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田社區地處四川省瀘州市瀘縣福集鎮,位于四川省南部、瀘州市西北部,321國道貫穿整個社區,現為福集鎮人民政府駐地,其南接福集鎮小沖子村,北接玉蟾街道辦龍華村,西接福集鎮團倉村,東接福集鎮魚目村。轄區面積0.5平方公里。下設兩個居民小組,現有常住人口約2300人,戶籍居民304戶,戶籍人口939人。駐轄區機關、企、事業單位8個。 |
瀘縣福集鎮天洋社區位于瀘、富、隆三縣交界處,地處龍貫山脈尾端,是福集鎮海拔最高的社區,周圍與大坪村、萬寶村接壤。 社區常住人口1036余人,戶籍人口236戶,戶籍人口數731人,轄居民小組4個,社區有黨支部1個,黨員31人。社區范圍內有學校一所,幼兒園一所,郵政儲蓄所一所,農村信用社一所,商戶116家。 |
瀘縣福集鎮太和社區成立于2016年12月,坐落在大田至天洋之間,相距3.5公里,與大橋村相鄰。轄區幅員面積0.4平方公里,辦公室設在金銀北街上場口,建筑面積 463平方米。社區干部3名(支書、主任、副主任兼文書),勞保協理員1名,輔警1名,社區黨員21人,發展黨員1人。2017年末社區居民戶數236戶,人口618人,常住人口2375人。設有三個居民小組。轄區企業單位有7個:分別為金銀中、小學、幼兒園各一所,信用社、郵政、瀘特酒廠、游河酒廠,社區小作坊有3個(2個制衣廠、1個手袋廠)。 |
因該村境內有一條河叫瀨溪河,瀨溪河灘上有一坨石形似鴨子,枯水時能看見,老百姓取名石鴨灘,故名。民國初屬衣錦鄉;1958年實行公社制成立石鴨大隊、文昌宮大隊、斗山大隊,屬石崗公社;1981年,石崗公社更名為石鴨公社,屬石鴨公社;1984年撤社設鄉,更名為石鴨村、文昌宮村、斗山村,屬石鴨鄉;1992年,并鄉建鎮,原石鴨鄉、福集鄉、光明鄉合并為福集鎮,屬福集鎮;2005年強村并組,將石鴨村、文昌宮村、斗山村合并為石鴨灘村,沿用至今。 石鴨灘村位于福集鎮政府東部,距離瀘縣縣城8公里,北接喻寺鎮周堰村、南與玉蟾街道玉蟾村相鄰,瀨溪河貫穿全村3公里。全村有9個村民小組,有農業人口995戶3453人,耕地2696畝(其中農田2336畝,地360畝),林地4000余畝。 |
趙巖村位于瀘縣福集鎮以東,距離福集鎮政府駐地約2.5公里。東鄰石鴨灘村,南鄰玉蟾街道辦小馬灘村,西鄰魚目村,北鄰喻寺鎮譚壩村。趙巖村由原來的趙巖村、萬田村合并而成,共有村民小組6個,村民2700余人。占地4.8平方公里,其中有耕地1826畝,人均耕地約0.65畝。全村共有黨員70余人,6個黨小組。趙巖村在上級黨委政府的領導下,全村群眾同舟共濟,艱苦創業,致力于農業結構調整、基礎建設和全村群眾共同致富。 |
福集鎮大坪村位于瀘縣縣城西北面,與隆昌縣、富順縣相鄰,地處三縣交匯處,轄區面積8.5平方公里,耕地1347畝。大坪村由原來的坪山村、新坪村合并而成,共有村民651戶,2120人,共設村民小組6個。全村共有黨員62人。建有小二型水庫1座,山坪塘13口,農排管道6公里,新建新村聚居點2個,全村共有公路約19公里。全村共發展車前草500余畝、油茶1000余畝。大坪村設有4個機構:大坪村支部委員會、大坪村村民委員會、村代表大會、村監督委員會。村現有新村聚居點2個。另配備有村辦公陣地服務中心、廣場、健身場、幼兒園、村衛生服務站、老人活動中心、商店、村醫療網點等配套設施,為村民的文化娛樂、衣食住行等提供了方便快捷的服務。近年來,大坪村本著以打造幸福美麗新村為主題,以傳承優良家風家訓為育人之本,以服務村民、服務群眾為工作原則。結合農村宅基地制度改革,新建幸福美麗新村。 |
雷公村位于瀘縣福集鎮政府駐地西南面,北與萬寶村相鄰,南與螺螄山村相連,東與沙土村接壤,西與金錢村相接。全村現有戶籍人口2133人,總戶數621戶, 5個村民小組。現有正式黨員52名,預備黨員1名,村黨總支部分設致富支部和夕陽支部,支部下設有4個黨小組。村內有規范性村衛生站2個,負責896位常住人口的健康隨訪管理服務。本村耕地總面積1615畝,其中水田1420畝,旱地195畝。轄區內公路硬化24公里。雷公村先后獲得了“瀘縣星級標準化黨組織”、“瀘州市衛生村”、“四川省衛生村”等諸多榮譽稱號。 |
金錢村位于福集鎮西南面,與天興鎮板栗村、志城村,富順縣古佛鎮玉佛村,童寺鎮鳳儀村、曹溝村相鄰,轄區面積9.6平方公里,農業耕地面積1150畝,森林面積5500余畝,下轄6個村民小組,634戶2035人,2個黨支部,正式黨員50名。村民以農村傳統的種養殖模式為主業,近年來隨著交通、信息的發達,勞務輸出也成為了村民收入的主要來源。 |
沙土村位于瀘縣福集鎮西部,距離福集鎮政府駐地約15公里。東鄰螺螄山村,南鄰清華村,西鄰雷公村,北鄰代橋村。沙土村由原來的朱坎村、塘坎村合并而成,共有村民小組13個,村民4482人。占地7.2平方公里。有耕地2493畝,人均耕地0.56畝。全村共有黨員67人,4個黨小組。沙土村在黨委政府的領導下,全村群眾同舟共濟,艱苦創業,致力于農業結構調整,基礎設施建設。帶領全村群眾共同致富。全村共發展花椒、車前草1650余畝。近年來,沙土村本著以打造幸福美麗新村為主題,以傳承優良家風家訓為本,以服務村民、服務群眾為工作原則。結合農村宅基地制度改革,新建幸福美麗新村。 |
瀘縣福集鎮螺螄山村成立于2016年12月,與天興鎮、玉蟾街道毗鄰,距縣城5公里,與雷公村相鄰。轄區面積7平方公里,辦公陣地位于螺螄山村四社,建筑面積 334平方米。村委干部4名(其中支書、主任、副主任、文書各1名),勞保協理員1名,輔警1名,黨員54人。2020年末,全村居民765戶2604人,常住人口989人。設有八個村民小組。 |
萬寶村位于瀘縣福集鎮西南面,距離福集鎮政府駐地約14公里。東鄰沙土村,南鄰雷公村、金錢村,西鄰大坪村,北鄰清華村。萬寶村由原來的萬咀村、石屋村合并而成,共有10個村民小組,村民3774人,黨員78人。占地9.61平方公里。有耕地2710畝,人均耕地0.68畝。全村共有黨員83人,4個黨小組。近年來,萬寶村在黨委政府的領導下,全村群眾同舟共濟,艱苦創業,致力于農業結構調整,基礎建設和全村群眾共同致富。發展車前草500余畝、苗木:300余畝。水產養殖100余畝。 |
團倉村位于瀘縣福集鎮以西,距離福集鎮政府駐地約0.5公里,東與魚目村相鄰,南與龍華村相接,西與李子村相連,北與小沖子村相壤。由原團倉村、天臺村合并而成,共有村居民小組7個。全村總戶數1003戶,村民3233人,占地面積 3.2平方公里,有耕地面積 2980畝,人均耕地面積 0.85畝,其中林地面積 20 畝。全村共有黨員 60人,5 個黨員小組。全村以發展農業種植為主,發展龍眼300畝,核桃200 畝,其他名優水果200畝。 近年來,團倉村本著以打造幸福美麗新村為主題,以傳承優良家風家訓為本,以服務村民、服務群眾為工作原則。結合農村宅基地制度改革,新建幸福美麗新村。 |
魚目村位于福集鎮東面,與喻寺鎮譚壩村、雷壩村,嘉明鎮護松村、玉蟾街道辦龍橋社區,福集鎮趙巖村、小沖子村交界,與福集鎮政府駐地相距1.5公里。轄區面積7.8平方公里,耕地面積3346畝,林地面積398畝,全村轄13個村民小組,1個現代產業示范園。全村有1318戶,4275人。村民產業收入主要以養殖、種植、勞務輸出為主。 |
小沖子村位于瀘縣福集鎮以北,距離福集鎮政府駐地約1.5公里。東鄰魚目村,南鄰團倉村,西鄰李子村,北鄰嘉明鎮羅橋村。小沖子村由原來的小沖子村、謝壩村合并而成。共有村民小組6個,村民2250人。占地4.5平方公里。有耕地1902畝,人均耕地0.8畝。全村共有黨員47人,4個黨小組。近年來,小沖子村在黨委政府的領導下,致力于農業結構調整、基礎設施建設。全村群眾齊心協力、共同致富。全村共發展龍眼、甜橙20余畝,葡萄504畝。發展水產養殖200余畝。 |
茂盛村位于瀘縣福集鎮西南方向,距離福集鎮政府所在地約5.5公里。東鄰團倉村,南鄰玉蟾街道水竹林村,西鄰沙土村,北鄰大橋村。茂盛村由原來的茂盛村、朱壩村合并而成。共有村民小組11個,村民4652人。占地8.4平方公里。有耕地3030.36畝,人均耕地0.65畝。茂盛村在黨委政府的領導下,全村群眾同舟共濟,致力于農業結構調整,基礎設施建設工作。全村共發展龍眼、甜橙30余畝、水產養殖300余畝。近年來,茂盛村本著以打造幸福美麗新村為主題,以傳承優良家風家訓為育人之本,以服務村民、服務群眾為工作原則。結合農村宅基地制度改革,新建幸福美麗新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