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重點推薦 > 五寨縣各街道鄉鎮情況介紹

五寨縣各街道鄉鎮情況介紹

硯城鎮位于五寨縣腹地,交通便利,區位優勢明顯,是忻州市南北、東西走向的重要交通樞紐。該鎮市鎮繁榮,是五寨縣的政治、文化、經濟、商貿中心。全鎮轄9個行政村,總面積33平方公里,耕地面積15885畝,總戶數4168戶,總人口12930人。

 五寨縣縣城古稱硯城。三面環山,北展丁字平川,中間凹如古硯。南山高聳,呈筆架型,魏長城垂臥其間酷 似巨筆一枝。相傳明朝大將徐達,當年來到三岔,安葬副將常遇春畢,心情不悅,站在北關梁頭向南遠望,看到如此神奇的自然景觀,禁不住脫口而出:“好一座筆架山,山下筑城,有如硯心文脈旺昌,必出文人”。回朝后奏明圣上“夷蠻之地,只有文治,不可武統”。圣上恩準,于嘉靖十六年(1537年)動工,十八年竣工,建成硯城。

  近年來,硯城鎮搶抓機遇,充分利用便利的交通和明顯的區位優勢,堅持高起點規劃、高標準建設和高效能管理,取得了令人矚目的成就。2007年全鎮農業總收入290萬元,畜牧業總收入達2759萬元,鄉鎮企業總收入3536萬元,村民人均收入較2006增加520元,達到了2080元,經濟總量居全縣第一。

  硯城鎮土特名優產品有五寨粉皮、甜糯玉米、大棚蔬菜、畜禽產品、人參蘿卜等,工業產品以石材、機制磚、預制板加工為主。

  近幾年,硯城鎮在發展工業項目和綠色、特色、高效農業的同時,依托西城區開發和“兩區”建設戰略的有利時機,本著科學發展、和諧穩定的發展思路,采取“圍繞率先發展的主題、緊抓新農村建設主線、突出西城區開發重點,采取以學習貫徹黨的-精神為契機,抓好鎮村黨建工作;以建市場活三產為依托,抓好全鎮優勢產業;以產業結構調整為動力,抓好“一鎮一業、一村一品”; 以提高城鎮居民生活質量為目標,抓好各項社會事業;以“迎奧運、創環境”為載體,抓好鎮村基礎設施建設;以貫徹依法治國、村民自治為方向,抓好全鎮的社會穩定工作。通過全面貫徹上述六項措施來實施工貿強鎮、農牧穩鎮、流通活鎮、科教興鎮、依法建鎮、綠化美鎮六大戰略。

五寨縣轄鎮。1958年屬南峰公社,1961年析置小河頭公社,1984年置鎮。位于縣境中部,距縣城25公里。面積86.5平方公里,人口0.6萬,209國道過境。轄小河頭、五科、馬軍營、周家梁、古城角、小武州、大-莊子、河底、嘴兒上、武家窯、煙洞洼、黃乃灣、小武州13個村委會。農業以種植土豆、莜麥、豆類為主。
五寨縣轄鎮。1958年屬火箭公社,1961年析置三岔公社,1984年置鎮。位于縣境北部,距縣城35公里。面積83平方公里,人口0.7萬。建有煤臺、莊(兒上)三(岔)鐵路運煤專線過境。轄大村、三岔、柳河、東寨、小劉家灣、園子溝、云梯峁、井兒洼、上會子、董家嘴、張家墕、羊坊、徐家坪、楊家山、倪家山、張家坪16個村委會。農業主要種植土豆、谷子。鄉鎮企業有鐵木加工、食品加工和飲食服務業。是物資交流要地。
"五寨縣轄鄉。1958年屬南峰公社,1982年析置前所公社,1984年建鄉。位于縣境東南部,距縣城5公里。面積64平方公里,人口0.9萬。陽(方口)岢(嵐)公路過境。轄前所、右所、南坪、孤山、張家、葛家、薛家、都嘴、倪家洼、舊堡、輻子溝、邊墻子12個村委會。農業以種植玉米、土豆、高粱為主。盛產蔥頭遠銷各地。有良種場、農機站。

".。

五寨縣轄鄉。1958年屬南峰公社,1961年析置李家莊公社,1984年建鄉。位于縣境東部,距縣城15公里。面積83.7平方公里,人口0.5萬。寧岢公路、寧岢鐵路過境。轄古井坪、大辛莊、大張家坪、大東溝、東紫寨、西紫寨、油梁溝、青楊嶺、羊方、老牛坡、葛家窳、李家坪12個村委會。農業以種植土豆、莜麥、谷類、雜糧為主。
因鄉政府駐孫家坪村而得名。該村以孫氏為主,且村周圍較為平坦,故取名孫家坪。1940年初,全縣分設6個區,孫家坪屬一區;1945年5月——1949年10月,全縣劃為4個區,孫家坪屬一區;1950-1952年,全縣劃為4個區,孫家坪屬一區;1952年,全縣劃為5個區36個鄉,孫家坪屬一區;1954年12月——1956年4月,孫家坪鄉為全縣20個鄉之一;1958年11月,神池、五寨、岢嵐三縣合并,公社化初期,孫家坪鄉更名為孫家坪人民公社;1961年3月分縣,同年5月,孫家坪人民公社是全縣13個人民公社之一;1984年10月孫家坪更名為孫家坪鄉;2001年4月,黃土坡鄉合并到孫家坪鄉。

2021年2月,梁家坪鄉整建制合并到孫家坪鄉。

五寨縣撤銷梁家坪鄉,整建制并入孫家坪鄉。以原梁家坪鄉和原孫家坪鄉的行政區域為孫家坪鄉的行政區域,鄉人民政府駐孫家坪村。

以農業為主,主要種植土豆、谷子、胡麻。

傳說此地原為一海,蘆芽山有一對水鳥,鳥叫水漲。水從四面匯合于此,人們稱這里為“湖匯”。這對水鳥后被獵人擊斃,從此水干海枯。人們在此建村后,便取村名為胡(湖)會(匯)。另傳,前人視此地寬闊,欲在此建成,測定方位,定好碑樁,卻被狐精把碑樁拔在現五寨城駐地。人們便說此地被狐害了,以后起“狐害”。后雅化為“胡會”。1952年,始設區轄大胡會鄉。

1956年4月,設縣轄大胡會鄉。

1958年11月五寨、神池、岢嵐縣合并,公社化初期屬南峰人民公社。

1961年3月分縣,1966年3月增加胡會人民公社。

1984年10月,更名為胡會鄉,沿用至今。

五寨縣轄鄉。1958年設胡會公社,1984年建鄉。位于縣境中部,距縣城10公里。面積87.9平方公里,人口0.7萬。轄大胡會、小胡會、西雞兒洼、東雞兒洼、石嘴頭、張家坪、桑家洼、前趙和莊、東坪、夏家洼、包家灣、安子、川口、方城、水槽、王家莊16個村委會。農業以種植土豆、莜麥、豆類為主。

五寨縣轄鄉。1945年屬三岔區,1956年設韓家樓鄉,1958年改公社,1984年復建鄉。位于縣境西北部,距縣城43公里。面積67.9平方公里,人口0.5萬。忻(州)保(德)公路過境。轄韓家樓、陽宅、窯子頭、肖家、孫家梁、魏家洼、周家、丈子溝、大河灣、管家灣、郜家峪、固城、碾窊13個村委會。農業以種植土豆、胡麻、莜麥、雜糧為主。運輸業發展較快。
五寨縣轄鄉。1958年屬英雄公社,1961年析置東秀莊公社,1984年建鄉。位于縣境西部,距縣城20公里。面積89.5平方公里,人口0.5萬。轄東秀莊、石舍科、郭家河、后武王城、麻坪、要子水、趙和莊、西坪溝、西坪、五佛寺、楊可莊、南莊子、小雙碾、鬧兒溝、臥牛灣、麻地洼17個村委會。農業以種植土豆、莜麥、豆類、雜糧為主。
五寨縣轄鄉。1958年屬英雄公社,1961年析置杏嶺子公社,1984年建鄉。位于縣境西北部,距縣城20公里。面積92.6平方公里,人口0.3萬。有縣鄉公路過境。轄杏嶺子、前五王城、瓦窯塔、碾子嘴、武家梁、白草坡、七里坪、楊家坡、紋子坪、下關、安家坪、王滿莊、馬家嘴、柳樹嘴、賀家嘴、雞房16個村委會。全境東南高、西北低,鹿角河流經中部,土壤沙多,水土流失嚴重。以農業為主,主要種植土豆、谷子、胡麻,近年飼養業發展較快。
欧美精品色精品一区二区三区,日韩中文字幕欧美三级,中文字幕亚洲精品乱码在,亚洲中字日韩中字无码中字
亚洲欧美中文字幕在线一区二区 | 亚洲国产一区在线免费 | 中文字幕亚洲综合久久2 | 中文字幕亚洲国产精品 | 婷婷色六月综合缴情 | 日韩R级无卡亚洲一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