雙加鎮雙加社區由原來的群豐村、上馬村、義和村合并而成,2004年批準撤村改社區,位于雙加鎮人民政府所在地,與321國道和219省道接壤,距城區10公里,交通方便,轄區幅員面積6.033平方公里,共有23個居民小組,戶籍人口7071人。社區于2018年12月成立中國共產黨瀘州市龍馬潭區雙加鎮雙加社區委員會,下設三個黨支部,共有黨員124名。 |
龍馬潭區雙加鎮羅基社區由原來的羅基村、踩斷山村、加祥街合并而成,位于雙加鎮東北面5公里處,緊鄰大沖頭村、羅星村。社區現有11個居民小組,1019戶,3388人,幅員面積3.5平方公里。社區設有兩個黨支部,現有黨員76名,其中男黨員59名,女黨員17名。社區現有工作人員6名、辦公陣地面積200平方米,設有便民服務中心、會議室、圖書閱覽室、資料檔案室、矛盾調解室、退役軍人服務站等。全社區水產養殖面積200余畝,花卉種植面積150余畝,黃金梨、桂圓、荔枝等優質名優水果種植面積600余畝。社區以科學發展觀為統領,扎實推進思想道德和文化建設,不斷提高為民服務的水平,積極營造健康向上的人文環境,努力構建管理有序、文明誠信、和諧友愛、服務完善的社區。 |
枝子園村成立于2004年11月,由原枝子園村、楊柳村合并組成。轄區面積6平方公里,現有11個村民小組,住戶944戶,農業人口3187人。村衛生站2個,專合組織2個,個體商業網點5個,有志愿者隊伍1支6人。村工作人員6名,村黨組織書記黃修青,男50歲、大專學歷。其中:書記、主任一名、副主任一名、文書一名、輔警一名,副支部書記一名。該村于2020年1月成立黨總支,下設兩個黨支部,黨員總數66名,其中:男性黨員47人、女性黨員19人。該村辦公陣地面積520平方米,設有黨群服務中心、會議室、活動室、圖書閱覽室、資料檔案室、矛盾調解室、黨員活動室、退役軍人服務站等。該村以農業為主,增收主要靠外出務工。林業農戶占有比例較少,糧食作物水稻、油菜等,家庭農場2個,全村流轉土地50畝。 |
羅星村地處雙加鎮東南部,與瀘縣云龍鎮、龍馬潭區石洞鎮接壤,是雙加鎮的東大門。2004年10月由七星庵村和羅大村合并而成。全村總面積3.3平方公里,耕地面積2758畝。有小型水庫兩座及各類塘壩三十余處。截至2021年,共有村民小組12個,戶籍人口956戶,總人口2977人,我村于2020年6月成立黨總支,下設兩個黨支部,現共有黨員84名。我村現有工作人員5名、辦公陣地面積300平方米,設有黨群服務中心、會議室、文化室、圖書閱覽室、老年活動室、便民服務點、駐村警輔室、退役軍人服務站等。全村以發展農業為主,增收主要靠外出務工,其次是種植經濟作物。農戶比例約占40%,糧食作物有水稻、小麥、油菜、玉米等,經濟作物有黃金梨、龍眼、香蕉、荔枝、柑橘。簡式(鄉村)生態有機農業、云龍機場坐落于我村范圍。羅星村集體經濟無來源。羅星村堅持“以人為本,服務群眾”的理念,廉潔奉公,全心為民;按照“共駐共建、資源共享”的原則,與轄區村民共同探索奮進。 |
雙加鎮顏坪村位于雙加鎮西北方向,與金龍鎮、瀘縣得勝鎮接壤,綜胡路、隆納鐵路穿境而過,交通便利。全村轄區面積3平方公里,下轄8個村民小組,村民626戶2109人。顏坪村黨支部有黨員51名,下設兩個黨小組。耕地有水田1460畝、旱地2530畝,種植業以水稻、紅糧為主。顏坪村紅糧專業合作社成立于2010年,采用“老窖公司+專合社(農場)+種植戶(社員)”的產業經營模式,目前已建立約2000畝種植規模,簽約農戶800余戶,每年高粱產值400余萬元。近年來,顏坪村黨支部黨建引領基層治理制度創新和能力建設,增強基層黨組織的凝聚力,完善基礎設施建設,實施優秀農民工回引培養工程,深入推進脫貧攻堅和鄉村振興工作。先后榮獲四川省衛生村、瀘州市城鄉環境綜合治理優秀單位、區級“信用村”、區級“文明村”、區級四好村、區級“四好農村路”示范村等榮譽稱號。 |
涼坳村地處雙加鎮西北部,與瀘縣得勝鎮、牛灘鎮,龍馬潭區金龍鄉接壤,是雙加鎮的西大門。2008年12月與原涼水村合并而成,新建成的安胡路縱貫大半個村,交通區位優勢明顯。全村現有八個村民組,農戶874戶,總人口3002人,全村有勞動力1838人。全村總面積3.61平方公里,耕地面積1867畝。有各類塘壩二十余處。道路硬化達10.4公里,通電入戶率達100%,電話入戶率達100%,有線電視入戶率達95%,適齡兒童入學率達100%,農村新型合作醫療保險覆蓋率達98%,衛生室4處,自來水入戶達85%。全村以農業為主,增收主要靠外出務工。林業農戶占有比例較少,糧食作物有水稻、小麥、油菜、高粱等,無村集體經濟來源。 |
龍馬潭區雙加鎮大沖頭村位于雙加鎮東北面3公里處,毗鄰瀘州航空港、鐵路貨運站,321國道、省道瀘榮路、納福港城大道穿境而過,規劃的內瀘城際鐵路即將動工。場鎮距云龍機場航站樓入口3公里,距成自瀘赤高速公路石洞出口5公里,交通便捷。全村現有19個村民小組,1849戶,6676人,輻原面積8.62平方公里。近年來,我村始終堅持以創造良好的生產、生活、居住環境,保障村民身體健康為出發點,以開展國家、省、市級衛生村創建活動為載體,進一步加強了村容村貌,環境衛生建設與管理,不斷鞏固了創衛、創文成果,進一步改善了農村人居環境,優化了群眾工作、生活和大沖頭村投資環境,促進了本村經濟發展、推進農村“四好新村”、“兩個文明”建設和現代化建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