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照國家、廣東省關于綠色社區創建行動相關要求和我市工作計劃,經過前期組織發動、社區申報、街道推薦、各區自評初核推薦,我局于9月21日至10月10日組織市相關單位及專家組成評估工作組到各區現場抽檢評估復核,對復核形成的2022年我市綠色社區初步名單征求了市相關單位意見并在官網完成公示,長勝里社區等368個社區為廣州市2022年綠色社區。 |
因村址位于沙涌河北段,故名。1955年成立沙涌鄉,轄沙涌北、沙涌南、棠夏三個自然村。1958年成立人民公社,沙涌北劃歸瑤臺大隊。1959年與棠夏合并成立遠景大隊。1984年屬遠景鄉。1986年屬遠景村委會。2000年撤村建居,屬遠景二居委會。2001年2月從原遠景二居民委員會分離出遠景三居,2002年6月更名為綠景居委會,2004年4月更名為沙涌北居委會;沿用至今。沙涌北社區。……。 |
因主要管轄原棠下村南部區域,故名。約在一千年前立村,原稱唐夏,后改為棠下。1958年屬三元里公社,1984年屬遠景鄉;2000年屬棠景街道。2003年成立棠下南居委會,沿用至今。棠下南社區。……。 |
因轄區內有紫荊花園小區,故名。2002年成立,沿用至今。紫荊社區……。 |
因管轄松園嶺社區大部分地區,故名。自命名起沿用至今。松園嶺社區……。 |
因管轄斯文井社區,故名。2001年7月,經省政府同意,同和鎮撤鎮建街,斯文井村從村轉為居,成立南湖居民委員會。2002年7月,召開首屆社區居民委員選舉大會,斯文井從南湖居民委員會分割出來,正式成立斯文井居委會;沿用至今。斯文井社區……。 |
建村時期,因大山相連相握,故取名為握山,因居委會設立在握山村區域內,管轄握山區域,故名。自命名起沿用至今。握山社區……。 |
因辦事處駐地在新興白云花園內,故名。2000年4月,經批準成立新興白花園第一、第二、第三社區居民委員會,屬同和鎮管轄;2001年撤鎮建街成立永平街道后,歸屬永平街道管轄;2002年5月,經批準合并成第一、第二社區居民委員會;2005年3月,經批準合并第一、第二社區居民委員會,成立新興白云花園居委會,沿用至今。新興白云花園社區……。 |
因管轄區域在原東平村內,取東平村“東”,“恒”又寓意社區恒久平安,故名。2002年居委會經批準成立,2005年與東鳳花園居民委員會合并,2013年將大一山莊、萬科云山花園、利海綠洲花園劃歸鳳凰社區管轄,沿用至今。東恒社區……。 |
明末清初,來自四面八方不同姓氏的人聚集到此地落地生根并建立村莊,當時在白云山上俯瞰,發現此處田園比較完整,故名。明末清初建村時命名元下田,原屬同和鎮的永泰村管轄,2001年撤鎮建街成立永平街道后,歸永平街道管轄,2002年經批準成立元下田居委會,沿用至今。元下田社區……。 |
因居委會主要管轄原均和墟范圍,故名。清道光年間,屬慕德里司番禺縣轄。民國二十年(1931年),番禺撤司設區,石馬隸屬第六區均和聯鄉管轄。1949年,屬禺北辦事處管理。1950年,屬番禺六區管轄。1952年12月番禺禺北進行調整,原番禺第六區改為第八區,以村建立小鄉,石馬劃入石馬鄉管轄。1958年1月,劃歸廣州市郊區管轄,石馬鄉改稱石馬大隊,屬三元里人民公社。1961年屬嘉禾人民公社。1962年11……。 |
2002年由村改居,管轄石馬村轄區范圍,故名石馬鴻圖社區居民委員會。清道光年間,屬慕德里司番禺縣轄。民國二十年(1931年),番禺撤司設區,石馬隸屬第六區均和聯鄉管轄。1949年,屬禺北辦事處管理。1950年,屬番禺六區管轄。1952年12月番禺禺北進行調整,原番禺第六區改為第八區,以村建立小鄉,石馬劃入石馬鄉管轄。1958年1月,劃歸廣州市郊區管轄,石馬鄉改稱石馬大隊,屬三元里人民公社。1961……。 |
因主要管轄嘉禾街新科經濟聯社上、下新村區域,故名。自命名起沿用至今。新村社區……。 |
因主要管轄嘉禾街望北經濟聯社區域,故名。自命名起沿用至今。望北社區……。 |
因主要管轄望崗經濟聯社望南片,故名。自命名起沿用至今。望南社區……。 |
因該居委會主要管轄鶴邊村北部區域,故名。2002年成立,原屬嘉禾街道管轄,后于2014年劃歸鶴龍街道管轄,沿用至今。鶴北社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