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58年歸新安集人民公社。 1965年歸北郊人民公社。 1983年公社改鄉,歸北郊鄉。 2006年撤北郊鄉,劃分東城、北城兩個街道,設東城街道至今。 |
1958年屬白集人民公社。 1962年屬槐店回族鎮。 1965年屬北郊人民公社。 1983年屬北郊鄉。 2006年撤銷北郊鄉,設立北城街道、東城街道至今。 |
1948年設立槐店市。 1949年撤市建槐店鎮。 1956年為槐店回族鎮。 1958年建立槐店公社。 1962年復建槐店鎮。 1983年恢復槐店回族鎮,屬沈丘縣。 |
1947年為沈丘縣第二區。 1957年為第四區。 1974年劉莊店人民公社分設劉莊店公社、李老莊公社。 1984年改稱劉莊店鄉。 1987年改設劉莊店鎮至今。 |
1958年歸城關人民公社。 1959年成立留福人民公社。 1983年公社改鄉,更名為留福鄉。 1987年撤鄉建鎮,改為留福鎮至今。 |
1949年6月為城關區。 1956年8月為城關區。 1958年5月為城關鄉,9月為城關人民公社。 1961年4月改為城關區。 1962年7月改名為老城區。 1965年為老城人民公社。 1983年改為老城鎮,屬沈丘縣至今。 |
1955年成立趙德營中心鄉。 1956年為趙德營鄉。 1958年建趙德營人民公社。 1983年公社改鄉,設趙德營。 1987年設趙德營鎮至今。 |
1955年鄉政府從楊集遷往付井,成立付井鄉。 1958年成立付井人民公社。 1981年復稱付井人民公社。 1983年公社改鄉。 1987年10月撤鄉設付井鎮至今。 |
唐武德四年(621)設潁東縣,治所在此,唐貞觀元年(627)廢。 宋代設巡檢司,元朝廢。 明、清兩代復設巡檢司。 民國時先后設有區、聯保處。 1947年4月沈鹿淮縣沙北區人民政府設此,6月改紙店區。 1949年改為沈丘縣第七區。 1955年撤區成立紙店中心鄉。 1958年改為紙店鄉。 1961年改為紙店區。 1965年恢復人民公社。 1983年改紙店鄉。 1987年撤鄉設鎮至今。 |
1958年成立新安集人民公社。 1961年設新安集區。 1965年改為新安集人民公社。 1983年改為新安集鄉。 1987年撤鄉改鎮,設新安集鎮至今。 |
1949年前屬淮陽管轄。 1951年將淮陽縣魯臺區,白集及其西北14個鄉,劃歸沈丘11區,區政府設在白集鄉。 1955年撤銷11區。 1956年1月設劉樓中心鄉,8月撤銷中心鄉,設白集、小辛營、王浩莊鄉。 1958年9月白集撤鄉建社,成立白集人民公社,10月白集改為沈丘縣人民政府白集管理區。 1959年白集管理區復為白集人民公社。 1961年改稱白集區,北楊集部分村劃歸白集。 1965年復稱白集人民公社,有24個大隊劃歸北郊人民公社。 1975年卞路口人民公社成立,白集9個大隊劃歸卞路口人民公社。 1983年公社改鄉。 1988年撤銷白集鄉,設立白集鎮至今。 |
1958年屬紙店公社。 1975年劃歸陳寨公社。 1983年改稱陳寨鄉。 1996年更名劉灣鄉,同年撤鄉設劉灣鎮。 |
1958年屬舊石槽管理區。 1961年蓮池和石槽分開,成立蓮池人民公社。 1983年社改鄉,稱蓮池鄉。 2014年撤鄉設鎮,設蓮池鎮至今。 |
1958年屬北楊集人民公社。 1965年為洪山人民公社。 1983年改為洪山鄉。 2014年改為洪山鎮至今。 |
1949年前,為與沙南楊集區分,縣政府正式定名為北楊集。 1949年恢復沈丘舊制,楊集為宜路區。 1951年原宜路區大部分劃歸鄲城縣,北楊集仍屬沈丘,北楊集為六區。 1955年撤銷六區,建立北楊集、卞路口兩個中心鄉。 1956年中心鄉改為中型鄉。 1958年5月又改為鄉,9月取消鄉,成立北楊集人民公社,10月改為北楊集管理區。 1959年改為北楊集人民公社。 1961年撤銷北楊集人民公社,劃給新安集、白集、紙店區各一部分。 1962年恢復北楊集區。 1965年改為北楊集人民公社。 1983年更名為北楊集鄉。 2017年改北楊集鎮至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