綽斯甲土司命二土司管理。 1950年12月,綽斯甲解放。 1984年撤公社改為鄉,大隊改為村,故稱毛日鄉熱它村。 |
綽斯甲土司命二土司管理。 1950年12月,綽斯甲解放。 1960年1月,始建阿科里鄉。 同年3月,建國營牧場(企業性質),場部大草塘,轄3個牧業大隊。 1961年,轄4個牧業大隊,1963年,場部遷至甲嘎特爾。 1964年,再遷至阿科里貢巴。 同年二嘎里文布溝建國營二牧場,阿科里國營牧場始稱國營一牧場,1966年春撤銷阿科里鄉,將鄉屬6個牧業大隊劃歸國營一牧場(區級),實行以場代社,統一領導。 場部由阿科里貢巴牧點遷至飛機壩。 1984年,恢復阿科里鄉,1985年7月,撤銷國營一牧場。 恢復阿科里當年就全鄉劃分為7個村殼它村就是其中之一。 |
2020年5月15日,毛日村和撒爾腳村合并,命名為“毛日村”,村委會駐地為原毛日村村委會。 |
綽斯甲土司命二土司管理。 1958年6月,初期只有7戶牧民,并且沒有固定的住所,以游牧的方式生活,有時這七戶牧民做幫傭背茶,故取名為甲克村,甲克在安多藏語中“甲”是“茶”的意思“克”是“背的意思”;1965年“五四運動”期間由于各種原因,把甲克和現有的伊生村合并為一個村后居住在伊生村,但是取名為甲克村;后來由于兩個部落不和就分開了,原有的幾戶人家及后來發展的一并回到了甲克溝,而后成立了甲克這個行政村;甲克村村民自古以來擁有良好的風俗習慣,村民堅決擁護中國共產黨的領導,一直以來遵紀守法,沒有發生過大的違法亂紀現象。 2020年5月15日,將甲克村和伊生村(貧困村)合并,命名為“甲克村”,村委會駐地為原甲克村村委會。 |
七一村以前叫嘎貢村,屬于以前的周山區管理,1950年12月,綽斯甲解放。 始建阿科里鄉。 改嘎貢村為七一村屬阿科里管理。 1966年春撤銷阿科里鄉,將鄉屬6個牧業大隊劃歸國營一牧場(區級),實行以場代社,統一領導。 場部由阿科里貢巴牧點遷至飛機壩。 1984年,恢復阿科里鄉,1985年7月,撤銷國營一牧場。 2002年3月27日,將阿科里鄉分設為阿科里、毛日兩個鄉,又將七一村劃分到毛日轄區至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