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地是柳城、羅城、宜山的交通中樞,取名“中脈”,后書寫為沖脈。 |
米村,壯語Mbanjmex,“mbanj”即村,“mex”即白米。傳此地曾有一口泉流出白米,故名。 |
指揮屯,原名集威,傳村民原居龍羊山腳下,常被盜匪襲擾,無法生活,遂遷居現址,以“集聚威嚴抗擊匪盜”之意取名。1949年后改為“指揮”。 |
沖恩,壯語Coengqaen,意為“兩家相互支持”。傳何氏始建“小村”,后陶氏在附近建“便村”。清康熙五十二年(1713)因兩家相互支持、互相幫助,結為親家,兩村合為一村,故名。 |
此地是柳城、羅城、宜山的交通中樞,取名“中脈”,后書寫為沖脈。 |
大要原名大鷂,因大要自然村在大鷂山麓,故名。后演變為“大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