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據2004年村東出土古陶器的考證,鼎留村域早在商周時期已有先民生活居住。隋唐時期,鼎留與北社、西社等村(后兩村縣屬平順縣北社鄉)并稱三池村。(距現藏于平順縣文博館的《唐故秦君墓志》等碑文記載)據清光緒甲申年(1884)的《潞城縣志》和清康熙三十二年的《平順縣志》可知,鼎留村原名頂流村。清末民初,村民認為“頂流”兩字俗而不祥(有“人丁流失之意”),遂以其諧音改稱“鼎留”,鼎留村名一直沿用至今。其后因村委會駐地在此而得名。
該村是由郭姓建村,至今郭姓仍然居多,故名。
因是苗姓人立村,故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