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苑鎮位于清苑區北部,北面毗鄰保定市蓮池區,四面環繞清苑城區,地理位置優越,區位優勢明顯。道路四通八達,京深高速公路、保滄高速公路、省道保衡公路、京石高鐵均從清苑鎮穿越,交通順暢便捷。
全鎮總面積46.9平方公里,總人口39822人,轄15個行政村,耕地面積31043畝。主要產業為種植、建筑、商業、飲食服務業。2017年,全鎮農業總產值完成2.08億元,農畜產品種類以奶牛、羊、各種蔬菜為主;清苑全區大部分項目落戶清苑鎮,第一、第二、第三工業園區均在轄區內。工業發展迅猛,規模以上工業總產值75億元,固定資產投資完成15億元。農民人均純收入達到14118元,人民-水平不斷提升。全鎮共有中學2所,小學5所,公立幼兒園6所,衛生院1所。
辦公地址:保定市清苑區清苑鎮南大冉四村 |
冉莊鎮位于保定市清苑區西南部,距清苑城區15公里,是著名的地道戰遺址保護區所在地。轄區內有省級公路——蠡野路(清苑段)東西橫貫,縣級旅游路縱穿,交通較便利。東臨張登鎮、北店鄉,西臨陽城鎮,南連李莊鄉,北接白團鄉、魏村鎮,全鎮總面積64.4平方公里,轄16個行政村。 2017年全鎮9433戶,38581萬人,人口自然增長率6.71‰,耕地面積57180畝,糧食總產量41173噸。豬存欄3850頭,蔬菜產量80422噸,瓜果產量62401噸。全鎮有中學1所,小學9所,幼兒園10所,在校生4825人。全鎮實現農林牧漁總產值39802萬元。農民人均純收入14873元。 辦公地址:保定市清苑區冉莊鎮冉莊村。 |
陽城鎮位于清苑區西南,距中心城區33公里,地處清苑、滿城、望都、順平四區(縣)交界,是一座歷史悠久的文化古鎮,枝繁葉茂的千年古槐是陽城鎮的重要標志。陽城鎮面積67.9平方公里,轄20個行政村,10004戶,39102人,耕地6.5畝,以種植傳統的玉米、小麥、等大田作物為主,今年來以打造千年古鎮、現代化農業強鎮和宜居美鎮為目標,以大力發展現代農業為抓手,重點打造現代農業產業,推進產業調整,增加農民收入,為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努力奮斗!
傳說陽城前身為唐堯時代堯母的“養老城”,歷史文化底蘊深厚,人文氣息綿延至今;近幾年陽城鎮立足傳統文化大鎮優勢,利用多種方式狠抓精神文明建設,連續舉辦7屆農民書畫展、5屆象棋賽,文明健身活動蔚然成風,2002年被保定市授予文明鄉鎮,2006年被省、市農民體協授予“億萬農民健身活動先進鄉鎮”,多次被上級評為精神文明建設先進單位,文化事業得到蓬勃發展,村風民風得到進一步淳化,人文環境、社會環境良好。
全鎮總面積67.9平方公里,耕地面積6.6萬畝,是以種植業為主的農業大鎮。近年來,在上級惠農政策的扶持下,在縣委、縣政府的正確領導下,陽城鎮堅持工農業并重的發展思路,積極引導農民進行了農業結構調整,扶持鎮域企業快速發展,促進傳統優勢產業走規模化、規范化發展道路。特色養殖、高效種植、小塑料加工業逐步發展壯大,成為鎮域經濟的主導產業。形成了以西孫莊東街高科技示范園區、保定市雙豐奶牛養殖基地、沈百戶蛋雞養殖小區等一批具有輻射帶動作用的農業產業化龍頭;小塑料加工行業得到進一步規范和發展,目前已形成以高臺塑料加工區、正各莊塑料小區為龍頭,涵蓋石莊、高臺、閆莊、王辛力、正各莊、劉指揮等村的小塑料加工區域,成為我縣廢舊塑料回收加工基地,經濟效益和社會效益進一步顯現,有效帶動了鎮域經濟的快速發展。 |
魏村鎮位于保定市清苑區城西15公里處,屬平原地區,西與保定市滿城區接壤,北通107國道和保阜高速,交通十分便利,地理位置比較優越,轄區總面積41平方公里,轄22個行政村,4個自然村(小西村、小北村、小山、小坨),鎮政府所在地王羅侯村。2017年全鎮11983戶,人口41712人。 耕地面積40500畝,全年糧食播種面積71175畝,糧食總產量34790噸。全鎮完成財政收入1560萬元;固定資產投資完成2.84億元;民營經濟增加值完成10.87億元,其中工業增加值完成5.34億元;規模以上產值完成2.76億元,規模以上營業收入2.36億元。全鎮企業以生產香料、電料、木器為主。農民人均純收入13408元。全鎮共有中學1所,小學7所,幼兒園6所,衛生院1所。 辦公地址:保定市清苑區魏村鎮王羅侯村 |
溫仁鎮地處清苑縣最南端,因駐地溫仁而得名,南與蠡縣、博野縣接壤,保衡路、溫蠡路、溫博路縱貫全鎮。全鎮轄溫仁、良寨、羅家營、王盤、南和莊、南鄧莊、大柳樹、延福橋、大興莊、蔡家營、南段莊、半壁店、南孟莊、西南佐、南李莊、付莊、南楊莊17個行政村,耕地面積67000畝,人口46000人。 農業方面有小尾寒羊、奶牛養殖、葡萄和銀白條種植等特色農業,分別建成了王盤葡萄種植基地、溫仁銀白條種植基地、南段莊萬頭羊養殖基地和大興莊奶牛養殖基地。 工業方面以紡織、印刷、軋花行業為主,形成了付莊紡織小區、南段莊印刷小區、大柳樹軋花小區三個工業小區。 |
張登鎮位于清苑城區南13.3公里處,地處唐河沿岸,轄區面積55.6平方公里,駐地張登村,在保衡路和張望路交匯處,歷史上就是南北交通要道,歷史悠久,社情復雜。轄12個行政村,耕地50160畝,2017年全鎮戶數9895戶,人口40591人。 全鎮耕地面積50160畝,主要種植瓜果蔬菜,瓜菜種植面積達45000畝,形成了“兩市場四基地”新型發展格局,“兩市場”即張登冀中瓜果蔬菜批發市場、張登店瓜菜批發市場;“四基地”即以呂家屯、北和莊為中心的西瓜基地,以張登店為中心的甜瓜基地,以清涼城、謝莊為中心的蔬菜基地,以河北王莊為中心的麻山藥種植基地。2017年各項經濟指標運行良好,全鎮地稅收入目標值為23萬元,完成23萬元,100%完成任務目標;國稅收入37萬,完成37萬元,100%完成任務目標。
辦公地址:保定市清苑區張登鎮張登村 |
大莊鎮位于清苑城區東南20公里處,南臨蠡縣,東接高陽,轄17個行政村。全鎮總人口23565人,5954戶,耕地28065畝。大莊鎮是清苑區經濟、文化重鎮之一,電力、網通、移動、鐵通、聯通、信用社、農行均在境內設有分局和營業所,保滄高速公路從境內穿過并設有進出站口,與省道保滄路連接的公路可直達保定、高陽、蠡縣及周邊各鄉鎮。
2017年全鎮共5956戶,23578人,漢族人口占99%以上,人口出生率1.6‰、死亡率0.8‰、自然增長率0.8‰。全鎮國民生產總值9.94億元、其中一、二、三產分別為8790萬元、83714萬元、6906萬元,同比增長分別為6.4%、8.7%、8.7%。糧食總產量15281噸,人均收入14009元。全鎮共有中學1所,小學4所,幼兒園5所,衛生院1所。
辦公地址:保定市清苑區大莊鎮大莊村 |
臧村鎮位于河北省保定市清苑區東北部,北與徐水區白塔、大因兩鄉毗鄰,東為雄安新區,東南與望亭鎮接壤,西與孫村鄉、閆莊鄉相連,南通保新路,保定市連接雄安新區的白洋淀景觀大道貫穿全鎮。臧村鎮區域面積40.7平方公里,轄17個行政村,現有人口33645。 2017年全鎮耕地3.6萬畝。近年來,隨著保定經濟的迅猛發展和城鄉一體化步伐的加快,日漸完善的路網建設給全鎮的整體發展到來了巨大商機和潛力。臧村鎮憑借著自身的區位優勢,經濟結構也呈現出了多元化的發展態勢。2017年全鎮工業總產值完成29806萬元,農業總產值完成22733萬元,農村居民人均純收入1.3萬元,全鎮有義務教育階段學校8所,其中小學7所,中學1所。 辦公地址:保定市清苑區臧村鎮臧村 |
望亭鎮位于清苑城區東北25公里處,距保定市區14公里,東臨安新,北接徐水,三縣交界。鎮政府所在地小望亭村,西距保定高鐵站10公里,東距白洋淀景區35公里,轄14個行政村。2017年全鎮14225戶,共計42601人。
全鎮耕地面積40080畝,糧食播種面積76349畝,糧食總產量40935噸。2017年全鎮實現工業總產值75.5億元,工業增加值完成17.3億元,民營經濟增加值完成12.1億元,營業收入完成53億元。固定資產投資完成0.15億元。農業總產值完成4.68億元,農民人均純收入達15514元。全鎮共有中學2所,小學8所,公立幼兒園2所,衛生院2所。
辦公地址:保定市清苑區望亭鎮小望亭村。 |
東閭鄉位于縣城東南30公里,土地面積65455畝,人口39779人,轄東閭、北營頭、田蒿、韋各莊、南營頭、南王莊、南宋村、南蠻營、北宋村、翟莊10個行政村。 東閭村天主教堂占地10畝,氣勢宏偉,屬于典型的哥特式建筑。 東閭鄉農業特色產業主要包括:以南王莊為中心的西瓜種植業、以東閭村為中心的果樹種植業和以韋各莊為中心的蔬菜種植業。 東閭鄉手拉葫蘆行業特別發達,年產量占全國同類產品總產量的四分之一,出口量占全國的60%,主要銷往歐美及非洲國家。 |
白團鄉地處縣城西5公里,因駐地白團村而得名。轄區面積53.9平方公里,轄白團東街、西街、南街、北街、中街、北魏村、西壁陽城、邊營、胡楊莊、北白團、辛莊、東壁陽城、白城一村、二村、三村、四村、五村、西白城、北蠻營、南營、北曹莊、樊莊22個行政村,人口34384人。 農業以傳統種植業為主,農作物主要有小麥、玉米和棉花等,經濟作物主要有大棚蔬菜、草莓、果樹等。 白團鄉建筑業和打井業歷史悠久,為本鄉傳統行業,有“建筑之鄉”之稱。 |
北店鄉位于縣城南7.5公里處,因駐地北店村得名。轄區面積44.4平方公里,轄北辛莊、冉河頭、南辛莊、南林水、牛莊、田各莊、西顧莊、西林水、田各莊屯、中林水、李八莊、黃信莊、林水屯、東林水14個行政村,人口24009人。 北店鄉從實際出發,培育特色,建成了“兩區四基地”為主的高優農業示范帶,即北店萬頭牛養殖小區、萬頭豬養殖小區、牛莊萬畝無公害蔬菜生產基地、田各莊苗木花卉種植基地、東林水草莓種植基地和冉河頭銀杏種植基地。同時,清源實業集團、赫達禮花廠等縣屬重點企業也落戶該鄉。 |
石橋鄉位于清苑縣東北,距清苑縣城7.8公里,緊靠保定市郊,距保定市區3公里。全鄉總面積64.9平方公里,總人口40796人,10402戶,耕地60825畝,人均純收入3454元。該鄉所轄行政村13個,包括仙人橋、平陵、北石橋、東石橋、西石橋、南侯、黃陀、納賢、張村、百中、胡指揮、申莊、高莊。全鄉的地理、農業、工業、文衛情況都比較優越,適合企業投資發展。 1、地理情況。保滄高速公路(在建中)和京石高速公路及高保公路橫穿石橋鄉境內,保定南貨場距我鄉3公里,高速公路下站口距我鄉僅1公里,交通便利。石橋鄉境內有“四河、兩溝、兩干渠”,即:唐河、金線河、府河、清水河、黃花溝、保市南溝、平陵南北干渠。 2、農業情況。石橋鄉農業種植以小麥、玉米、棉花、辣椒、蔬菜為主。該鄉在農業產業結構調整中,逐漸形成了以申、高莊為中心的精細菜種植基地,以平陵、仙人橋為中心的大路菜種植基地,以及以東石橋為中心的林木種植基地。養殖業形成了以張村為中心的家禽養殖基地,雞存欄441400只,年產鮮蛋4463噸。建立了百中、平陵兩個奶牛養殖小區,兩個小區奶牛存欄達1500余頭。 3、工業情況。石橋鄉工業發展迅速,特別是近年來非公制企業發展迅速,全鄉共有規模企業46農,其中縣重點企業7家,年上繳稅金620萬元,非公有制企業從業人員達到6760人,主要有以南侯為中心的豬鬃加工基地,以黃陀為中心的化工產業,以東石橋西石橋為中心的毛紡產業、有色金屬產業和汽車配件產業。 4、人文衛生情況。全鄉共有義務教育學校13所,其中初中2所,小學11所,另有幼兒園4所,全鄉共有教職員工385名,中小學教學設施齊備,師資力量雄厚。全鄉共有衛生所52個,保障了每個村均有2—5家衛生所,鄉衛生院設在東石橋。各村公路全部實現硬化,村村相通,出入方便。 |
1、李莊鄉位于清苑縣西南部。該鄉西臨望都縣,東接溫仁鄉,南部隔唐河與北王力鄉相望,北部是紅色旅游圣地冉莊鎮。全鄉行政面積37平方公里,轄13個行政村,總戶數6803戶,總人口27169人,男性13765人,女性13404人,男女比例1:1,其中農業人口26234人。人均純收入為3107元。東南西北均有公路與其他縣鄉相接,交通便利,有獨特的地域優勢,供電設施完善,通訊設備先進,擁有供電所一座,是清苑縣主要鄉鎮之一。
2、李莊鄉重視教育,廣攬人才。現有高中一所,初中兩所,小學13所,幼兒園8所,該鄉以“科學技術是第一生產力”為宗旨,堅持“因材施教”的方針,嚴防兒童停學、輟學,多方招攬人才,加強教育力量。2003年,完成李莊二中與三中合并、搬遷及學校教室的修建工作,李莊二中與三中合并后,加大硬件投入,集中師資力量,改善現有教學條件,使我鄉教育工作再上一個新臺階。 |
北王力鄉位于清苑縣城西南,距縣城25公里,與望都、博野、安國、定州等縣市相鄰,處于連通五縣的交通樞紐位置。全鄉總面積45平方公里,現有人口2.6萬人,耕地3.6萬畝,下轄7個行政村,屬傳統的農業大鄉,以小麥、玉米、花生等傳統農作物和苗木花卉、中藥材種植為主。 北王力鄉歷史悠久,物阜民豐,人杰地靈。北王力鄉因駐地而得名。境內遺有漢初彭越王古墓。該鄉為革命老區。 風正帆揚興偉業,共謀發展創輝煌。誠信好客的北王力人民熱情期盼各地仁人志士來北王力鄉投資開發、設廠置業。讓我們親密合作,攜手共進,共同開創美好的明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