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省寧陵縣城關回族鎮地處豫東商丘市腹地,是寧陵縣政治、經濟、文化、交通中心。全鎮總人口38507人,轄5個行政村,14個自然村,一個街道辦事處,10個居民委員會。全鎮交通方便,能源充足,物產豐富,鄭永公路橫貫東西,柳柘公路縱穿南北,霍連高速公路緊靠我鎮北部,京九、隴海兩條鐵路的交匯處--商丘市,距我鎮不足30公里,是久負盛名的泡桐之鄉和槐山羊繁育基地。 近年來,鎮黨委、政府在縣委、縣政府的正確領……。 |
華堡鄉地處寧陵縣城南15公里處,南與柘城交界,東依寧柘公路,轄25個村委,49個自然村,人口3.2萬,耕地3.8萬畝。華堡鄉基礎設施齊全,交通便利,村村通柏油路,新上程控電話5000門,產業結構起步早,現已形成棉花、花生、中藥材、大棚蔬菜等主導經濟產業,開發發展萬畝優質葡萄生產,農業年值年實現1.4億元。特別是改革開放以來,在鄉黨委、政府一班人的領導下,出臺了一系列善于大力興辦個體私營經濟,私營經……。 |
柳河鎮位于寧陵縣城北15公里處,東距商丘市35公里,西至民權縣15公里,隴海鐵路310國道東西橫穿全境,連霍高速公路310國道連接線南北縱臥鎮南。全鎮轄27個行政村,96個自然村,238個村民組,總人口5.4萬人,面積86.25平方公里。 柳河鎮歷來是寧陵縣的北部重鎮。近年來尤其如此。中國0員在寧陵的第一個支部設在柳河,在這里點燃了革命的火種,1958年建立柳河公社,1985年建立柳河鄉,19……。 |
寧陵縣陽驛鄉地處寧陵縣西部,鄭永公路橫穿全鏡,全鄉轄32個行政村,79個自然村,總面積76平方公里,耕地面積5.4萬畝,土地肥沃,多為沙質土壤、盛產小麥、酥梨、花生、蔬菜、等農特產品,2003年全鄉工農業總產值2.44億元,其中鄉鎮企業總產值1.2億元,農業總產值1.24億元,財政收入131萬元,農民人均純收入1582萬元。 陽驛是千古名集,歷史悠久。近年來,在縣委、縣政府的領導下,鄉黨委、政府一……。 |
寧陵縣張弓鎮隸屬于國家特別改革實驗區的商丘市,位于寧陵縣城西南15公里處,南與柘城相鄰,西與睢縣接壤,是國家大一企業張弓酒廠所在地。總面積40.3平方公里,轄27個行政村,66個自然村,人口39862人,4.4萬畝耕地。 近年來,在上級黨委的正確領導下,在社會各界人士的大力支持下,張弓鎮黨委、政府緊緊圍繞省委提出的一高一低一穩定的戰略目標,團結帶領廣大干群,認真貫徹落實黨的農村的各項方針政策,團……。 |
邏崗鎮位于寧陵縣西北部,南臨睢縣,北接民權,隴海鐵路和310國道橫穿全境,公路四通八達。總面積108.5平方公里,占全縣總面積的八分之一,轄區內有三個縣級國營農林場,現有耕地5.3萬畝。轄31個行政村,98個自然村,244個村民組,4.2萬人。2003年底全鎮工農業總產值2.9億元,財政收入203萬元,農民人均純收入1880元。 近年來,鎮黨委、政府一班人,使邏崗鎮發生了令人矚目的變化,小城鎮建……。 |
石橋鄉位于縣城北6公里處,東接趙村鄉,北鄰310國道和隴海鐵路,西通邏崗鎮,新建的寧柳高速連接線縱穿我鄉南北,著名的霍連高速公路橫穿東西,并高有上下路口,各村公路連網,交通十分方便,全鄉有23個行政村,101個自然村,44000人,耕地面積64000畝,主要支柱產業酥梨、臘桿、花生、綠花菜、棉花,是商丘重點的農業大鄉,酥梨面積3.5萬畝,九九年被省定為萬畝酥梨旅游景區。石橋鄉不但是農副產品的集中地……。 |
因所轄區域位于城鄉結合部而得名。原屬城關鎮。1962年建立城郊公社。1964年并入城關公社。1972年恢復城郊公社。1983年更名為城郊鄉并沿用至今。城郊鄉環抱縣城,轄26個行政村,75個自然村,總面積55.4平方公里,耕地面積36926畝,總人口30170人,2003年農民人均純收入1683.1元,財政收入285萬元,工農業總產值實現1.8億元。城郊鄉現任-李勇、鄉長李國林,班子成員平均年齡35……。 |
黃崗鄉位于寧陵縣城西南23公里處,南接柘城,西臨睢縣,轄25個行政村,56個自然村,3.4萬人,4.7萬畝耕地。近年來,黃崗鄉黨委、政府緊緊圍繞“工業強鄉、民營興鄉”的工作思路,開拓進取,扎實工作,實現了經濟的快速發展。農業結構全面優化。已成為著名的優質麥生產基地,良種棉基地,速生楊基地和泡桐之鄉;新發展了三櫻椒5000畝、脫毒土豆3000畝、綠花菜2000畝;培養了養殖專業村8個、養殖專業戶20……。 |
喬樓鄉位于寧陵縣最東端,距縣城5公里處,總人口3.8萬,總耕地5.4萬畝,所轄29個行政村,是個典型的農業鄉;近幾年該鄉大力調整種植業結構,使傳統農業逐漸向科技高效農業轉化;促進了農業經濟的迅速發展。同時,鄉鎮企業也開始不斷擴展壯大,產品暢銷國內外。 (一)科技帶動林果業發展。喬樓鄉原有李佰引、張大-莊兩個林果專業村;由于品種粗劣、科技含量低,致使品質低下,產品長期徘徊不前。近兩年,鄉黨委政府加……。 |
寧陵縣趙村鄉位居縣城東北7公里處,南臨商開高速公路,北依310國道,寧孔公路穿鄉而過。全鄉轄25個行政村,83個自然村,5.3萬畝耕地,3.5萬人。通訊便捷,現已實現自然村通程控。交通便利,已實現行政村通油路。全鄉共有職工、干部77名,其中國家公務員43名,事業編制人員34名,公務員平均年齡34歲,文化程度全部在中專以上。領導班子成員共有11名,其中黨委成員6名,平均年齡35歲,大專以上文化程度9……。 |
劉樓鄉位于寧陵縣西南部12公里處,南靠張弓古鎮,北鄰陽驛鄉,東接程樓鄉,西與睢縣接壤,寧張、邏張公路貫徹境內。總面積46.7平方公里,轄22個行政村,63個自然村,48073畝耕地,機井680眼,并有洮河、郭小集溝流經東北部,有效灌溉面積達4680畝。主要糧食作物有小麥、玉米,經濟作物有大豆、花生、棉花、蔬菜等,是典型的農業大鄉。1998年全鄉實現國民生產總值1.6億元,農業總產值實現8779萬元……。 |
程樓鄉地處豫東平原,位于寧陵縣城南9公里處。該鄉距京九、隴海鐵路、京深、連霍高速公路雙十字黃金交叉點的商丘市40公里。該鄉地勢平坦,四季分明,年均降雨量670毫米。 程樓鄉轄22個行政村,54個自然村,35000人,總面積39.6平方公里,耕地3.6萬畝,是典型的農業鄉,盛產優質小麥、花生、黃瓜、煙葉、果苗等。全鄉現有15個高效農業示范園區,2300座日光溫室,黃瓜年產量達2200萬斤,是河南省……。 |
寧陵縣孔集鄉地處河南省豫東平原,位于寧陵縣東北15公里處,310國道、隴海鐵路橫貫東西,古宋河、朱劉溝流經翟莊、王于莊、辛莊十余個行政村。全鄉轄28個行政村,76個自然村,總人口3.2萬人,總面積56平方公里,耕地面積4.2萬畝,土地肥沃,多為淤土和蓮花土,盛產小麥、棉花、酥梨、蔬菜等農特產品,2003年全鄉工農業總產值2.43億元,其中鄉鎮企業總產值1.42億元,農業總產值1.01億元,財政收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