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省鄉村生態振興專項小組印發的《關于扎實推進“綠盈鄉村”建設提升鄉村生態振興工作實效的通知》(閩鄉村生態〔2019〕4號),在地市鄉村生態振興專項小組推薦的基礎上,省生態環境廳牽頭委托第三方技術團隊現場指導服務,聽取群眾意見建議,核實綠盈鄉村建設及指標完成情況。經省鄉村生態振興專項小組成員單位聯合審查,確認福州市晉安區壽山鄉九峰村等180個鄉村達到高級版“綠盈鄉村”建設標準。 |
祖先開創時,周圍有九個山峰,得名九峰村。九峰村建村距今已有1300多年的歷史,唐、宋、元朝時分屬閩縣、懷安縣同樂鄉、同樂西鄉管轄,明、清時期至民國28年隸屬侯官縣同樂西鄉、小北嶺區,民國29年后歸屬閩侯縣(林森縣)五區下寮鄉,新中國成立至1962年屬閩侯縣(林森縣)第八區,1962年至今分屬福州市郊區、北峰區、晉安區壽山鄉(紅寮鄉)管轄。1980年,設立九峰村村民委員會,沿用至今。九峰村位于壽山鄉……。 |
前洋村舊稱“賢場”,也是朱熹的講學處。明《閩都記》記載”前洋”村這個地名,是因為朱熹在這里講學而得名的,本來是叫“賢場”,后因“賢場”與方言的“前洋”相近,久之就成了今天的“前洋。宋時為懷安縣同樂鄉興城里,明為侯官縣同樂西鄉,清屬侯官縣小北嶺管轄,民國時為閩侯縣五區四十都賢場鄉,村委會建成時間:1995年10月。前洋村……。 |
以盛產壽山石而得名。村委會設立于2008年6月3日。壽山村……。 |
村旁有山,形似虎降臨,設在降虎村的群眾自治組織。明清時設四十二都,1955年設初級社,1956年設高級社,1962年改降虎大隊,1984年改為降虎村委會。降虎村……。 |
白眉村簡介 白眉村地處福州東北部,位于白眉水庫下游,閩白公路邊。全村有8個自然村。近幾年新建的住房較多。全村有432戶居民,共1379人。常住人口僅有450多人,而定居海外的僑胞達約900人,是亭江地區重要的僑村。2012年,全村社會總收入1300萬元,村財政收入45萬元,人均收入5493.2元。……。 |
據《福州百科全書》載:“村名取‘安鎮閩疆’之意。村居背山面臨閩江,古稱迥港,唐設鎮,宋為州屬四大鎮之一,明洪武二年(1369年)置巡檢司,曾是戚繼光抗倭基地和鄭成功抗清根據地。清順治年間設水營汛,管轄內外澎湖列島百余年。扼閩江交通要沖,有‘省城第一門戶’之稱。是福建省歷史文化名村。唐朝設巡檢司,宋、元屬于閩縣東鄉合浦南里,明代屬閩縣晉安東鄉江右里,清末屬閩縣東二區江右里。民國后,閩安閩侯縣閩安鎮區……。 |
青山村,位于董奉山東面山腳下,由上房、樓下、前王幾個地區組成。由于這里地肥土沃,氣候宜人,瓜果飄香,四季常青,故得“青山”之美名,是青山派黃氏的發祥地。舊屬善政鄉廉風里,元為十一都四圖。東鄰嶼頭村,西靠董奉山,南連湖南村,北接福坊村。有624戶,人口2220人。總面積2.45平方公里,其中山地面積3600多畝,耕地面積447畝。2013年,農民人均收入6362元。2011年至2013年,村財收入7……。 |
嶼北村,舊屬善政鄉廉風里,元為十一都三圖,桂林境。1997年5月,由嶼頭村析出成立行政村,東鄰文武砂壺井、洽嶼村,西接北湖村,南連嶼中村,北至鶴上沙京新馬村。有768戶,人口2642人。總面積1.61平方公里,其中山地面積71畝,耕地面積1258畝。2013年,農民人均收入6691元。2011年至2013年,村財收入649905元。……。 |
猴嶼村地處長樂市北端,閩江口南岸,緊靠西澤公路中段,全村依山傍水,環境清幽,交通便利,是個合適人居的現代橋村。目前全村496戶,1243人,有鄭、陳、唐、朱等姓,其中鄭姓最多,占95%。全村在外華僑13620多人,分布于美國、英國、荷蘭、加拿大等國家以及香港、澳門等地區,僑眷僑屬占全村住戶的98%以上,是長樂市乃至閩江口一帶著名的僑鄉。……。 |
一都鎮普禮村全村人口2115人,8個自然村:分別是新山厝、普禮厝、烏仔山、保二頭、上云、下林、王厝底、羅漢;生態林面積是14800平方米, 村替村民繳納醫保;耕地面積是1298畝;普禮村是革命基點村,當年紅軍游擊隊在羅漢自然村與敵人英勇奮戰,弘揚革命精神;全村人均年收是15061元,目前全村路燈已全部架設投入使用,村道已拓寬至6米,監控設備已裝上投入使用。……。 |
玉樓村位于高山鎮東北部沿海,與平潭隔海5公里。這里山海交融、白鷺翻飛,歷史古厝“風韻猶存”。4公里的完整海岸線不僅給村莊帶來得天獨厚的自然景觀,還孕育了豐富的海產資源。玉樓村以海產養殖捕撈、農(漁)家樂為主導產業,為剩余勞動力提供了就業機會,有效實現村民創業增收。同時,村里將海產養殖、壽山石特色文化和農家樂-發展,打造完整的“旅游+購物”產業鏈。……。 |
東風村地處鏡洋鎮西南部,毗鄰石竹山風景區。行政村總面積2.1平方公里,轄6個自然村,5個村民小組,全村262戶,總人口864人。村黨支部現有黨員30名(其中男24人、女6人),2012年獲評四星級黨支部。全村現有耕地420畝,林地1800畝,農業生產基本以種植業為主。近年來隨著農業產業化的發展,在本村能人的帶動下,村內富余勞動力大多轉移到二、三產業或出國務工等。2006年來,先后被評為“福清市平安……。 |
因村形象梧桐樹,且境內多坑,坑俗稱為溪,因此名為梧溪。原稱梧溪鄉,公社化成立大隊,1984年后成立梧溪村民委員會,沿用至今。梧溪村……。 |
白沙鎮孔元村位于閩侯縣東北部,距離縣城15公里,距離鎮政府5公里,距離京臺高速互通口(在建)僅300米,原福建省第三監獄所在地。孔元村現有良田1630畝,山地8850畝,整體村莊地形北高南低,北面是兩座海拔不高的青山,南面是一片平坦的耕地,呈由北向南緩緩傾斜之狀。井下溪和東溪兩條小溪穿村而過,在村莊中央匯合,溪水水質清澈,魚蝦成群,水量豐富。孔元村生態環境優美,農藥化肥使用量常年保持在全縣最低,森……。 |
梅洋村地處連江縣城西南方,依山傍溪而建,森林覆蓋率達92.7%,自成“醉美氧吧”,亦是夏日避暑勝地。村莊自然風景秀麗,三潭十八景自東向西蜿蜒穿境,奇山怪石俯瞰全村。梅洋因梅聞名,有著悠久的植梅歷史,村內保留著數十株上百年的梅樹,賞梅周期長達4個月。沿溪而建的明清古建筑錯落有致,保留著原始的房屋結構和石頭墻面,也映射出梅洋傳統的建筑風格和生活習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