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重點推薦 > 蘭坪縣各街道鄉鎮情況介紹

蘭坪縣各街道鄉鎮情況介紹

因政府駐地金頂街,故而得名。駐地西北有一座三面延伸的小山峰,形似香鼎,明代在頂部建了玉皇閣,取名金鼎寺,1940年,以此寺廟名命為街名,通寫為金頂。2022年6月16日,經《云南省人民政府關于同意蘭坪白族普米族自治縣金頂鎮撤鎮設街道的批復》(云政復[2022]22號)批復同意,撤銷金頂鎮設立金頂街道、翠屏街道。

金頂街道轄文興、箐門、官坪、七聯、金鳳、大龍、來龍、福坪、永興、永祥10個村(社區),78個村(居)民小組、10730戶34421人。

2022年6月16日,經《云南省人民政府關于同意蘭坪白族普米族自治縣金頂鎮撤鎮設街道的批復》(云政復[2022]22號)批復同意,撤銷金頂鎮設立金頂街道、翠屏街道。2022年6月16日,經《云南省人民政府關于同意蘭坪白族普米族自治縣金頂鎮撤鎮設街道的批復》(云政復[2022]22號)批復同意,撤銷金頂鎮設立金頂街道、翠屏街道。

翠屏街道下轄10個村委會(社區)、分別是高坪村、干竹河村2個村委會和永安社區、永昌社區、永泰社區、玉屏社區、玉泉社區、江頭河社區、團結社區、金龍社區8個社區,常住人口16205戶46597人,涵蓋了傈僳族、白族、彝族、普米族、漢族、怒族等多個民族。

蘭坪白族普米族自治縣轄鎮。1958年建拉井公社,1964年至1966年與金頂、通甸并為一個區,1983年改區,1987年改鎮。位于縣境中部,距縣城35公里。面積509平方公里,人口1.5萬,有白、普米、傈僳、彝、漢等。轄春龍、-、桃樹、富和、布場、九龍、新建、期井、長澗、桃樹9個行政村。農業以種植玉米、小麥、洋芋為主。工業有鹽礦、銅礦、木材加工業。
營盤鎮地處云南省滇西北瀾滄江縱谷區。鎮政府駐地營盤街海拔1600米,距縣政府駐地金頂鎮53.8公里。距州府六庫157公里。東靠“鹽都”啦井,南連兔峨、西與怒江州瀘水、福貢兩縣交界,北接石登、瀾滄江貫穿全境56公里。

全鎮幅員547平方公里,海拔在1402米至4168米之間,轄十七個村委會,120個自然村、148個村民小組,33596人、7715戶、居住民族有白、傈僳、漢、普米、怒、彝、納西、回、藏等9個民族。其中白族占59.7%,傈僳族占35.7%,其他民族占4.6%,是一個多民族雜居的鄉鎮。

全鎮耕地面積53140畝,其中水田15585畝,旱地37555畝,人均占有耕地面積1.62畝。全鎮有林地25563畝,荒山宜林地99384畝,糧食作物主要以水稻、玉米、小麥為主,是全縣商品糧生產基地。

全鎮共有大小水利179件。重點水利18件,有16個蓄水庫,境內有大小河流20余條,有縣辦電站2座,鎮辦電站2座,總裝機容量1萬多個千瓦。境內水能資源十分豐富,有待國家開發的瀾滄江上黃登巖梯級電站。鎮政府駐地開通無線尋呼和移動電話業務,全鎮十七個村委會開通程控電話,16個村委會通電通廣播、電視,10個村委會通鄉村公路,銅礦資源較為豐富,并具有儲量大,品位優良、可變性好的特點,產品遠銷上海、北京、深圳等地,被譽為銅的故鄉。

鄉鎮企業蓬勃發展,二000年全鎮工農業總產值完成10287萬元,其中工業總值7478萬元,農業總產值2809萬元,財政收入完成270萬元,農民人均純收入986元,糧食總產量達1161噸,人均生產糧食達362公斤。

一、通甸鎮基本情況

通甸鎮地處滇西北縱谷區,“蘭州壩”北部,位于蘭坪白族普米族自治縣東部,是麗江、大理、迪慶、怒江四州市的“三叉路口”。地處橫斷山脈腹部,東跨老君山與麗江市石頭鄉、九河鄉,劍川縣老君山鎮接壤,南與金頂鎮、啦井鎮毗鄰,西與石登鄉相連,北與河西鄉相依。鎮政府駐地通甸街,地平,面積廣闊,距離縣城37公里。全鎮國土總面積521.33平方公里。全鎮最高點是拉巴山山神廟峰,海拔3688米,最低為河邊村的德勝口,海拔2237米,高差1451米。鎮政府駐地海拔2400米,處于“三江”流域高寒冷涼地區,是全縣最冷的鎮。歷年最高氣溫為29.5°C,最低氣溫為零下12°C,年平均氣溫10.7°C,年平均積溫2840°C。霜期長達210天。歷年最多降雨量為1215.9毫米,最低降雨量為676.3毫米,年平均降雨量在1024.1毫米左右,雨水多集中在夏秋兩季。通甸河是通甸鎮的主要河流,由南向北流經全鎮。另外還有幾條河流是稗子溝、青甸灣河、下甸河、金竹河、清水江,徑流總面積527平方公里,年徑流量2.824立方米。地下水資源主要分布在壩區第四系(E)河流階地上,單井涌水量在1000~2000噸/日,年地下徑流量為7.22萬立方米。鎮域內主要礦藏資源有:鉛鋅、鐵、銅、汞、錫等,已查明礦產資源有8處,即鉛鋅3處,銅礦3處,鐵礦1處,汞礦1處。其中鉛鋅儲量較大,在鄉鎮境內均有分布。

通甸鎮具有豐富的森林資源,目前有林業地580283畝,其中有林地552940畝,灌木林地1575畝,疏林地1859畝。全鎮森林覆蓋率72.7%,活立木蓄積量290.62萬立方米。動物主要有:黑熊、小熊貓、大靈貓、小靈貓、金錢豹、黑頸鸕鶿、藍喉太陽鳥、火尾太陽鳥等近百個品種。植物中以自然植被為主,主要有針闊混交林和針葉林兩類,包括:銀杏、天花木蘭、紅豆杉、漆樹、冷杉、云杉、紅杉。中藥材主要有當歸、秦艽、天麻、茯苓、何首烏等。野生食用菌主要有羊肚菌、松茸等。

通甸具有豐富的旅游資源。通甸位于世界自然遺產保護地——“三江并流風景區”的最南端,是進入“三江并流風景區”的門戶。鎮域內的羅古箐,南連老君山風景區,北接大羊場,除具有豐富的動植物資源、完整的生態系統外,也是發育完全的丹霞地貌與原始森林的完美結合。。

"一、地理概況

河西鄉位于瀘水縣中部的怒江兩岸,東經 98°51′至 99°21′,北緯 26°00′ 至 26°13′ 之間,東西橫距最寬 30 千米,南北縱距最長 24 千米,總面積 406.28 平方米(實地面積 455 平方千米)。鄉境東接云龍縣,南連六庫鎮,東南、西南分別與老窩鄉、魯掌鎮相連,西與緬甸接界,北與稱桿鄉毗鄰,國防干線瓦貢公路沿怒江自南向北貫穿全鄉。鄉黨政機關駐地燈籠壩,它位于怒江兩岸的聽命河沖積扇上,距州府六庫 23 千米,瓦貢公路橫穿而過,交通比較方便。

二、鄉情介紹

2002 年,全鄉共有 7 個村民委員會,75 個自然村,136 個村民小組,人口達 4139 戶 15541 人(其中農業人口 3725 戶 14645 人),大部分群眾居住在海拔 1000 - 2300 米的半山上,村落相對分散,主體民族是傈僳族,占全鄉總人口的 93%,其它民族僅占 7%。已基本實現“村村通電”工程,已通電 126 個村小組,未通電戶數 417 戶 1847 人,基本解決人畜飲水 407 戶 1692 人。基本實現“村村通人馬驛道”、“村村通廣播電視”,三個村委會通鄉村公路。2002 年,全鄉人均純收入 999 元,人均有糧 428 千克,已基本解決溫飽 3506 戶 13802 人,未解決溫飽 219 戶 843 人。

三、自然狀況

大興地鄉全境地處西橫斷山脈縱谷區,以高黎貢山和碧羅雪山為主體,形成了山高坡徒谷深的高山峽谷地貌和立體氣候、植被特征。全鄉最高海拔 3967 米,最低海拔 890 米(鄉政府駐地燈籠壩),年平均溫度 21℃,由于立體氣候突出,在同一平面上氣溫南北差異小,垂直差異大,同一山脈可出現寒、溫、熱三種氣候,形成了峽谷特有的立體農業;在海拔 1400 米以下的亞熱帶,適應種植的糧食作物有水稻、包谷、油萊等;適宜發展的經濟林木有核桃、油桐、漆樹等。適宜養豬、牛以及發展漁業。在海拔 1400 - 1800 米地帶,適宜發展的農作物有包谷、半山稻、蕎子等;適宜種植的經濟林木有油桐、核桃、茶葉、花椒等;適宜養殖豬、牛、羊等。在海拔 1800 - 2600 米地段,適宜發展地膜包谷、豆類、薯類;適宜種植梅子、木瓜、花椒、草果、核桃、漆樹等;適宜養殖山羊、牛、豬。

" 中排鄉是蘭坪縣的一個邊遠山區,由于地處峽谷深處,這里的人民長時期背著貧困的重負。

  近年來,在政府和科技人員的幫助下,人們驚喜地發現,生長在這片土地上的一種帶著黃金般顏色的果子,可以在脫貧致富的道路上助他們一臂之力。

  在中排江邊村,人們自很早就開始栽種黃果樹,多年的心血和汗水,培育出一個優良品種--中排黃果。成熟的果實色黃似金,果皮松軟易剝,果肉多汁,味道香甜。據檢驗,由于這里獨特的自然條件,中排黃果不僅完全沒有污染,而且有很高的營養價值,富含糖類、礦物質、有機酸和多種維生素,是柑類水果中的佼佼者。黃果除了作為新鮮水果上市外,還可以加工制成果汁、果凍、果醬、果酒等。果皮含有柑皮素,有理氣、化痰、和胃之功效。果核及樹葉也能制藥,用于活血散結,消炎去腫。種籽油也是金貴的化工原料。

  過去,中排黃果種植方法原始,產量有限,主要自產自銷。近幾年來,隨著市場經濟的逐步建立和完善,隨著科技進入山鄉農戶,中排黃果將成為助民脫貧的一個大有希望的拳頭產品。".。

蘭坪白族普米族自治縣轄鎮。1958年建拉井公社,1964年至1966年與金頂、通甸并為一個區,1983年改區,1987年改鎮。位于縣境中部,距縣城35公里。面積509平方公里,人口1.5萬,有白、普米、傈僳、彝、漢等。轄春龍、-、桃樹、富和、布場、九龍、新建、期井、長澗、桃樹9個行政村。農業以種植玉米、小麥、洋芋為主。工業有鹽礦、銅礦、木材加工業。
蘭坪白族普米族自治縣轄鄉。1958年建兔峨公社,1964年后改鄉。位于縣境西南部的瀾滄江兩岸,距縣城95公里。面積544平方公里,人口1.9萬,有傈僳、白、怒、彝、漢、納西、回、普米等民族。蘭(坪)六(庫)公路過境。轄免峨、大華、扎局、吾馬普、迤場、花坪、石坪、大村頭、大麥地、阿塔登、臘馬登、豐甸、江末、果力14個行政村。工業以采礦、木材加工為主,農產以小麥、稻谷、大豆為主。特產衣主梨。
欧美精品色精品一区二区三区,日韩中文字幕欧美三级,中文字幕亚洲精品乱码在,亚洲中字日韩中字无码中字
婷婷中文字幕精品一区二区 | 久久人人爽人人爽人人片aV中文 | 中文字幕巨大的乳专区 | 午夜福利小草久久99 | 日本在线视频一二三区 | 中文AV日韩综合Av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