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元1712年,清康熙年間建置太和鎮。 1949年12月10日,太和鎮解放。 1950年1月,射洪縣治地由金華鎮遷至太和鎮。 2012年11月政區劃分為平安街道、子昂街道、太和鎮(原武安黨工委)。 2019年區劃建制調整,改為太和街道至今。 |
清朝屬豐樂鄉二甲,清宣統元年(1909年)屬太和鎮;1935年后屬紫云聯保;1941年屬紫云鄉;1951年分出置平安鄉;1955年12月并入紫云鄉;1961年3月復置平安,為平安公社;1984年更名為平安鄉;1985年劃入太和鎮更名為太和鎮城北辦事處;2002年更名為太和鎮平安街道;2012年更名為平安街道至今。 |
清康熙五十一年(1712年)以后至雍正初年,建置太和鎮。 1935年,屬二區為太和聯保。 1940年,設為太和鎮。 1950年,射洪縣人民政府成立,治地由金華鎮遷至太和鎮。 1957年,更名城關鎮。 1981年,恢復為太和鎮。 1992年,由原縣城關鎮、武安、紫云、平安三鄉合并組建為太和鎮。 2019年9月,太和鎮和陳古鎮合并組建為武安鎮。 |
清初屬務本鄉。 1940年,置大榆鄉。 1950年,成立大榆鄉人民政府。 1958年,改為前鋒公社大榆管區。 1961年,改為大榆公社。 1984年,恢復為大榆鄉。 1992年,由原涪東、大榆、小榆3個鄉合并組建大榆鎮。 2019年9月,將玉太鄉、金鶴鄉劃歸大榆鎮管轄。 |
清初屬豐樂鄉。 1940年,設廣興鄉。 1950年,成立廣興鄉人民政府。 1958年,為前鋒公社前鋒管區。 1984年,恢復為廣興鄉。 1992年,由原廣興、武南、龍寶三鄉合并組建為廣興鎮至今。 |
清初屬豐樂鄉一甲,至清宣統元年(1909)為射洪縣城。 1940年,易名金華鎮。 1950年,成立金華鎮人民政府。 1966年,更名為東風鎮,1981年,恢復為金華鎮。 1992年,由原金華、豐隆、書臺、伯玉、武東五個鄉鎮合并組建金華鎮至今。 |
清嘉慶時屬太平鄉,清宣統元年(1909)置柳樹鄉。 1940年,設柳樹鄉。 1950年,成立柳樹鄉人民政府。 1958年,改為柳樹公社。 1985年,改設柳樹鎮。 1992年,由原柳樹、文風、新民三鄉合并組建柳樹鎮。 2010年由柳樹鎮更名為沱牌鎮。 2019年9月將青堤鄉劃歸沱牌鎮管轄。 |
清初屬太平鄉,清宣統元年(1909年)置太乙鄉。 1940年,設太乙鄉。 1950年,成立太乙鄉人民政府。 1958年,改為太乙公社。 1966年,改為朝陽公社。 1984年,恢復為太乙鄉。 1992年,由原太乙、英雄、伏龍3個鄉合并組建太乙鎮至今。 |
金家鎮原屬三臺縣,1935年更名金家場。 1956年,劃入射洪縣,同年設為金家鎮。 1958年,成立金家公社。 1984年,改為金家鄉,年底改為金家鎮。 1992年,由原金家、富同鄉合并組建金家鎮。 2019年9月將鳳來鎮劃歸金家鎮管轄。 |
清初屬懷德鄉一甲。 清宣統元年(1909),置復興鎮。 1940年,設為復興鄉。 1950年,成立復興鄉人民政府。 1958年,改為復興公社。 1985年,改為復興鎮。 1992年9月,由原復興、虎楊、安樂3鄉合并組建復興鎮。 2019年將伏河鄉劃歸復興鎮管轄。 |
清初屬懷德鄉二甲,清宣統元年(1909)置天仙鄉。 1940年,設天仙鄉。 1950年,成立天仙鄉人民政府。 1958年,改為天仙公社。 1966年,改名飛躍公社。 1985年,設為天仙鎮。 1992年,由原天仙、鳳鳴、雙廟3鄉合并組建天仙鎮。 2019年將太興鄉劃歸天仙鎮管轄。 |
清初屬務本鄉二甲,清宣統元年(1909)置仁和鄉。 1940年,設仁和鄉。 1950年,成立仁和鄉人民政府。 1958年,改為仁和公社。 1985年,設仁和鎮(鄉級)。 1992年,由原仁和、廣生、永平、太宗4個鄉鎮合并組建仁和鎮。 |
清初屬務本鄉二甲,清宣統元年(1909年),設青崗鄉。 1940年,設青崗鄉。 1950年,成立青崗鄉人民政府。 1958年,改為青崗公社。 1985年,撤青崗區改建青崗鎮(縣直屬鎮),青崗鄉改為青崗辦事處。 1992年,由原文化、萬富、青崗、里仁4鄉合并組建青崗鎮。 |
清初屬務本鄉三甲,清宣統元年(1909年),設洋溪鎮。 1940年,設洋溪鎮。 1950年,成立洋溪鄉人民政府。 1958年,改為滸溪公社。 1984年,改為滸溪鄉。 1985年,改為洋溪鎮。 1992年,由原滸溪、古佛、互助、新溪4鄉合并組建洋溪鎮至今。 |
清初屬懷德鄉,1940年,設香山鄉。 1950年,成立香山鄉人民政府。 1958年,改名香山公社。 1985年,恢復為香山鄉。 1992年,由新城、香山兩鄉合并組建香山鎮至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