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86年設立西關居委會,歸武安鎮管轄。 2001年,武安鎮、劉集鎮、安集鎮合并為武安鎮,歸武安鎮管轄。 2004年,撤銷6個街道居委會,成立了西關社區,歸武安鎮管轄。 2009年,將西關社區拆分西關社區和靈溪社區,歸武安鎮管轄,沿用至今。 |
東關社區居民委員會設立于2004年,該地名沿用至今。 |
1949年為南漳縣第十二區;1950年,改為劉集區;1958年成立劉集人民公社;1959年又改為劉集區;1975年撤區并社時,以原小公社協同命名為協同公社;1979年,再次改為劉集公社;1984年撤公社設區和鄉,更名為劉集區;1987年全縣撤區并鄉(鎮)時,將劉集區一分為二,劃分劉集鎮、安集鎮;2001年3月,武安鎮、劉集鎮、安集鎮合并為武安鎮;2004年成立劉集社區,歸武安鎮所轄至今。 |
安集社區居民委員會設立于2010年;1987年全縣撤區并鄉(鎮)時,將劉集區一分為二,劃分劉集鎮、安集鎮;2001年3月武安鎮、劉集鎮、安集鎮合并為武安鎮,該社區歸武安鎮所轄至今。 |
1986年設立堰河居委會,歸武安鎮管轄。 2001年,武安鎮、劉集鎮、安集鎮合并為武安鎮,歸武安鎮管轄。 2009年,將東關社區拆分為東關和堰河社區,歸武安鎮管轄,沿用至今。 |
2001年3月,武安鎮、劉集鎮、安集鎮合并為武安鎮,所轄社區有東關居委會、西關居委會、南關居委會、北關居委會、堰河居委會、伏虎居委會;2004年5月,撤銷6個街道居委會,成立了東關、西關、安集和劉集4個社區;2009年8月,將東關社區和西關社區拆分為四個社區,靈溪社區從西關社區分離,歸武安鎮所轄至今。 |
據《中華人民共和國政區大典》、《南漳縣志》(1989年版)記載:清朝時期屬武安鎮轄治。 民國時期屬泰和鄉管轄。 1949年元月南漳全境解放,屬城關區所轄。 1950年4月城關區所轄農村劃出設沐浴區至1957年,隸屬沐浴區。 1958年8月實行人民公社化,時稱“同心大隊”。 1961年4月人民公社仍改為區至1980年,歸沐浴區管轄。 1981年8月同心大隊更名為劉家河大隊。 1984年改“大隊”為“村民委員會”。 1987年撤區并鄉,劃歸武安鎮所轄至今。 |
據《中華人民共和國政區大典》、《南漳縣志》(1989年版)記載:清朝時期屬武安鎮轄治。 民國時期屬泰和鄉管轄。 1949年元月南漳全境解放,屬城關區所轄。 1950年4月城關區所轄農村劃出設沐浴區至1957年,隸屬沐浴區。 1958年8月實行人民公社化,時稱“心合大隊”。 1961年4月人民公社仍改為區至1980年,歸沐浴區管轄。 1981年8月心合大隊更名為雷家營大隊。 1984年改“大隊”為“村民委員會”,歸沐浴區管轄。 1987年撤區并鄉,劃歸武安鎮所轄至今。 |
據《中華人民共和國政區大典》、《南漳縣志》(1989年版)記載:清朝時期屬武安鎮轄治。 民國時期屬泰和鄉管轄。 1949年元月南漳全境解放,屬城關區所轄。 1950年4月城關區所轄農村劃出設沐浴區至1957年,隸屬沐浴區。 1958年8月實行人民公社化,時稱“齊心大隊”。 1961年4月人民公社仍改為區至1980年,歸沐浴區管轄。 1981年8月齊心大隊更名為夏家灣大隊。 1984年改“大隊”為“村民委員會”。 1987年撤區并鄉,劃歸武安鎮所轄至今。 |
據《中華人民共和國政區大典》、《南漳縣志》(1989年版)記載:清朝時期屬武安鎮轄治。 民國時期屬泰和鄉管轄。 1949年元月南漳全境解放,屬城關區所轄。 1950年4月城關區所轄農村劃出設沐浴區至1957年,隸屬沐浴區。 1958年8月實行人民公社化,時稱“五星大隊”。 1961年4月人民公社仍改為區至1980年,歸沐浴區管轄。 1981年8月五星大隊更名為馬家營大隊。 1984年改“大隊”為“村民委員會”。 1987年撤區并鄉,劃歸武安鎮所轄至今。 |
據《中華人民共和國政區大典》、《南漳縣志》(1989年版)記載:清朝時期屬武安鎮轄治。 民國時期屬泰和鄉管轄。 1949年元月南漳全境解放,屬城關區所轄。 1950年4月城關區所轄農村劃出設沐浴區至1957年,隸屬沐浴區。 1958年8月實行人民公社化,時稱“革新大隊”。 1961年4月人民公社仍改為區至1980年,歸沐浴區管轄。 1981年8月革新大隊更名為安樂堰大隊。 1984年改“大隊”為“村民委員會”,歸沐浴區管轄。 1987年撤區并鄉,劃歸武安鎮所轄至今。 |
據《中華人民共和國政區大典》、《南漳縣志》(1989年版)記載:清朝時期屬武安鎮轄治。 民國時期屬泰和鄉管轄。 1949年元月南漳全境解放,屬城關區所轄。 1950年4月城關區所轄農村劃出設沐浴區至1957年,隸屬沐浴區。 1958年8月實行人民公社化,時稱“躍進大隊”。 1961年4月人民公社仍改為區至1980年,歸沐浴區管轄。 1981年8月躍進大隊更名為界碑頭大隊。 1984年改“大隊”為“村民委員會”,歸沐浴區管轄。 1987年撤區并鄉,劃歸武安鎮所轄至今。 |
據《中華人民共和國政區大典》、《南漳縣志》(1989年版)記載:清朝時期屬武安鎮轄治。 民國時期屬泰和鄉管轄。 1949年元月南漳全境解放,屬城關區所轄。 1950年4月城關區所轄農村劃出設沐浴區至1957年,隸屬沐浴區。 1958年8月實行人民公社化,時稱“青春大隊”。 1961年4月人民公社仍改為區至1980年,歸沐浴區管轄。 1981年8月青春大隊更名為申家嘴大隊。 1984年改“大隊”為“村民委員會”。 1987年撤區并鄉,劃歸武安鎮所轄至今。 |
據《中華人民共和國政區大典》、《南漳縣志》(1989年版)記載:清朝時期屬武安鎮轄治。 民國時期屬東安鎮管轄。 1949年元月南漳全境解放,屬武安堰區所轄。 1951年改稱武安鎮至1957年,歸其所轄。 1958年8月實行人民公社化,時稱“遠景大隊”。 1961年4月人民公社仍改為區至1980年,歸武安鎮管轄。 1981年8月遠景大隊更名為小洲子大隊。 1984年改“大隊”為“村民委員會”,歸小洲子村管轄至今;2002年有高井村、南沿村并入。 |
據《中華人民共和國政區大典》、《南漳縣志》(1989年版)記載:清朝時期屬武安鎮轄治。 民國時期屬益壽鄉管轄。 1949年元月南漳全境解放,屬武安堰區所轄。 1951年5月劃歸新成立的劉集區所轄。 1958年8月實行人民公社化,時稱“清泉一大隊”。 1961年4月人民公社仍改為區至1980年,歸劉集區管轄。 1981年8月清泉一大隊更名為謝家臺大隊。 1984年撤銷人民公社,恢復區建制時,改為劉集鎮;同年改“大隊”為“村民委員會”,歸劉集鎮管轄。 2001年3月,隨劉集鎮并入武安鎮管轄至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