鶴峰縣走馬鎮位于武陵山區腹地,東連荊楚,西眺重慶,南距三湘,北至三峽,屬湖北省恩施自治州東南邊陲重鎮,素有“鄂西南窗”之稱,是省定25個重點口子鎮、27個老區鄉鎮、50個小城鎮建設重點鎮之一。鎮域國土面積467平方公里,轄32個行政村,1個社區居委會,總人口4.6萬。走馬鎮先后被省委、省政府授予“六好鄉鎮黨委”、“楚天明星鎮”、“全省扶貧開發先進單位”等光榮稱號。 走馬歷史悠久,文化燦爛。相傳在南……。 |
中營鄉是2001年3月鄉鎮機構改革中由原中營鄉與北佳鄉合并組建而成的一個鄉,鄉政府駐地設在八字山,距縣城約30公里。中營鄉位于鶴峰縣西北部,地理座標為東徑109°45’-110°05’,北緯29°53’-30°05’。西同宣恩縣毗連,北與建始縣、恩施市相鄰,南接本縣容美鎮,東與鄔陽、下坪二鄉接壤,西南和太坪鄉交界。全鄉總面積433平方公里,轄32個村,177個村民小組,總戶數6686戶,總人口達2……。 |
五里鄉位于鶴峰縣東南部,毗鄰五峰縣灣潭鎮,東鄰湖南省石門縣,西南分別與本縣容美、燕子、走馬接壤。全鄉國土總面積378.8平方公里,地勢東高西低,全境皆為山區,群山連綿,溝壑縱橫,平均海拔1100公尺,是典型的二高山地區,兼有低山河谷,呈立體分布。五里現轄6個工作片區,21個建制村,166個村民小組,總戶數6352戶,總人口22310人,其中農業人口21219人。全鄉耕地面積34552.24畝,人均……。 |
一、“燕子”名稱溯源清代文學家中有兩個人與古容美土司頗有淵源,一是著名戲曲家孔尚任,一是散文家、詩人顧彩。后者于康熙四十三年(公元1704年)游經鶴峰,歷時五個多月,并將見聞撰成《容美紀游》。按《容美紀游》所載,顧翁曾宿于現燕子集鎮,其時有亭,名曰“燕子亭”,又“田中黑石棋布,如群燕掠地而飛。”并賦詩《燕子坪》云:歸程云外指,秋意暑中看。由此可知,“燕子”一名之由來,乃其形。今用其名,更取展翅高飛……。 |
2013年,省民政廳下達批復,同意撤銷鶴峰縣太平鄉,設立太平鎮。批復明確,以原太平鄉的行政區域為太平鎮的行政區域,鎮人民政府駐太平。據介紹,太平撤鄉設鎮后,國家及省將加大對該鎮基礎設施和特色工業、現代服務業建設投資支持力度,促進社區等基層便民服務功能不斷完善,帶動鶴峰縣城鎮化建設跨越式發展。太平鎮地跨東經109°54´至東經110°03´,北緯29°49´至北緯29°……。 |
容美古稱柘溪、容米、容陽,清雍正十三年(公元1735年)“改土歸流”之后,被漢化為“容美”。容美鎮是鶴峰縣政治、經濟、文化中心。位于東徑110度,北緯29.45度,其東部與本縣燕子鄉、五里鄉接壤,南部與湖南省桑植縣交界,西部和北部與本縣太坪鄉,北佳鄉相鄰。國土面積288.5平方公里,最高海拔為1953米(倉大坪),最低海拔為432米(沈家河)。全鎮轄26個行政村,5個農林場圃,160個村民小組,4……。 |
一、自然概況及面積 鐵爐鄉位于鄂西東南邊陲,地處武陵山脈,與著名的武陵源風景區——國家森林公園張家界和索溪峪,天子山奇峰相依,山水相連,東鄰湖南石門,南毗湖南慈利,西接湖南桑植,北靠本縣走馬。我鄉水陸交通方便,距湖南桑植縣城96公里,張家界火車站132公里,離縣城126公里,如果走水路,到慈利江埡大壩只有60公里。我鄉境內山大人稀,河谷低平,土地肥沃,雨量充沛。江口是全縣最低的地方,海拔只有195……。 |
鄔陽鄉位于鶴峰縣境東北邊界,湖北省的西南角,距縣城59公里,與宜昌市五峰縣牛莊鄉接壤,與恩施州的建始縣官店鎮、巴東縣金果坪鄉相鄰,俗稱“一腳踏三縣”。全鄉國土總面積193平方公里,境內地形復雜,地表切割深、坡度大,群山矗立,層巒疊嶂,最高海撥1849公尺,最低海撥375米,是高山、二高山、低山三者兼有的地區;溪澗縱橫,咸盈河、岳家河、高橋河等多條河流匯聚于此,流入清江,水流量大,可開發資源潛力大,……。 |
下坪鄉位于鶴峰縣東北部,距縣城25公里,跨東經110°03′至110°12′,北緯29°58′至30°06′,東鄰鄔陽鄉,北接中營鄉,南與燕子鄉相連,西與容美鎮接壤。恩鶴公路依境而過,巴鶴公路居境相通。省級自然保護區木林子位于境內腹部。全鄉國土面積175平方公里,其中耕地2萬畝,下轄13個行政村,88個村民小組,3932戶,13932人,7443勞力。全鄉大部分地區屬于二高山地區,境內樹木蔥籠,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