業科技化、農業園區化和城鎮現代化進程,促進了鎮域經濟健康平穩和諧發展。下步工作中,該鎮將牢固樹立工業大鎮要有大作為、經濟強鎮實現收入強保障的思想,主動適應新常態,積極搶抓新機遇,努力實現鎮域經濟的穩定發展。 |
中關鎮位于隆化縣東南部,全鎮面積84平方公里,分東西兩川,轄10個行政村,1.1萬口人,耕地15540畝。距承德市區和隆化縣城均30公里,雙峰寺水庫及飛機場不足10公里。茅溝河、鸚武河、興隆河、交匯于此,自有“位匯三水,地控五川”之美名。
大清康熙、乾隆、嘉慶三帝舉行木蘭秋狝駐蹕于此,君吟臣和,金聲玉振縈繞無限……龍鳳洞、云光洞、喇嘛洞、冰柱子洞等十余處自然風光神奇曼妙嘆為觀止。依托皇家人文歷史資源恢復的中關行宮景區,依托豐富的林果資源和優美奇異的自然風光規劃出了集皇家游、農業觀光休閑游和自然生態奇洞險峰探險游為一體的文化旅游發展遠景。
鎮內有釩鈦鐵、磷、鉛鋅銀等金屬礦產資源,還有礦泉水、膨潤土、安山巖等非金屬資源。其中:磷鐵資源儲量達1億噸以上,膨潤土儲量初測可達2億噸以上。天然磁化含鍶低鈉型礦泉水源出康熙年間所建中關行宮內的御井,對高血壓、高膽固醇、結石等有一定保健功能。
中關鎮把“招商上項目”作為推進經濟社會平穩較快發展的堅定選擇,電力保障充足,通訊暢通。建成了以“物流礦業、璽德利礦業、東佳礦業、物豐磷業”等為代表的采選業,喜上喜水泥制品生產研發不斷壯大,龍泉溪礦泉水、沃田有機肥、永宏活性炭、皓業光伏發電等為代表的一批優質企業穩步發展。
歷屆中關鎮黨委、政府認真貫徹黨和國家以及省、市的各項有關方針政策和部署,選擇又好又快發展之路,秉持開拓進取的品格,踐行奮發有為的作風,巧繪藍圖興百業,心系民眾惠蒼生,開創了健康發展、和諧發展和可持續發展的多贏局面。 |
七家鎮地處隆化縣東部,毗鄰赤峰市和承德市,距縣城53公里,距市區75公里,承赤公路和承赤高速貫穿全鎮,交通及區位優勢十分明顯。七家鎮國土面積148平方公里,耕地面積1.8萬畝,森林覆蓋率73.2%。
七家鎮地熱資源十分豐富,溫泉水最高水溫達97℃,富含鋰、鍶、鋅、氟、偏硅酸等微量元素,對皮膚病、風濕病、骨痛病有顯著療效。
近年來,七家鎮依托得天獨厚的地理優勢和自然景觀、溫泉地熱等資源優勢,深入實施“生態保護立鎮、特色產業興鎮、文化旅游強鎮”主體戰略,圍繞“核心區休閑旅游、山地林果、平川設施觀光農業、溝谷農家游”的產業布局,著力打造“熱河皇家溫泉旅游新區”。 |
湯頭溝鎮政府位于隆化縣城北15公里處,東與荒地鄉接壤,南與隆化鎮毗鄰,西與廟子溝鄉、尹家營鄉搭界,北與張三營鎮和偏坡營鄉相連。轄31個行政村,總人口2.8萬人。全鎮總面積260平方公里,耕地面積44954畝,其中水稻面積2萬畝,蔬菜面積2萬畝。
境內礦產資源豐富,主要有:鐵,鉬,坲石,玄武巖,螢石等,這些礦產資源分布相對集中易于開采,開發前景廣闊。交通方便,沙通鐵路(鎮內有三個火車站)、承圍公路,半通公路穿鎮而過,承張高速公路連接線入口在我鎮內,鎮內有工業用途35kv變電站兩個,灤河最大支流伊遜河流經17個行政村,地理位置優越,交通便利,資源豐富,為經濟社會的發展奠定了良好基礎。
近年來,湯頭溝鎮黨委、政府在縣委、縣政府的正確領導下,立足本鎮實際,確立了“抓項目、調結構、強基礎、惠民生、保穩定”的工作目標,農業以“蔬菜、水稻、養牛、林果”為主導產業,工業以“礦山采選、新型環保建筑建材、汽車銷售與維修”三大板塊為支柱產業,大力發展休閑旅游業,建立集采摘、垂釣、吃農家飯于一體的特色旅游產業。結合鎮域發展實際,培育壯大主導產業,著力做好“一路、一河、一川、一溝”經濟區域發展布局。不斷加快農業產業化、工業規模化、居住城鎮化進程,推進湯頭溝實現科學發展、和諧發展、跨越發展。 |
張三營鎮踞隆化縣城30公里,依蓮花山,傍伊遜水,北連木蘭圍場,承圍旅游公路穿鎮而出,交通十分便利,轄19個行政村和1個居委會,2.5萬人,全鎮總面積143平方公里,其中耕地面積5.1萬畝。
這里曾是清代皇家夏季行圍打獵的主要行宮駐地,是京畿東北的門戶重鎮,有著久遠的歷史文化積淀,自古商賈云集,是承德北部最主要的商品集散地。該鎮是全國水稻旱育稀植技術示范推廣基地,建有省級農業生態科技觀光園區,著名的“一百家子撥御面”享譽中外,鎮區基礎設施齊全完善,被列為全省50個小城鎮重點建設鎮之一。作為農業大鎮,該鎮擁有華北最大的大牲畜交易市場,養牛產業基礎雄厚、后勁十足,大牲畜集中飼養量居承德地區首要位置;集科技示范、觀光采摘和經濟效益于一體的設施農業在承圍公路一線蓬勃發展;西川山區山清水秀,景色怡人,在大力發展林果產業的同時,豐富的旅游資源也正被開發,峻秀的蓮花山更是養老養生、休閑旅游的好去處。 |
唐三營鎮地處歷史文化名城承德市至清代皇家獵苑——“木蘭圍場”這一黃金旅游線路的中間地段,北鄰圍場縣境,南接張三營鎮,是隆化縣北部重鎮。這里距隆化縣城45公里,距圍場縣城40公里,距承德市100公里,距北京市320公里,京通鐵路和省道——承圍旅游公路貫穿全鎮南北,有標準的客貨站臺,交通便利。
唐三營鎮全鎮總面積278平方公里,其中耕地4萬畝;下轄22個行政村,總人口2.86萬人。唐三營鎮不僅風景秀麗,地理位置優勢明顯,而且礦產和歷史人文資源豐富。礦產資源方面,玄武巖、花崗巖等礦產資源儲量較大,地下礦泉水儲量較為豐富,目前已發現水源點三處,水中富含鋰、鍶等自然界稀缺元素,均為罕有優質水源。石片村水源地已開發生產,榆樹莊村、羊圈子村礦泉水項目正在積極謀劃之中,人文資源方面,以敕建于清代的知名寺廟萬壽寺為代表,年接待游客上萬人次。
近年來,唐三營鎮黨委、政府在縣委、縣政府的領導下,立足本地優勢,搶抓發展機遇,轉變理念抓調整,合力攻堅上項目,在富民產業發展和鎮域綜合實力提升方面取得了很大的成績。 |
藍旗鎮位于隆化縣西部,總面積269平方公里,耕地3.3萬畝。轄18個行政村,總人口20647人。
藍旗鎮區位優勢明顯,交通便捷,基礎設施較為完善,水質優良,礦產品種類多、儲量大,發展前景廣闊。近年來,在縣委、縣政府的大力支持下,幾屆鎮黨委、政府持續用力,坐落于藍旗鎮的隆化(省級)經濟開發區高新技術產業園,已成為鎮域乃至縣域經濟發展的有效支撐;順鵬萬畝大榛子科技園,使藍旗成為了國內大榛子主產區;中草藥、設施水果、農業莊園、特色養殖拓寬了農民增收渠道,隨著扶貧攻堅的扎實推進,藍旗必將取得跨越發展。
鄉鎮企業有運輸、建材、食品加工、飲食服務等業。農業主產玉米、水稻、谷子、豆類。古跡金代石佛口摩崖造像,為省級文物保護單位。 |
步古溝鎮位于隆化縣的西北部,鎮政府所在地距縣城60公里,東與山灣鄉接壤,南與白虎溝鄉毗鄰,西與堿房鄉和圍場縣石桌子鄉搭界,北與西阿超鄉相連,是白虎溝、步古溝、西阿超、堿房三鄉一鎮的中心。全鎮總面積274平方公里,全鎮轄14個行政村,149個居民組,5270戶,17231口人,耕地總面積37077畝.
全鎮氣候條件屬中溫帶半濕潤、半干旱氣候,年降雨量466毫米左右,年積溫2706度,日平均氣溫5.5度,無霜期110——130天,適合農作物和經濟作物生長。全鎮平均海拔高度820米以上,境內山巒起伏,地貌復雜。
經濟結構類型以農業為主,全鎮經濟收入主要有糧食、外出務工、畜牧業。
農業主產玉米、水稻、豆類、谷子,養殖牛、羊、豬。建于清代的于木蘭作詩碑、協義昭靈神祠為省級文物保護單位。 |
郭家屯鎮位于隆化縣西北部,面積713平方公里,是河北省也是京津冀國土面積第一大鎮,2014年被列為國家重點鎮。全鎮轄21個行政村,人口2.3萬。耕地面積6.3萬畝,公路沿線2萬畝。鎮政府所在地距隆化82公里,境內111國道、257省道、縣道御關線橫貫縱穿,是隆化、豐寧、圍場三縣交匯之地,素有“三川匯聚、六路通衢”之譽。
郭家屯鎮物華天寶,資源富集。黃花頂省級森林公園、牛毛環林區風光峻秀,且黃花頂是全縣第二高峰,海拔1806米,有近千畝原始次生林,窟窿山、一線天、獅子山等景觀均有較大的旅游開發前景;水資源獨具,大小灤河交匯于此,貫穿全鎮62公里,正常流量20立方米/秒;礦泉水資源豐富,鎮內盆窯、半壁山、漠河溝等9個村泉水經化驗調查,富含鍶、偏硅酸等對人體有益成分,水質達到礦泉水標準,且無任何污染,極具開發價值;礦產資源豐富,主要有鉛鋅、珍珠巖、螢石、鉬、金、銀、銅等。
郭家屯鎮溫泉資源獨具稟賦,休閑旅游發展前景廣闊。現南北溫泉礦權為政府所有,相關手續均很齊全,且開發環境及生態環境極好,目前兩溫泉基本保持原生態亟待開發。從溫泉水質、周邊景觀看確實是京津冀周邊最具養生、保健、休閑旅游開發前景之地。南溫泉地處灤河南岸,水溫常年在50℃以上;北溫泉距111國道8公里,水溫常年保持在87℃。
郭家屯鎮發展潛力巨大,遠景美好。現鎮內基礎設施較為完善,有110千伏變電站一座,35千伏變電站三座,天然氣管道途經我鎮,電信、移動、聯通、有線電視等通訊網絡覆蓋全鎮。京錫高速“十三五”即將實施,屆時北京到郭家屯僅2小時車程,到圍場壩上3小時左右,將為郭家屯快速發展再添新翼,也為有識之士提供了巨大商機。 |
茅荊壩鄉位于隆化縣東北部,距承德市區70公里,距隆化縣城60公里,全鄉總面積305平方公里,耕地面積14359畝,轄12個行政村,總人口10716人。
這里五縣通衢。北與內蒙古喀喇沁旗接壤、東與內蒙古寧城毗鄰、南與承德縣相連、西與圍場縣相接,一鄉連五縣,是承赤交界地區的重要節點城鎮。同時,境內承赤、承圍高速貫穿全鄉,隨著承德機場的正式通航和京沈高鐵的全面開工,各地往來茅荊壩的時間均將大幅縮短,區位優勢將愈加明顯。
這里風清夏爽。茅荊壩的生態環境在中國北方地區可謂優勢突出,全鄉林地面積21.8萬畝,森林覆蓋率高達87%;水資源豐富,境內有東茅溝河、西茅溝河等水體資源,武烈河發源于此;空氣質量好,PM2.5低于市縣平均水平,負氧離子濃度達到20000,全省最優;夏季平均氣溫低于市區3度以上,涼爽宜人。
這里資源豐富。擁有獨特的溫泉資源,熱地面積超200畝,溫泉水溫最高達到97℃;擁有多樣的旅游資源,茅荊壩森林公園、敖包山、黑熊谷、壩梁十八盤、旗桿溝等景區各具特色;擁有豐富的植物種類,共141科479屬1091種,其中國家級野生珍稀瀕危、重點保護植物20種,省級保護植物14種;擁有俊秀的山地資源,最高海拔1852米,形成豐富的葉脈結構,群山林木茂盛、秀麗宜人。
這里政通人和。當前的茅荊壩政治環境優良,鄉領導班子和廣大干部群眾精誠團結,上下同心,加快發展的熱情高漲,干事創業的氛圍濃厚,為市場主體服務的意識很強。 |
隆化鎮地處東經117°43′,北緯41°18′,海拔560米,四周環山,地帶南北狹長。東鄰韓麻營鎮,西鄰藍旗鎮,北鄰湯頭溝鎮,南與灤平縣接壤。全年無霜期136天,平均氣溫7.4℃,年降雨量400-500mm,屬北溫帶大陸性氣候。總面積290平方公里,其中:耕地25472畝,林地30.45萬畝,退耕還林1萬畝。
隆化鎮位于全縣東、西、北三川交匯處,具有得天獨厚的區位優勢和資源優勢,基礎設施完善,電力、交通、通訊、文化、教育、衛生等各項事業發達,行政村固定電話通村率96.4%,移動信號覆蓋率、有線電視普及率均達到100%。伊遜河、伊瑪吐河匯流本鎮,上游有廟宮水庫1座。沿河兩岸,地勢平坦,土壤肥沃,適宜水稻、玉米、蔬菜、大豆等農作物生長。山場廣闊,草木繁茂,適宜發展林業及牛、鹿、兔等特色養殖業。自然資源豐富,目前已探明的主要有鐵、鉛、鋅、金、銀等金屬礦藏及沸石、石灰石、膨潤土、珍珠巖、煤等非金屬礦藏共20余種,含量豐富,具有可觀的開發價值。交通便利,有京通、承隆兩條鐵罰形А⒙≌擰⒙》鎩⒙」南吖飯崠┤潁懦懈咚俟芬慘壓懲ǔ怠�
隆化鎮是全國著名戰斗英雄董存瑞犧牲的地方,西北建有董存瑞烈士陵園。
近年來,隆化鎮黨委、政府立足基本鎮情,緊緊圍繞“財政增長、農民增收”兩大目標,著力實施“工業立鎮、農業強鎮、商貿興鎮”三大戰略,推動經濟社會不斷實現新突破。 |
荒地鄉位于隆化縣東北部,距縣城40公里處。全鄉總面積288平方公里,轄17個行政村,1.8萬口人。東部與茅荊壩鄉、七家鎮相鄰,南與承德縣、章吉營鄉相連,西與湯頭溝鎮相倚,北與偏坡營鄉、圍場縣相靠。鸚鵡河流經境內。
境內山系屬燕山山脈支脈,海拔在1000一1200米左右,主峰平頂山海拔1732米,是隆化縣境內第二高峰。位于境內的二道灣水庫,是鸚鵡河上游一座中型水庫,交通便利,偏僻幽靜,水質一流,水深20米。這里是承德避暑山莊補水的主要水源地,水庫中魚種主要以鯉魚、草魚、鯽魚、鰱魚為主。
勤勞、質樸的荒地人民,為縣域、鄉域的發展揮灑下了辛勤的汗水。在新的歷史征程上,廣大人民將繼續奮發圖強,為美麗幸福荒地、和諧美滿家庭不懈奮斗。 |
章吉營鄉位于隆化縣東部,距縣城26公里,連接承赤東線和承圍旅游路的韓七公路貫穿全境,東鄰承德縣,西接韓麻營鎮,南臨中關鎮,北與荒地鄉接壤。全鄉總面積159平方公里,耕地2.5萬畝,轄13個行政村,總人口17677人。林地面積14.5萬畝,森林覆蓋率60.8%。空氣質量好于二級以上天數,年均達300天以上。
1956年置章吉營鄉,1958年并入荒地公社,1961年置章吉營公社,1984年復置鄉。 農業主產玉米、水稻、豆類、谷子,養殖牛、羊,盛產蘑菇、苦杏仁、黃苓、柴胡。 |
偏坡營鄉位于隆化縣東北部,距隆化縣城30公里。東、東南與荒地鄉相鄰,南、西南與湯頭溝鎮接壤,西、西北、北、東北與張三營鎮相連。境內屬中低山地型地貌,政府駐地海拔705米。
偏坡營鄉域總面積173平方公里,耕地面積17573畝,轄14個行政村,12825口人,總人口中,以滿族為主。
偏坡營鄉圍繞縣“一主兩輔”產業架構,根據鄉情實際,全面實施農業產業化升級調整,著力發展養牛業和設施蔬菜、陸地菜種植業、樹莓種植業及特色農家游等產業。農業方面,全鄉蔬菜種植面積1.6萬畝(含復種面積),林果種植面積5000畝,牛存欄1.5萬頭,生豬存欄2000頭。產業園區方面,注冊農業合作社64個,村“兩委”創建26個,5個龍頭企業,10個重點產業園區。農業產業化初具規模,產業園區致富帶動作用顯著,一直位居全縣排名前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