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49年5月屬申五鄉。 1950年12月,更名為張湖村,屬黃石市郊區人民政府。 1951年,改稱張湖鄉。 1958年,更名為南湖人民公社。 1966年,改稱南湖人民公社革命委員會。 1976年,更名為南湖人民公社。 1984年,更名為南湖鄉,屬黃石市下陸區人民政府管轄。 1988年11月18日,為團城山街道,屬下陸區人民政府管轄。 1992年7月,團城山街道托管于黃石經濟技術開發區至今。 1993年7月,肖家鋪鄉的袁家畈、陳百臻、肖家鋪等3個行政村劃歸南湖鄉管轄。 2001年12月,下陸區進行社會管理體制改革,“撤鄉并街”,撤銷南湖鄉,保留團城山街道名稱至今,黃石開發區團城山街道辦事處承接南湖鄉人民政府全部職能,并陸續將杭州東路社區、石榴園社區劃歸團城山街道管轄。 2005年6月,辦事處駐地從青龍山社區栗林下遷至柯爾山社區青龍大廈5-6樓。 2011年6月,取消黃石經濟技術開發區托管,團城山街道劃回下陸區管轄。 2015年2月14日,街道辦事處遷至袁家畈社區至今。 |
建國前,新下陸區片主體屬于大冶縣申五鄉、長樂鄉。 建國后1949年12月,申五、長樂二鄉合并,成立石礦區,1950年更名郊區人民政府,1952年郊區15個鄉并為8個鄉,新下陸區片主體屬下陸鄉、東方山鄉。 1958年,黃石市郊區區公所撤銷,成立黃石市紅光人民公社,1959年更名下陸人民公社,新下陸區片主體屬其所轄的下陸、長樂二個大隊。 1960年,由于下陸工業的快速發展,成立下陸城市人民公社,下設老下陸、新下陸二個管理區。 新下陸區片城市居委會歸新下陸管理區管轄。 農村行政建制歸屬1961年新成立的東方、長樂二個人民公社管轄。 1963年,為了加強農業、撤銷長樂人民公社,其所屬的三、五、六3個大隊劃歸東方人民公社管轄,其余劃歸大冶管轄。 1979年,下陸區人民政府成立,在新、老下陸設立街道辦事處,管理城市居民。 新下陸街道辦事處下轄新下陸區片十幾個居委會。 1984年,下陸區實行政社分開,東方山公社更名為東方山鄉,下轄11個行政村。 2001年,撤鄉并街,將東方山鄉下轄的長樂山、廟宇垴、衛王、陸家鋪4個村劃歸新下陸街道辦事處。 2011年,撤銷新下陸街道辦事處,屬湖北下陸長樂山工業園區管理委員會管轄,2016年10月屬幸福新區管理,2019年經黃石市人民政府同意成立新下陸街道辦事處至今。 |
1949年5月主體屬大冶縣申五鄉、長樂鄉。 1949年12月,申五、長樂兩鄉合并,成立石礦區,屬石礦區。 1950年12月,成立黃石市郊區人民政府,屬郊區人民政府。 1952年,老下陸區片成立蕭鋪、荊山、大塘三個鄉。 1958年人民公社時期,3鄉合并,成立蕭鋪人民公社。 1966年“文革”時期,改稱朝陽人民公社,1979年11月,下陸區在老下陸設立老下陸街道辦事處。 1984年,黃石市下陸區人民政府實行政社分開,將蕭鋪公社更名蕭家鋪鄉。 下轄老鸛廟、老下陸、陳百臻、蜂烈山、江洋、王壽、蕭家鋪、袁家畈等8個村民委員會,1993年7月,蕭家鋪鄉的袁家畈、陳百臻、蕭家鋪3個村劃歸南湖鄉。 2001年,下陸區“撤鄉并街”,蕭家鋪鄉并入老下陸街道辦事處。 2011年,撤銷老下陸街道辦事處,老下陸屬黃石市下陸區社區事務管理委員會辦公室管轄,2016年10月屬生態新區管理,2019年1月10日經市人民政府審批成立老下陸街道辦事處至今。 |
建國前,東方山風景區區片主體屬大冶縣申五鄉、長樂鄉,1949年建國初期,申五、長樂二鄉合并,成立石礦區,1950年更名郊區人民政府,1952年郊區將15個鄉并為8個鄉,東方山風景區區片主體為下陸鄉、東方山鄉、大塘鄉。 1958年,黃石郊區成立紅光人民公社,1959年更名下陸人民公社,區片主體屬下陸人民公社管轄。 1961年新成立東方、長樂二個人民公社,區片主體為東方公社。 1984年政社分開,區片主體更名為東方山鄉。 1985年,東方山風景區管理處正式成立,2001年4月,成立東方山街道,由原東方山鄉沿山5個行政村和東方山風景區組成。 2014年5月,實施區片改革,撤銷街道,屬黃石市東方山風景區管理委員會,2016年10月屬旅游新區管轄,2019年1月經黃石市人民政府審批成立東方山街道辦事處至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