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4年,新建立廻龍溪(貫穿巖腳鎮的一條小河就叫廻龍溪)社區轄原新華居委會和和平路居委會,現合并建立廻龍溪居民委員會,居民委員會駐巖腳鎮電影院。 2004年至今屬六枝特區巖腳鎮。 |
老街辟于明朝中葉,歷經清季乾隆、嘉慶兩朝,始建繁榮。 新街辟于光緒末年。 1961年,巖腳及周邊自然村寨劃分六個大隊,生產大隊管理委員會均駐巖腳街上,1984年,六枝特區人民政府根據中共中央、國務院發出《關于實行政社分開建設鄉政府的通知》中的要求,撤銷一、二、三、四、五、六6個生產大隊管理委員會,建立一、二、三、四、五、六6個村民委員會。 2004年新建立巖腳村民委員會管轄原一村、二村所轄區域,村委會駐地一村。 乾隆十九年(1755)年,屬郎岱廳羊場巡檢司,民國三年(1914年)屬羊場分縣,1936年屬郎岱縣,1963年屬六枝市巖腳區巖腳公社,1962年10月20日屬六枝縣巖腳區巖腳公社,1966年2月22日屬郎岱縣巖腳區巖腳公社,1970年12月2日屬六枝特區巖腳區巖腳公社,1984年屬六枝特區巖腳區巖腳鎮,1991年9月至今屬六枝特區巖腳鎮。 |
2004年9月,新設置龍泉村民委員會管轄原三村、四村2個村所轄區域,村委會駐地四村。 2004年至今屬六枝特區巖腳鎮。 |
2004年新建立太和村民委員會管轄原五村、六村2個村所轄區域,村委會駐地六村。 2004年至今屬六枝特區巖腳鎮。 |
1961年,建立老卜底生產大隊管理委員會(老卜底為大隊境內一地名),簡稱老卜底大隊,生產大隊管理委員會駐包包腳。 “文化革命”期間更名為興發大隊管理委員會,簡稱興發大隊。 1982年12月,六枝特區人民政府根據國務院國發(1979)305號《國務院發布關于地名、更名的暫行規定的通知》和黔發(1980)192號《省人民政府關于地名命名、更名的補充規定》這兩個文件的要求,將其復名為老卜底生產大隊管理委員會。 1984年,六枝特區人民政府根據中共中央、國務院發出《關于實行政社分開建設鄉政府的通知》中的要求,撤銷老卜底生產大隊管理委員會,建立老卜底村民委員會,簡稱老卜底村委會。 2004年,新建立老卜底村民委員會管轄原老卜底、那味2個村所轄區域,村委會駐地老卜底。 1961年屬六枝市巖腳區民樂公社,1962年10月20日屬六枝縣巖腳區民樂公社,1966年2月22日屬郎岱縣巖腳區民樂公社,1970年12月2日屬六枝特區巖腳區民樂公社,1984年屬六枝特區巖腳區民樂鄉,1991年9月至今屬六枝特區巖腳鎮。 |
1961年,建立倮瓦生產大隊管理委員會(倮瓦為大隊境內一地名),簡稱倮瓦大隊,生產大隊管理委員會駐新寨。 “文化革命”期間更名為新寨生產大隊管理委員會,簡稱新寨大隊。 1982年12月,六枝特區人民政府根據國務院國發(1979)305號《國務院發布關于地名、更名的暫行規定的通知》和黔發(1980)192號《省人民政府關于地名命名、更名的補充規定》這兩個文件的要求,將其復名為倮瓦生產大隊管理委員會。 1984年,六枝特區人民政府根據中共中央、國務院發出《關于實行政社分開建設鄉政府的通知》中的要求,撤銷倮瓦生產大隊管理委員會,建立新寨村民委員會,簡稱新寨村委會。 2004年,新建立新寨村民委員會管轄原新寨、胡家寨2個村所轄區域,村委會駐地新寨。 1961年屬六枝市巖腳區民樂公社,1962年10月20日屬六枝縣巖腳區民樂公社,1966年2月22日屬郎岱縣巖腳區民樂公社,1970年12月2日屬六枝特區巖腳區民樂公社,1984年屬六枝特區巖腳區民樂鄉,1991年9月至今屬六枝特區巖腳鎮。 |
1961年,建立田坎生產大隊管理委員會(田坎為大隊境內一地名),簡稱田坎大隊,生產大隊管理委員會駐周家寨。 1984年,六枝特區人民政府根據中共中央、國務院發出《關于實行政社分開建設鄉政府的通知》中的要求,撤銷田坎生產大隊管理委員會,建立田坎村民委員會,簡稱田坎村委會。 2004年,新建立田坎村民委員會管轄原田坎、基地、魚壩3個村所轄區域,村委會駐地魚壩。 1961年屬六枝市巖腳區民樂公社,1962年10月20日屬六枝縣巖腳區民樂公社,1966年2月22日屬郎岱縣巖腳區民樂公社,1970年12月2日屬六枝特區巖腳區民樂公社,1984年屬六枝特區巖腳區民樂鄉,1991年9月至今屬六枝特區巖腳鎮。 |
1961年,建立草原生產大隊管理委員會(草原來源于村境內多山原草地)管理委員會駐上寨。 1984年,六枝特區人民政府根據中共中央、國務院發出《關于實行政社分開建設鄉政府的通知》中的要求,撤銷草原生產大隊管理委員會,建立草原村民委員會,簡稱草原村委會。 2004年,新建立草原村民委員會管轄原草原、抵戛、新橋3個村所轄區域,村委會駐地草原。 1961年屬六枝市巖腳區民樂公社,1962年10月20日屬六枝縣巖腳區民樂公社,1966年2月22日屬郎岱縣巖腳區民樂公社,1970年12月2日屬六枝特區巖腳區民樂公社,1984年屬六枝特區巖腳區民樂鄉,1991年9月至今屬六枝特區巖腳鎮。 |
并鄉前有民樂公社民樂鄉。 撤區并鄉后,撤掉民樂鄉,原鄉政府周邊為民樂村。 2004年,新建立民樂村民委員會管轄原羅家寨、壩子2個村所轄區域,村委會駐地羅家寨。 2004年至今屬六枝特區巖腳鎮。 |
1961年,建立高橋生產大隊管理委員會(高橋為大隊境內一地名高橋寨命名),簡稱高橋大隊,生產大隊管理委員會駐高橋寨。 1984年,六枝特區人民政府根據中共中央、國務院發出《關于實行政社分開建設鄉政府的通知》中的要求,撤銷高橋生產大隊管理委員會,建立高橋村民委員會,簡稱高橋村委會。 2004年,新建立高橋村民委員會管轄原高橋、戛興寨、二道水3個村所轄區域,村委會駐戛興寨。 1961年屬六枝市巖腳區高橋公社,1962年10月20日屬六枝縣巖腳區高橋公社,1966年2月22日屬郎岱縣巖腳區高橋公社,1970年12月2日屬六枝特區巖腳區高橋公社,1984年屬六枝特區巖腳區高橋鄉,1991年9月至今屬六枝特區巖腳鎮。 |
1961年,設立岱甕生產大隊管理委員會(生產大隊管理委員會駐岱甕,故名),簡稱岱甕大隊。 1984年,六枝特區人民政府根據中共中央、國務院發出《關于實行政社分開建設鄉政府的通知》中的要求,撤銷岱甕生產大隊管理委員會,建立岱甕村民委員會。 2004年,新建立岱甕村民委員會轄原岱甕村、白雞坡2個村所轄區域,村委會駐地岱翁。 1961年屬六枝市巖腳區高橋公社,1962年10月20日屬六枝縣巖腳區高橋公社,1966年2月22日屬郎岱縣巖腳區高橋公社,1970年12月2日屬六枝特區巖腳區高橋公社,1984年屬六枝特區巖腳區高橋鄉,1991年9月至今屬六枝特區巖腳鎮。 |
1961年,建立雨海生產大隊管理委員會(生產大隊管理委員會駐雨海,故名),簡稱雨海大隊。 1984年,六枝特區人民政府根據中共中央、國務院發出《關于實行政社分開建設鄉政府的通知》中的要求,撤銷雨海生產大隊管理委員會,建立雨海村民委員會,簡稱雨海村委會。 2004年,新建立雨海村民委員會管轄原雨海、馬頭田2個村所轄區域,村委會駐地雨海。 1961年屬六枝市巖腳區高橋公社,1962年10月20日屬六枝縣巖腳區高橋公社,1966年2月22日屬郎岱縣巖腳區高橋公社,1970年12月2日屬六枝特區巖腳區高橋公社,1984年屬六枝特區巖腳區高橋鄉,1991年9月至今屬六枝特區巖腳鎮。 |
2004年新建立聯合村民委員會轄原聯盟、新合2個村所轄區域。 |
1961年,建立青杠林生產大隊管理委員會(生產大隊管理委員會駐青杠林,故名),簡稱青杠林大隊。 1984年,六枝特區人民政府根據中共中央、國務院發出《關于實行政社分開建設鄉政府的通知》中的要求,撤銷青杠林生產大隊管理委員會,建立青杠林村民委員會,簡稱青杠林村委會。 2004年,新建立青杠林村民委員會管轄原青杠、水車2個村所轄區域,村委會駐地青杠林。 1961年屬六枝市巖腳區高橋公社,1962年10月20日屬六枝縣巖腳區高橋公社,1966年2月22日屬郎岱縣巖腳區高橋公社,1970年12月2日屬六枝特區巖腳區高橋公社,1984年屬六枝特區巖腳區高橋鄉,1991年9月至今屬六枝特區巖腳鎮。 |
1961年,建立新院生產大隊管理委員會(新院為大隊境內一地名),簡稱新院大隊,生產大隊管理委員會駐舊院。 1984年,六枝特區人民政府根據中共中央、國務院發出《關于實行政社分開建設鄉政府的通知》中的要求,撤銷新院生產大隊管理委員會,建立新院村民委員會,簡稱新院村委會。 1961年屬六枝市巖腳區羊場公社。 1962年10月20日屬六枝縣巖腳區羊場公社,1966年2月22日屬郎岱縣巖腳區羊場公社,1970年12月2日屬六枝特區巖腳區羊場公社,1984年屬六枝特區巖腳區羊場鄉,1991年9月至今屬六枝特區巖腳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