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營鎮轄56個行政村,195個自然村,332個村民小組。總面積136.9平方公里,總人口6.43萬人。著名的清涼寺汝官窯遺址就座落在我鎮清涼寺村。大營鎮歷史悠久,已有2700多年的歷史記載。隋唐時曾因市井繁華而有過“雙城”之美稱。宋徽宗時被欽賜易名為“興寶鎮”。境內礦產資源豐富,主要有主焦煤、鋁礬土、紫砂陶土、鐵礦石等10余種,儲量大、品質優、易開采。紫砂產品曾暢銷海內外,有“北方宜興”之美譽。汝……。 |
張八橋鎮位于河南省寶豐縣縣城西南9公里處,地處豫西伏牛山東麓,全鎮轄28個行政村、71個自然村,139個村民組,人口32910人,總面積76平方公里,耕地62430畝。1993年5月經省政府批準撤鄉建鎮。經過十余年來的發展,2003年全鎮國內生產總值達到62000萬元,實現稅收1987萬元,農民人均純收入1930元。張八橋鎮自然資源豐富。境內現已探明的礦產資源有原煤,儲量為100萬噸;鋁釩土,儲量……。 |
石橋鎮位于寶豐縣東北部,距縣城10公里,鄭南西線與石香公路、石趙公路在石橋鎮中心交匯,與郟縣隔汝河相望,西鄰趙莊鄉、肖旗鄉;南至周莊鎮;東至鬧店鎮、郟縣堂街鎮。全鎮總面積72平方千米,轄28個行政村,73個自然村,236個村民小組,總戶數11792戶,人口41981人,耕地4350公頃,人均耕地1.57畝。 2003年,全鎮GDP達到33729萬元,財政收入222萬元,人均純收入2547元,分別……。 |
肖旗鄉屬河南省寶豐縣,緊接寶豐縣城北部,鄉政府距縣城4公里。相鄰周邊鄉鎮有:南城關鎮、東南周莊鎮、東石橋鎮、北趙莊鄉、西商酒務鎮,總面積63.5平方公里,耕地5.3萬畝,總人口3.6萬。轄25個行政村,63個自然村,164個村民組。鄉黨委下設1個黨總支,37個黨支部,共有黨員851名。1998年諾貝爾物理獲得者美籍華人崔琦先生出生在該鄉范莊自然村。鄉域內基礎設施健全,自然條件優越,投資環境良好。一……。 |
商酒務鎮位于寶豐縣城西北部,鎮政府距縣城12公里,東接肖旗鄉、南連張八橋鎮、西鄰前營鄉、西北臨汝州市,東西寬8公里,南北長9公里,面積62.2平方公里,地勢西高東低,過境河流有石河、凈腸河支流桓水、小泥河。1992年撤鄉建鎮,下轄27個行政村,43個自然村,全鎮共有4.2萬人。 該鎮物華天寶,歷史悠久,民風樸實,也是寶豐酒的發源地,素有“酒務春風”的美談。流傳著“春風亭”、“春風書院”的千古佳話,……。 |
鬧店鎮位于寶豐縣城東12公里,北連郟縣,南靠新華區,距平頂山市區僅13公里。南石公路自西向東穿越鎮境,平郟公路貫通南北,石香公路縱貫腹地,交通十分便利,區位優勢得天獨厚,是寶豐縣東部的交通、商貿和文化中心。全鎮東西寬7.2公里,南北長9.4公里,總面積61.5平方公里,耕地面積4063公頃,轄有24個行政村,3.8萬人。鬧店鎮歷史悠久,物華天寶。境內有省級重點保護文物單位香山大普門禪寺,香山禪寺字……。 |
周莊鎮位于河南省寶豐縣城東部,緊鄰縣城,鎮政府距縣城僅4公里。南部與平頂山市新華區毗連,距市委、市政府新址僅數里之遙,區域位置優越。全鎮總面積56平方公里,耕地4.6萬畝,人口3.4萬,轄24個行政村,61個自然村,1995年撤鄉建鎮。先后榮獲省“百強文化站”、省“先進文化鄉鎮”、省“科普先進鎮”、省“社會治安綜合治理先進集體”、市級“文明村鎮”、市“發展鄉鎮企業先進單位”、市“計劃生育一類鎮”、……。 |
前營鄉位于寶豐縣西北部,北界汝州市小屯鄉、蟒川鄉,東接商酒務鎮,全鄉總戶數為7162戶,鄉轄25個行政村,39個自然村,132個村民組。鄉人民政府駐前營,地勢為兩嶺夾一川,北部有虎狼爬嶺,南部有西鳳凰嶺,鄉域有水資源豐富的龍興寺充水庫、石河和泥河。龍興寺水庫、山青水秀,環境幽靜,水甜魚肥,現有飲食12家,俗有“寶豐魚湯哪好喝,前營龍興第一家”的美稱。鄉域交通更是發達、便利,2002年底,在全縣率先……。 |
寶豐縣趙莊鎮位于寶豐縣域北部,鎮政府駐地距縣城約15公里,地處汝州、寶豐、郟縣一市兩縣交界處,東鄰石橋鎮,南接肖旗鄉,西跨虎狼爬嶺,北臨汝河,總面積44.63平方公里,轄22個行政村,24個自然村,總人口4.3萬人,耕地面積4.5萬畝。趙莊鎮先后榮獲中國十大特色文化鄉鎮、河南省命名的“魔術之鄉”、河南省特色文化基地、河南·寶豐魔術大會優秀組織獎、省級文明鄉鎮、河南省民間文化藝術之鄉、省級美麗小鎮等……。 |
李莊鄉位于河南省寶豐縣的最東部 ,南與中原工業重城平頂山相接。全鄉轄24個行政村,2個居委會,總人口27504人,耕地面積22100畝。李莊鄉屬暖溫帶大陸性季風氣候,四季明顯,發展農業項目優勢獨具。李莊鄉自然及人文資源豐富,自東向西有取之不盡的粉煤灰,水質優良的礦泉水和譽滿神州的翟集陳醋,還有海拔500米連綿不斷、富有神話色彩的俊美的落鳧山、界山擂鼓臺、龍山水簾洞和花果水泉溝;自南向北有建筑獨特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