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溪社區隸屬華寧縣華溪鎮,全區轄籠總白、西沙井、阿幾黑、四組、五組、六組、七組、型本典、蚱蚌、三合土10個居民小組,有農戶1477戶,有人口4486人。其中,籠總白有農戶106戶,人口343人;西沙井有農戶154戶,人口477人;阿幾黑有農戶130戶,人口430人;四組有農戶202戶,人口563人;五組有農戶178戶,人口578人;六組有農戶178戶,人口532人;七組有農戶245戶,人口689人;型本典有農戶143戶,人口459人;蚱蚌有農戶124戶,人口372人;三合土有農戶17戶,人口43人。
華溪社區共有國土面積22.93平方公里,平均海拔1215.00米。柑桔種植為華溪社區主導產業,2016年華溪社區經濟總收入為12814.00萬元。其中籠總白年人均收入為15766.00元;西沙井年人均收入為15887.00元;阿幾黑年人均收入為16647.00元;四組年人均收入為18297.00元;五組年人均收入為18688.00元;六組年人均收入為19987.00元;七組年人均收入為16203.00元;型本典年人均收入為15374.00元;蚱蚌年人均收入為16325.00元;三合土年人均收入為18729.00元。
華溪社區黨總支部委員會下設分支部數8個,分別是:第四支部、第五支部、第六支部、第七支部、阿幾黑支部、型本典支部(型本典、三合土2個組)、西沙井支部(西沙井、籠總白2個組)、蚱蚌支部。 |
華溪鎮甫甸社區居委會地處曲江河畔,華盤公路旁,南鄰紅河州建水縣利民鄉清江村委會,西鄰黑牛白村委會,北鄰寧州鎮普茶寨村委會,全社區有910戶,居民人口3010人,勞動力2044人,是一個彝族聚集的居委會,鄉風文明,民風純樸。轄甫甸村第一、甫甸村第二、上拖卓、下拖卓、西瓜地、石城、荷包田、場田、則沖、桐油科、小鋪子、新建村12個居民小組,11個自然村,F有耕地1769畝,林地面積18936畝,經濟林果6637畝。主要以種植業為主,家家戶戶均有柑桔園。2016年農村經濟總收入8034萬元,農民人均純收入13715元。甫甸社區居委會依山傍水,前有曲江河相伴,后有一條巨蟒(甫甸大溝)相依,有民間藝人普大老的傳說故事,有熱情好客的農家樂休閑山莊,有萬畝柑園的觀光景色,有林下養殖的蟲草雞,有鮮嫩可口的土特產——花泥鰍,還有刺激、昌險的滇中峽谷飄流河道——曲江河,有天然景洞——彎家打水洞。
特色產業柑桔是甫甸社區居委會的主要產業,2016年全社區種植柑桔6637畝,柑桔產量20121噸,總收入7484萬元,僅柑桔一項就使人均增收10000元,居民們已積累了豐富的栽種經驗,有完善的銷售渠道。今后的發展主要圍繞“兩棵樹”、“一只雞”(即柑桔樹、核桃樹、林下養殖的土雞)和冬早蔬菜發展經濟,帶動發展特色“農家樂”為主的鄉村旅游,想盡一切辦法增加居民收入。 |
獨家村村民委員會位于華溪鎮北面,地處曲江河畔、華盤公路旁,距華溪集鎮區5.00公里。全村共有農戶570戶,人口1837人(其中,苗族286人)。設1個黨總支,6個黨支部,有正式黨員60名,其中女黨員13名,60歲以上黨員9人。全村國土面積30.33平方公里,其中常用耕地1200畝,人均耕地0.65畝,最低海拔1152.00米,最高海拔2232.00米,主要農作物有柑桔、核桃、柿子、包谷等農作物。2016年全村經濟總收入5829萬元,人均純收入15355元,主要農作物為:柑橘、稻谷、包谷,蔬菜等,其中2016年柑橘種植面積3900畝,產量9370噸,稻谷種植面積28畝,產量480噸,包谷種植面積900畝,產量40.5萬公斤,蔬菜種植面積364畝,產量32.1萬公斤。 |
黑牛白村委會位于華寧縣南部,華溪鎮西北部,距華寧縣城18公里,距華溪鎮鎮政府15公里。黑牛白系彝語,漢語意思是“有崖子的地方”,是一個彝族聚居的山區村委會。最低海拔(黑牛白小組)1350米,最高海拔(大總多小組)1860米。全村轄黑牛白、小河邊(上營、中營、下營、新營)、小總多、大總多7個自然村,四個村民小組。全村2016年有農戶243戶,人口776人。90%以上為彝族。全村四個村民小組設立黨支部四個,有黨員53人,其中:男黨員46人,女黨員7人,60歲以上黨員9人。建有村完小學一所,校舍面積1632平方米,有教學班四個(含學前班一個),有教師6人,學生54人。建有衛生所一個,面積60平方米,有衛生員一人。2016年全村經濟總收入1375萬元,農民人均純收入12110元。
產業發展情況全村共有常用耕地面積828畝,人均耕地面積1.07畝,其中水田面積50畝,山地面積225畝。有史以來以種植稻谷、包谷、小麥、豌豆等糧食作物為主,經濟作物以香櫞、佛手、竹子為主。近幾年來,在上級黨委、政府的領導下,在有關部門指導幫助下,產業結構不斷調整,產業逐步向相對優勢集中,逐步從以種糧食作物為主向種植經濟作物及經果林木為主轉變。到2016年底,全村種植柑橘631畝,產量119.6噸、核桃產量19噸、蔬菜626畝,產量90.4萬公斤。走出了“以短養長、長短結合”的路子,根據我村立體氣候及地理特點,形成“柑橘、核桃、冬早蔬菜”三項支柱產業。 |
小寨村委會位于華溪鎮西南曲江河、竹居河河畔,距離華寧縣城30公里,距華溪鎮15公里,與通海、建水毗鄰,平均海拔1350米,全年無霜期305天,年降水量600-700毫米,所轄11個自然村,10個村民小組,現有農戶638戶2240人,其中彝族占79.4%,屬彝族聚居山區,小寨村黨總支設5個黨支部,現有黨員69名,其中預備黨員1名,女黨員6名;60歲以上黨員12名。全村總面積28.62平方公里,其中耕地2250畝,人均耕地1畝,2016年全村經濟總收入5829萬元,人均純收入15355元,主要農作物為:柑橘、稻谷、包谷,蔬菜等,其中2016年柑橘種植面積4467畝,產量9940噸,稻谷種植面積163畝,產量5.98萬噸,蔬菜種植面積668畝,產量91萬公斤。 |
大新寨村委會系華溪鎮六個村委會之一,平均海拔1850米,是華溪鎮海拔最高的村委會,與通?h里山鄉、建水縣曲江鎮相連,位于三縣兩地州交界處,距縣城37公里,距華溪鎮政府所在地27公里,轄區面積19.25平方公里,下轄大新寨、清水塘和三家3個自然村,3個村民小組,有農戶293戶,總人口984人,其中以彝族為主的少數民族占總人口的98.5%,是彝族聚集的村委會。大新寨村共兩個黨支部(大新寨、三家聯合黨支部,清水塘黨支部),共有黨員45名。全村常用耕地面積1254畝,人均耕地1.27畝,2016年全村經濟總收入2252萬元,人均純收入14012元,主要農作物為:烤煙、包谷,蔬菜等,其中2016年柑橘種植面積4467畝,產量9940噸,烤煙種植面積3500畝,產量56.7萬公斤,包谷種植面積400畝,產量18.6萬公斤,蔬菜種植面積710畝,產量96噸。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