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重點推薦 > 2022年廣東省“一村一品、一鎮一業”專業村[4]
2022年廣東省“一村一品、一鎮一業”專業村[4]
為持續推進我省“一村一品、一鎮一業”富民興村產業發展,我廳開展了2022年省級“一村一品、一鎮一業”專業村鎮認定工作。經各地級以上市農業農村部門申報推薦、省農業農村廳組織專家評審及網上公示,認定廣州市白云區鐘落潭鎮茅崗村等177個村(社區)為2022年省級“一村一品、一鎮一業”專業村。 |
因此地是和平少有的良田大塅之一,而魚譚江自東北向西而去,故名。從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后,水西成立過初級社、高級社。1957成立人民公社后,整個水西洞共一個永患大隊,屬古寨人民公社。1966年永患大隊分為河東大隊與水西大隊,之后還成立過管理區。1999年撤消管理區,設立為水西村村民委員會,沿用至今。水西村……。 |
因留洞為謝氏族、曹洞為邱氏族、謝洞為謝氏、張氏為主,故稱三洞村。建國初為三洞鄉,1955年冬成為三個初級社,1958年曹洞、謝洞合為高級社;上洞、下洞、下格合為高級社,后為三一大隊;謝洞、曹洞為三二大隊。1998年三一、三二合并取名為三洞村。新鎮村……。 |
因群山環繞,背靠鐵礦石山,故名。清朝末期沈姓從福建、黃姓從雙江鎮、童姓從石坪等遷址石背定居,1998年撤銷石背管理區設立石背村民委員會后沿用至今。石背村……。 |
該區由角嶂下與桑梓塘合并,各取一字“角、塘”,故名。1956年為角塘合作社,1999年改稱角塘村委員。角塘村……。 |
大良村地處惠州東北部,汝湖鎮東北部,四處環山,是一個人少山多的典型山村,下轄8個村民小組,共有1620人,480戶人家,轄區面積5萬畝,其中水田4550畝,旱地1860畝,魚塘600畝,林地2500畝。2012年全村經濟總產值650萬元,,村民人均年收入7000元。近年來大良村在各級領導和社會各界熱心人士的大力支持下,在村“兩委”干部和村民群眾的共同努力下,按照“生產發展、生活富裕、鄉風文明、村容……。 |
因村前地塊呈魚塘狀稱“旱塘”,后取翰林之意改稱“翰塘”,后諧音為漢塘。1951年3月建立漢塘聯村;1952年12月改為漢塘鄉;1957年12月并入燎原社;1958年10月屬吉隆人民公社光輝營;1961年1月,改為漢塘大隊;1984年4月改為漢塘鄉;1987年3月改為漢塘村委會(惠東府函〔1987〕10號);1989年11月改稱為漢塘管理區;1999年改稱村民委員會,地名沿用至今。漢塘村……。 |
舊時此處有一大片肥沃農田,人們稱幸福之田,故名。1949年,稱福田行政村;1951年,稱福田鄉;1951年12月,屬惠陽縣第二十一區(區府設在公梅),稱福田小鄉;1956年,稱福田農業社;1957年,稱福田高級農業社;1957年12月,屬惠陽縣,并入高潭鄉;1958年,稱福田大隊;1963年2月,屬高潭公社,稱福田大隊;1983年,改稱福田鄉;1987年3月,依據惠東府函﹝1987﹞7號文的批復,……。 |
祖先遷入時,此處有二個平坦而寬闊的湖泊,稱坦湖,因客家方言塘與湖語義相近,改稱坦塘。明朝弘治18年遷入取名坦湖;明代至清同治八年(1869)屬歸善縣上下淮社;清同治九年(1870)屬歸善縣堡良約堡;民國36年(1947)屬惠陽縣第四區;1949年12月改名坦塘,屬惠陽縣平白區石陂鄉,1951年12月改屬惠陽縣白花區石陂鄉;1957年12月屬惠陽縣白花鄉;1958年10月稱坦塘大隊,屬惠陽縣白花公社……。 |
轄區中心有一座山,形似一匹馬,得名馬山村。1931年8月,屬惠陽縣多祝第三區,稱馬山鄉;1951年12月,屬惠陽縣第二十一區(區府設在公梅),稱馬山小鄉;1957年12月,屬惠陽縣,并入大和鄉;1958年,屬高潭公社,稱馬山大隊;1977年,屬馬山公社,稱馬山大隊;1984年,改稱馬山鄉;1987年3月,依據惠東府函﹝1987﹞20號文的批復,改稱馬山村委;1990年,屬馬山鄉,稱馬山管理區;19……。 |
相傳居民點不遠處有一個用石頭建造的大陂頭,供村民洗衣服,取名石陂村。明朝未年遷入;明清兩朝屬上下淮社;民國20年(1931)屬惠陽縣良塘東鄉;1949年12月稱石陂村,屬惠陽縣平白區白花鄉;1951年11月稱石陂鄉,屬惠陽縣白花區;1957年12月屬惠陽縣白花鄉;1958年10月稱石陂大隊,屬惠陽縣白花公社;1961年6月稱石陂大隊,屬惠陽縣平山區白花公社;1983年11月稱石陂鄉,屬惠東縣白花區……。 |
據說村莊西南面有座形以半月形的山嶺,故稱西山月,后簡稱西山。明代至清同治八年(1869)屬上下淮社;清同治九年(1870)屬歸善縣堡良約堡;民國29年(1940)屬惠陽縣第四區莆田鄉;1949年12月建制名稱為西山村,屬惠陽縣平白區莆田鄉;1957年12月稱西田村,屬惠陽縣莆田鄉;1958年10月稱西山大隊,屬惠陽縣白花公社;1961年6月稱西山大隊,屬惠陽縣平山區莆田公社;1963年3月稱西田大……。 |
位于西枝江畔,舊時是船只往返停泊的地分,故稱高埠頭,新中國成立后,簡稱高埠。明末清初遷入;清代屬歸善縣平山司高坑約;1949年12月,屬惠陽縣平白區高河鄉,改稱高埠村;1951年11月,屬惠陽平山區,稱高埠鄉;1957年12月,屬惠陽縣白花鄉,改稱高埠村;1958年10月,屬惠陽縣白花公社,稱高埠大隊;1961年6月,屬惠陽縣平山區白花公社,稱高埠大隊;1963年3月,屬惠陽縣白花公社,稱高埠大隊……。 |
地名來源于鄰近柏塘鎮圩,故名柏市鄉。清朝時期,屬博羅縣蘇州巡司署;民國時期,屬博羅縣第五區,轄四維鄉一個鄉;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后,屬二區柏塘區;1950年至1957年,屬柏塘鄉;1958年屬博羅縣柏塘人民公社;1983年,恢復區建置屬柏塘區;1986年,改區設鎮屬柏塘鎮;1990年,設立柏塘鎮柏市村管理村。1999年,稱柏市村民委員會至今。柏市村……。 |
石崗嶺社區是廣東省惠州市博羅縣楊僑鎮下轄的社區,城鄉分類代碼為122,為鎮鄉結合區。區劃代碼為441322122505。 |
因村子位地勢平坦,在車道兩邊有千畝水田,而取名車田。清朝時期,屬博羅縣蘇州巡司署;民國時期,屬博羅縣第五區,轄四維鄉一個鄉;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后,屬二區柏塘區;1950年至1957年,屬柏塘鄉;1958年,屬博羅縣柏塘人民公社;1983年,恢復區建置屬柏塘區;1986年,改區設鎮屬柏塘鎮;1990年,設立柏塘鎮車田村管理區;1999年,稱車田村民委員會至今。車田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