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重點推薦 > 第三批省級鄉村振興示范鄉鎮創建對象

第三批省級鄉村振興示范鄉鎮創建對象

  根據《全省鄉村振興示范鄉鎮、示范村創建工作方案》,福建省農業農村廳、鄉村振興局組織開展第三批省級鄉村振興示范鄉鎮創建對象申報推薦工作。經縣級申報、市級審核推薦、省級評審,擬將福清市海口鎮等40個申報鄉鎮納入第三批省級鄉村振興示范鄉鎮創建對象名單。
  福清市轄鎮。1958年置海口公社,1984年改鎮。位于市境東部,地處龍江入海口,東南臨福清灣,距市中心9公里。面積66.5平方公里,人口9萬。海口港設有水產、貨運、客運、石油4個碼頭7個泊位。轄南宅、坊里、隆中、北店、祥豐、塘頭、柏渡、先強、云光、牛宅、斗恒、城里、前村、立新、海口、后路、晨光、東嶠、東岐、梧嶼、李厝、南厝、嶺兜、洋坂、東閣、石溪、工農27個村委會和海口居委會。主要企業有印刷、服裝……。
  [歷史沿革]:鶴上,原名鶴峰,宋代為昌化鄉,屬于三都。明初,因新辟一湖于縱橫兩港道間,登鶴峰山俯瞰,猶如“上”字,乃改稱鶴上。解放前為鶴云鄉(鶴上與云路鄉合稱),解放初期劃為二區,1958年成立鶴上人民公社,1985年改為鄉,1990年改鎮建制至今。[地理位置]:鶴上鎮位于長樂市中部,北連吳航鎮,西接首占鎮,東北與金峰、潭頭兩鎮交界,西南與古槐鎮接壤,東南兩面與漳港、文武砂兩鎮毗鄰,總面積48.5……。
  閩侯縣轄鎮。1958年設白沙公社,1984年改鎮。位于縣境西部,距縣城8公里。面積175平方公里,人口2.6萬。福古公路、外福鐵路過境。轄白沙、聯坑、院埕、林柄、井下、湯院、大目溪、洋石、新坡、上寨、孔源、梧桐下、溪頭、樓格、大瀨、馬坑、大目埕、上岐、唐舉、汶溪、坑頭21個村委會和白沙居委會。主要企業有電力、化工、機械、竹編等廠及運輸、商貿業。盛產龍眼、橄欖、柑橘。境內有湯泉寺、摩崖石刻、登山橋、……。
  因本省最大的河流--閩江,自西北向東南斜貫鄉境,江面寬廣,江水滔滔,奔騰東去,氣勢雄偉,故取名“雄江”。宋屬奉政鄉賀恩里。元屬十七都,轄下大雄、西山、湯下等20個村。明代屬和豐坊,十三都同屬統一個圖。清代屬和豐坊。民國初屬第四區第六團。1929年屬第一區署半嶺鄉。1930年區署撤銷,為縣直轄鄉。1937年半嶺鄉下轄云渡、鶴爐等6個保61甲。解放后,1950年屬第三鄉下轄大雄,鳳山兩個鄉。1952年……。
  位于永泰東部,東鄰塘前鄉,西連城峰鎮,南與嶺路、莆田、福清交界,北與丹云、閩侯南嶼接壤,距福州37公里,縣城19公里。全鎮土地面積216平方公里,耕地面積1052.47公頃(其中水田870.47公頃,農地182公頃),有林地2.19萬公頃。全鎮轄16個行政村,209個村民小組,總人口1.8萬人。2004年,全鎮完成工業總產值7355萬元,農業總產值15681萬元,財政總收入192.35萬元,農民人……。
  灌口鎮位于廈門特區的西北部,廈漳泉“金三角”的中心地段。 324 國道與 319 國道就在灌口鎮腹地的中心地段交匯,距廈門島僅 10 公里 ,距廈門國際機場 13 公里 ,距東渡貨運碼頭 15 公里 ,交通十分便利。鎮域面積 70 多平方公里,轄區內有 12 個村, 5 個居委會,常住人口 37634 人,流動人口 26026 人。.……。
  仙都鎮(駐市后村)位于華安縣東北部,素有“閩南僑鄉”之稱,是漳州市重點(衛星)城鎮和首個“貸款信用鎮”。該鎮轄13個行政村(市后、嶺埔、云山、下林、招山、上苑、招坑、中圳、大地、仙都、先鋒、送坑、高村),土地面積140.5平方公里,人口2.8萬人。 主要產業:(1)工業:2004年完成工業產值3.8億元,比增18%;新辦茶葉加工企業800多家;茶葉機械制造廠28家,創產值3500萬元。2005年一……。
  浦南鎮區域總面積約74平方公里,轄16個行政村、6個社區、1個果林場,其中有16個村沿九龍江,常住人口3.35萬人。浦南地處薌城、龍文、華安、長泰交界處,國省干線聯六線、漳華路、泰浦路等交通要道穿境而過,轄區內有國家級重點文物保護單位陳元光陵園、全國最早書院之一——松洲書院、非遺古儺等深厚人文歷史資源。曾獲得省級“綠色鄉鎮”、省級“生態鄉鎮”“市級四好農村路示范鄉鎮”、2022年度薌城區“產業發展……。
  因鎮政府駐地巖溪圩(屬錦鱗村)而得名,故名。巖溪圩,即地處龍津溪畔,溪東有巖石洞,故名巖溪。明時是旗考里中心集市,明末聯合石銘里,附近村莊,增設市場。巖溪鎮鎮境宋為康樂鄉,所轄的石銘里、永安里(后改永福里、旌孝里)的一部分。1933年屬第二區;1940年為巖溪鎮;1941年改巖溪鄉,屬巖溪區;1943年撤銷區,仍為巖溪鄉。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后為第三區;1952年劃出轄區內良崗山脈西北側的鄉村另設第……。
  石榴鎮位于漳浦縣西部,東鄰綏安鎮、石古農場、長橋鎮割后村,南鄰盤陀鎮、大南坂農場坑內作業區,北鄰南浦鄉、中西林場,西隔石屏山山脈及梁山山脈與平和縣南勝鎮、五寨鄉交界。全鎮總面積198平方米公里,鎮政府所在地石榴村,距縣城10公里。全鎮耕地4.5萬畝,大部分是水田。有山地16.8萬畝,其中大部分為林地,一部分已營造果園、茶園,還可開發種果的山地有6萬畝。自然條件的優越加上村民的勤勞,至2001年……。
  四都鎮地處詔安縣東北部,是全國重點鄉鎮、全國生態鄉鎮、福建省重點工業衛星城鎮、省商貿重鎮、省級文明鄉鎮、省農村宣傳思想文化工作示范鄉鎮、省級園林式鄉鎮、漳州市級小城鎮綜合改革建設工作試點鄉鎮和市重點(衛星)城鎮。鎮轄區面積75.79 平方公里,其中山地面積6萬畝,耕地面積2.8萬畝,淺海灘涂面積2.5萬畝,海岸線15公里,轄20個行政村和1個社區,總人口5.7萬人。四都鎮農業生產條件得天獨厚,年平……。
  惠安縣轄鎮。1939年置崇武鎮,1958年屬飛躍公社,1961年析置崇武公社,1984年復置鎮。位于縣境東南沿海突出部,東距臺灣97海里,為海峽兩岸距離最近點之一,距縣城23公里。面積196平方公里,人口68萬。惠崇公路過境。轄大祃、港墘、靖江、蓮西、海門、潮樂、西華、五峰、霞西、前垵、龍西、溪底12個村委會。有海洋捕撈、海水養殖、石雕石材工藝、漁船漁具制造、海濱旅游、對臺貿易、水產品冷凍加工、化……。
  著名民族英雄鄭成功故鄉閩南古津石井鎮,位于福建東南沿海最南端,與金門僅距6海里。石井馬江是南安市唯一的出海口,也是閩東南海峽西岸的海上對外交通要沖。東隔馬江毗鄰晉江東石,南臨浯江遙對金門,西連龜山與廈門翔安巷東接壤,北與水頭交界。全鎮陸地面積83平方公里,海域面積50平方公里。人口72500多人,外來人口30000多人,旅居海外僑親和港澳臺同胞6萬多人。改革開放以來,石井人民秉承先人艱苦創業的成功……。
  五里街鎮位于縣城西北,屬縣城規劃區,這里交通便利,歷史上是文明海內外的閩南商貿重鎮。全鎮總面積42.66平方公里,總人口3萬多人,轄8個村、3個居委會、116個村民小組。  五里街鎮地理條件優越,基礎設施完善,鎮區建設初具雛形。道路四通八達,硬化率高達100%。通訊便捷,擁有1.5萬門自動程控電話,并設有泉靈通和移動電話站。鎮區有省一級達標中學1所,普通中學1所,省級示范小學1所,其它中小學、幼兒……。
  鎮位于福建省著名僑鄉石獅市的西南方,介于石獅市和晉江市的結合地段,是石獅陸上交通的必經之地,也是石獅市的城鄉結合部。全鎮面積16.27平方公里,人口2.6萬,海外僑胞3萬多人。改革開放以來,特別是1993年建鎮十年來,靈秀人民緊緊抓住難得機遇,充分發揮自身僑臺、地理優勢和“敢拼愛贏”精神,加強基礎設施建設,加快外引內聯工作,大力發展市場經濟、民營經濟和外向型經濟,逐步形成了以服裝業為支柱產業的新興……。
欧美精品色精品一区二区三区,日韩中文字幕欧美三级,中文字幕亚洲精品乱码在,亚洲中字日韩中字无码中字
中文字幕久久精品一区二区 | 最新国产福利小视频在线观看 | 在线香港三级日本三级人妇 | 午夜精品亚洲一级在线 | 日韩1区2区3区蜜桃在线观看 | 亚洲ⅴa久久久噜噜噜久久狠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