擁軍街社區位于古城閬中北部,二00二年五月組建成立,束屬沙溪街道辦事處,福員面積約1.3平方公里十條街(巷),三十個小區(院落),六個居民小組,實住居民4420余戶,13260余人:黨員140人,轄區內住有市人民武裝部,部隊、武警消防大隊、市城鎮液體清運管理所、市城管執法局、市人才培訓中心、學校、酒店、加油站等16個行政企業事業單位。社區現辦公用房位于張飛北路53號,使用面積約678平方米,是市委市政府于2012年親目關心落實,市委組織部.市民政局、市住建局、沙溪街道辦事處大力支持精心打造的聞中第一流的社區辦公場地和環境,其功能齊全,配置完善。社區本著 “方便群眾,服務至上”的原則,設立了便民服務站、退役軍人服務站、黨員活動中心,日間照料中心、社區文化《圖書室)警務調解室、黨員遠程教育接收站、道德講堂、網格化辦公室、退管工作室、社區微型消防站等。 |
沙溪街道神門關社區成立于1999年12月,2005年建制調整將原白巖寺社區和神門關社區合并組成現在的神門關社區。轄區面積2.3平方公里,有11條街道,8個居民小區,2個市場,4個農家樂,2個大超市,2所幼兒園。社區黨委下設4個支部,共有黨員133人(2019年底統計),社區居委會下設8個居民小組,戶籍人口4982人(2019年底統計),常住人口約15382人,社區失地人員眾多,屬典型的城鄉結合部社區。神門關社區居委會辦公場所位于環城北路135號,使用面積約380平方米,內設有黨員活動室、文化室、矛盾糾紛調解室、婦女兒童之家、家長社區學校、勞動保障等,為黨員學習、居民服務提供場地保障。現有工作人員10名,是一支充滿活力、敢于攻堅克難、樂于奉獻的隊伍。 |
蘭家壩社區東至神門關社區,西臨嘉陵江,南接擁軍街社區,北靠滕王閣社區,國道212線穿境而過。幅員面積約2平方公里,下轄8個居民小組,有23個居民小區,常住人口5780戶,10760人。下設2個居民黨小組,黨員104人。轄區有保寧中學、滕王閣小學、滕王閣幼兒園4所學校,眼耳鼻喉專科醫院1家,有沙溪街道辦事處、城投公司等機關企事業單位10家,有多家大型商超、餐飲、快捷酒店、星級賓館,是沙溪街道經濟集散中心。近年來,社區在結對共建單位閬中市國有資產管理中心、市環保局、市應急局的幫助指導下,深入推廣“三問四小”社區服務群眾工作法,在疫情防控、文明創建、綜治維穩等工作中,不斷提升服務群眾能力,全面提高社區治理水平,群眾安全感、滿意度、幸福指數節節攀升。連續多年等到沙溪街道黨工委的好評,2021年,被閬中市委、市人民政府評選為“閬中市創建全國文明城市和國家衛生城市先進集體”。 |
沙溪街道滕王閣社區成立于2001年3月,位于閬中市古城北大門老龍潭街68號,幅員面積5.8平方公里,轄區內居民小組9個,大中型小區六個,包含自然村落(原嘉陵村)一個,十條街(巷)。常住居民3350戶,12017余人,黨員127人,建有中華坊、玉景苑、云景雅居、龍溪苑等高中檔小區,滕王閣、玉臺觀、云景園廣場、將軍廣場等著名景點坐落其中,社區環境優美,人杰地靈,宜業宜居,是旅游的最佳目的地之一。 |
盤龍山社區是經閬中市人民政府2013年批準為由村改為農村社區,由原蓋元村、盤龍村劃撥組建,幅員面積7.5平方公里。地處城郊結合部,位于沙溪街道東面,距市中心5公里。轄6個居民小組,現有住戶573 戶、人口 1582人。黨員49名(含預備黨員1人)。盤龍山社區居委會位于盤龍山森林公園,配備書記、主任等5名社區干部。該社區現有300平方米磚混結構辦公房,設書記、主任和副書記、副主任等辦公室,建40平方米會議室和5個中心(即便民服務中心、綜合維穩中心、醫療衛生中心、農民培訓中心、文化體育中心、農家購物中心)、布局較為合理,服務功能完善。 |
金河社區是經閬中市人民政府2013年11月批準成立的新型農村社區,2020年4月建制調整后,由原洞子口村、金鼓村、大河梁村、五豐村部分劃撥組建,幅員面積5平方公里。地處城郊結合部,位于沙溪街道北面,緊靠212國道沿線,距市中心3公里。轄8個居民小組、石子場、張家灣聚居點、金河園小區,現有住戶890 戶(其中農業戶576 戶), 人口2800人(其中農業人口 1685 人),黨員77人,轄區內入駐事業單位3個。 金河社區居民委員會位于金河園小區,現有500平方米磚混結構辦公區域,建50平方米會議室1個和6個中心(即便民服務中心、綜合維穩中心、醫療衛生中心、農民培訓中心、文化體育中心和農家購物中心),1處老年公寓,布局較為合理,服務功能完善。 |
金鼓村位于212國道沿線,距市區5公里,賦有閬中北大門之稱,2020年由原金鼓村、洞子口村、青包山村組建;幅員面積8.3平方公里,轄8個村民小組,現有農戶787戶,人口2258人,黨員113人(含預備黨員2人)。配備書記、副書記,紀監委員及副主任7名干部,該村現有600平方磚混辦公房,設書記、、副書記、紀監委員、副主任等辦公室,建80平方米會議室和6個中心(即便民服務中心、綜合維穩中心、醫療衛生中心、農民培訓中心、文化體育中心、農家購物中心、退役軍人服務中心);布局合理,服務功能完善。 |
五豐村位于沙溪街道北面,緊靠212國道沿線,幅員面積13平方公里,轄區7個村民小組,現有住戶1085戶, 人口 3219人,黨員人數132人。現有340平方米磚混結構辦公區域和700平方米活動場所,設書記、副書記、副主任、監委會主任等5個辦公室,建40平方米會議室、1個檔案室、1個廣播室。村常組織以壩壩會、大走訪形式開展黨風廉政建設社會評價宣傳和外出農民工交流活動,以及“三問四小”服務群眾工作法,通過以點擴面,引領示范。帶動群眾發展特色產業紅心蜜柚350畝。基礎設施建設方面:硬化道路45.5公里;整治山坪塘6口;小二型水庫2座;新修蓄水池15口;新建電管站1處2級;天然氣管網及人飲管網全面貫通,戶戶安裝天然氣及自來水。 |
沙溪街道瓦口隘村由原羊角山、瓦口隘、馬馬石三村合并而成,北與蒼溪接壤,屬于典型的秦巴山集中連片山區。全村現有農戶591戶,1689人,其中低保195戶、五保15戶、殘疾71人,重大疾病戶8戶,慢性病78戶,義務教育階段兒童70戶。因病、因殘、交通不便成為了導致瓦口隘村貧困的主要原因,2014年有農戶515戶、1460人,貧困發生率8.5%,同年6月,瓦口隘村被評為省定貧困村,識別建檔立卡貧困戶53戶124人,2016年4月動態調整新增3戶13人。截至目前,還有建檔立卡貧困戶55戶126人。2018年人均純收入17643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