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87年8月,設立分界社區居民委員會,并沿用至今。 |
約于清道光四年(公元1824年)落戶建村,隸屬羅定州二都順仁鄉;清宣統二年至民國20年(1910~1931年)隸屬羅定縣第三區水擺團新安堡;民國21至民國30年(1932~1941年)隸屬羅定縣第三區水擺鄉;民國31至羅定解放初(1942~1950年)隸屬羅定縣第三區羅鏡鄉。 1950年5月隸屬羅定縣第一區水擺鄉。 1956年從水擺鄉分出劃歸分界鄉管轄。 1958年2~8月隸屬分界鄉分界合作社;1958年9月將蓮花、永豐、梅子三個村合并,設立三和生產大隊,隸屬羅鏡人民公社;1961年6月分界區域從羅鏡公社分出,設分界公社,三和生產大隊隨隸分界公社。 1983年8月撤生產大隊設立三和鄉,隸屬分界區,1986年11月撤鄉改設三和村民委員會,隸屬羅定縣分界鎮;1989年5月撤村民委員會設三和管理區,隸屬羅定縣(市)分界鎮;1993年被評劃為革命老區,1998年9月撤管理區改設三和村委會,經報羅定市人民政府批淮沿用至今,隸屬羅定市分界鎮。 |
明代屬瀧水縣二都。 清朝設石牌村,隸屬羅定州二都順仁鄉;清末宣統二年至民國20年(1910年~1931年)隸屬羅定縣第三區分界團朗心堡;民國21至民國38年(1932~1949年)隸屬第三區分界鄉。 建國后,1950年5月至19658年初隸屬羅定縣第一區分界鄉;1958年2~8月隸屬羅定縣分界鄉分界合作社;1958年9月設石牌生產大隊,隸屬羅鏡公社,1961年6月至1983年7月隸屬分界公社。 1983年8月撤生產大隊設石牌鄉,隸屬分界區。 1986年11月撤鄉改設石牌村民委員會,隸屬羅定縣分界鎮;1989年5月撤村民委員會設石牌管理區,隸屬羅定縣(市)分界鎮;1993年被評劃為革命老區;1998年9月撤管理區改設石牌村委會,經報羅定市人民政府批準沿用至今,隸屬羅定市分界鎮。 |
明屬瀧水縣二都。 清設分界村,隸屬羅定州二都順仁鄉;淸宣統二年至民國20年(1910~1931年)以自然村形式分別隸屬羅定縣第三區分界團朗心、大塘等堡;民國21年至羅定解放初(1931~1950年)隸屬羅定縣第三區分界鄉。 建國后,1950年5月隸屬羅定縣第一區分界鄉;1958年2~8月隸屬分界鄉分界合作社;1958年9月屬羅鏡公社。 1961年6月設分界大隊,隸屬分界公社。 1983年8月撤大隊設分界鄉,隸屬分界區。 1986年11月撤鄉改設分界村民委員會,隸屬羅定縣分界鎮;1989年5月撤村民委員會設分界管理區,隸屬羅定縣(市)分界鎮;1998年9月撤管理區設分界村委會,經羅定市人民政府批準沿用至今,隸屬羅定帀分界鎮。 |
清隸屬羅定州二都順仁鄉;1910-1931年隸屬羅定縣第三區分界團朗心堡;1931-1950年屬第三區分界鄉。 新中國成立后,1950年5月隸屬羅定縣第一區分界鄉;1953年屬第一區金河鄉,1956年金河鄉并入分界鄉,屬第一區分界鄉;1958年2~8月屬羅定縣分界鄉分界合作社;1958年9月屬羅鏡公社分界片金河生產大隊。 1961年6月從金河分出,設立金田生產大隊,隸屬分界公社。 1983年8月撤生產大隊設金田鄉,隸屬分界區。 1986年11月撤鄉改設金田村民委員會,隸屬羅定縣分界鎮。 1989年5月撤村民委員會設金田管理區,隸屬羅定縣(市)分界鎮;1998年9月,撤管理區,設立金田村民委員會,沿用至今,隸屬羅定市分界鎮。 |
清朝隸屬羅定州二都順仁鄉朗心村;清宣統二年至民國20年(1910~1931年)現轄區設甘河口,甘河山等村,隸屬羅定縣第三區分界團朗心堡;民國21年至羅定解放初(1932年~1950年)隸屬第三區分界鄉。 建國后,1950年5月至1958年隸屬羅定縣第一區分界鄉;1958年2~8月隸屬分界鄉分界合作社;1958年9月至1961年5月設甘河營(大隊),隸屬羅鏡公社;1961年6月全縣區域調整,分界區片從羅鏡公社分出,建立分界公社,同時將甘河大隊的甘田、甘垌村片從中分出,調整設置為金河、金田、金垌三個生產大隊,隸屬分界公社。 1983年撤生產大隊設立金河鄉,屬分界區。 1986年11月撤鄉改設金河村民委員會,隸屬羅定縣分界鎮;1989年5月撤村民委員會設金河管理區,隸屬羅定縣(市)分界鎮;1993年被評劃為革命老區;1998年9月撤管理區設金河村委會,經羅定市人民政府批準沿用至今,隸屬羅定市分界鎮。 |
約于清乾隆五十一年(公元1787年)間建村,隸屬羅定州二都順仁鄉;清末宣統二年至民國20年(公元1910年~1931年)隸屬羅定縣第三區分界團(艸兩)心堡;民國20年至30年(公元1931年~1941年)隸屬第三區分界鄉;民國31年至羅定解放初(公元1942~1950年)隸屬羅定縣第三區分界鄉。 建國后,1950年5月起隸屬羅定縣第一區分界鄉;1952年設立金河鄉,隸屬羅定縣第一區;1956年金河鄉并入分界鄉,隸屬第一區分界鄉;1958年2~8月隸屬羅定縣分界鄉分界合作社;958年9月隸屬羅鏡公社金河生產大隊;1961年6月從金河生產大隊分出,設立金垌生產大隊,隸屬分界公社。 1983年8月撤生產大隊設金垌鄉,隸屬分界區。 1986年11月撤鄉改設金垌村民委員會,隸屬羅定縣分界鎮;1989年5月撤村民委員會設金垌管理區,隸屬羅定縣(市)分界鎮;1998年9月撤管理區設金垌村委會,經羅定市人民政府批準沿用至今,隸屬羅定市分界鎮。 |
清末至民國年間(1910~1949年)隸屬羅定縣第三區分界鄉大塘堡(保)。 建國后,1950年5月隸屬羅定縣第一區分界鄉;1952年調整羅磨山區及大塘村區域,設置羅塘鄉,隸屬羅定縣第一區。 1958年2~8月隸屬分界鄉羅塘合作社;958年9月隸屬羅鏡公社分界片羅塘生產大隊。 1961年6月撤銷原羅塘生產大隊建制,將原羅塘轄區調整設置羅光、羅金、相葉垌、竹絞、廷照、大塘、牛蘊、白水、木欄等生產大隊,隸屬分界公社。 1974年7月在全縣進行的社隊行政區域調整中,建立羅星生產大隊,隸屬分界公社。 1983年8月月撤生產大隊設羅星鄉,屬分界區。 1986年撤鄉改設羅星村民委員會,隸屬羅定縣分界鎮;1989年5月撤村民委員會設羅星管理區,隸屬羅定縣(市)分界鎮;1998年9月撤管理區設羅星村委會,經羅定市人民政府批準沿用至今,隸屬羅定市分界鎮。 |
1910-1949年屬笫羅定縣三區分界鄉大塘堡。 新中國成立后,1950年5月屬羅定縣笫一區分界鄉;1952年將羅磨山區及大塘地區組合設置羅塘鄉,羅定縣隸笫一區;1958年2至8月隸屬分界鄉羅塘合作社;1958年9月隸屬羅鏡公社羅塘生產大隊;1961年6月撤銷羅塘生產大隊,將原羅塘轄區調整設置生產大隊,隸屬分界公社;1983年8月撤生產大隊設羅光鄉,屬分界區;1986年11月撤鄉改設羅光村民委員會,隸屬羅定縣分界鎮;1989年5月撤村民委員會設羅光管理區,隸屬羅定縣(市)分界鎮;1998年9月,撤管理區改,設羅光村民委員會,隸屬羅定市分界鎮。 |
1948年前屬信宜縣管轄。 1949年劃入羅定縣管轄。 1950年5月歸隸羅定縣第一區分界鄉羅塘村;1952年至1958年初隸屬羅鏡區羅塘鄉;1958年2~8月隸屬羅定縣分界鄉羅塘合作社;1958年9月至1961年5月隸屬羅鏡公社分界片羅塘生產大隊;1961年6月撤銷羅塘生產大隊,調整分設為羅金、羅光、相葉垌、竹絞、廷照、大塘、牛蘊、白水、木蘭等生產大隊,隸屬分界公社。 1983年月撤生產大隊設羅金鄉,隸屬分界區。 1986年11月撤鄉改設羅金村民委員會,隸屬羅定縣分界鎮。 1989年5月撤村民委員會設羅金管理區,隸屬羅定縣(市)分界鎮;1998年9月撤管理區改設羅金村民委員會,經羅定市人民政府批準并沿用至今,隸屬羅定市分界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