沙溪鎮是“唐宋八大家”之首--歐陽修的故鄉,位于永豐縣西南部,距縣城70公里,永龍公路、永寧公路穿境而過,是永豐西南部的經濟、貿易中心,農副產品集散地和轉運站。國土面積207平方公里,轄16個行政村,1個居委會,總人口2.2萬。耕地面積2.9萬畝;林地面積23萬畝,其中油茶林面積7.4萬畝,木材蓄積量達32萬立方米。沙溪鎮人杰地靈,物產豐富,山水秀麗,氣候宜人,具有豐富的自然資源和人文景觀。以西陽……。 |
古縣鎮地處永豐縣境中部,全鎮總面積215.4平方千米,轄上保、五團、古縣、新元、橋坑、朱溪、龍陂、石井、營下、遇元、中元、海元、嶺下、繼田14個行政村和古縣社區。人口2.29萬人。2016年,全鎮總出生人數371人,人口出生率16.7‰,人口自然增長率10.35‰,性別比為113.22:100。完成財稅總收入2157萬元。固定資產投資完成5.9億元。種植業以水稻為主,引進推廣優質水稻新品種10個,……。 |
石馬鎮位于永豐縣東南部,東鄰樂安縣,屬山區丘陵地帶,面積214平方公里,轄22個村委會,1個居委會,275個村組,264個自然村,6883戶,3.2萬人口。物華天寶,人杰地靈。明嘉靖年間官居南太常卿的郭汝霖,原上海警備區司令員曾傳芳,原-常委、紀委-郭林祥上將,原駐廣西軍區副司令員盧繼昌等出生在這片紅色的土地上。第一次國內戰爭時期,著名的高虎腦戰役還曾留下了一代偉人-總司令的足跡。自然資源豐富。森……。 |
永豐縣鹿岡鄉位于永豐縣境東北部,鄉政府駐地鹿岡村,距永豐縣城23千米。東北與撫州市樂安縣戴坊鎮、龔坊鎮、牛田鎮接壤,南接七都鄉,西鄰沿陂鎮。區域面積160平方千米,轄鹿岡村、巷口村、高坑村、貫前村、前村村、禹山村、洋坳村、青山村、羅家村9個行政村,92個自然村,共有3915戶,15555人,耕地2.75萬畝,山林地16.94萬畝。境內山清水秀,空氣清新,森林覆蓋率75.5%,無一處污染企業,山地有……。 |
沿陂鎮位于永豐縣北部,東與本縣鹿岡鄉相連,西與本縣潭城鄉接壤,南與本縣七都鄉、佐龍鄉交界、北與新干、樂安毗鄰,鎮政府駐沿陂村,距縣城12公里,撫八公路穿境而過,全鎮轄尺江村、江口社區、枧田村、吉江村、水東村、蘆下村、涂家村、下袍村,彭溪村、枧頭村、谷陂村、洄陂村、毛家村共13個村(居)委會131個村(居)民小組,91個自然村(其中500人以上同姓的自然村20個)5056戶,總人口2.7萬人,其中農……。 |
佐龍鄉位于永豐縣城郊,地形環繞縣城,西與吉水縣接壤,道永吉公路橫貫全鄉。轄17個行政村,面積125平方公里,人口3.6萬,耕地面積4.3萬畝,是“江西省無公害蔬菜生產基地”和“優質商品糧生產基地”。改革開放以來,佐龍鄉傾情打造招商引資大平臺,營造親商、富商、安商良好環境,先后引進了年產值均超千萬元的江西星輝塑膠有限公司、江西華豐紙業有限公司、永豐縣陶瓷廠、江西嘉誠化工廠、永豐五味礦泉水廠等企業。全……。 |
七都鄉地處縣城東北部,縣城東南方向,東鄰樂安縣牛田鎮,南連古縣鎮,西接恩江鎮、佐龍鄉,北靠沿陂鎮、鹿岡鄉。鄉政府駐地七都圩距縣城17公里。境內屬丘陵地區,地形東西長,南北窄,呈帶狀分布,地勢東高西低。流經我鄉境內24公里一條主要河流是恩江河,由東向西橫貫轄區。轄區面積141平方公里,全鄉人口總數15601人,總戶數4204戶,確權耕地面積24548畝,林地面積95300畝。每年農歷8月21-23日……。 |
“辣椒之鄉”坑田鎮,位于永豐縣西北部,北連峽江縣,西鄰吉水縣八都鎮,東南分別與潭城鄉、佐龍鄉接壤,距縣城6公里,距京九鐵路和105國道16公里,撫八公路穿境而過,交通便利。全鎮轄10個村委會,95 個自然村,111個村民小組,4586戶19427人,全鎮農民人均純收入3106元。現有黨支部17個,黨員571名。設有初級中學1所,小學8所,衛生院1所,敬老院1所。個自然村,個村民小組,戶人,坑田歷史……。 |
龍岡畬族鄉位于永豐縣南部,是永豐、興國、寧都、青原區四縣區交界的中心地帶,江西省七個少數民族鄉之一。國土面積144平方公里,耕地面積1.5萬畝,山地面積17萬畝,其中茶山面積9.3萬畝。轄10個行政村,1個社區居委會,總人口1.3萬人,其中少數民族人口4250人。第二次國內革命戰爭時期,這里是反第一次大“圍剿”的主戰場。中國工農紅軍在毛澤東、-的英明指揮下,取得了全殲敵師、活捉敵師長張輝瓚的偉大勝……。 |
永豐縣轄鄉。1949年為君埠鄉,1958年分設鐵園、空坑公社,1968年合并稱鐵園公社,1978年改名君埠公社,1984年改鄉。位于縣境東南部,鄉政府駐群埠街。距縣府72公里,面積106平方公里,人口1.1萬。上(固)君(埠)公路過境。轄小別、空坑、陂頭、坳下、山嶺、北磜、君田、君埠、鐵園、杜溪、銀田、大田、橫坑13個村委會。處丘陵區,孤江流經西南。農業主產水稻。盛產白蓮、茶油、竹木。鄉鎮企業有農……。 |
中村鄉位于永豐縣東南部,東南連寧都縣小布鎮,東北接樂安縣金竹畬族鄉,西南臨上溪鄉,西北靠石馬鎮。鄉政府駐地中村圩距縣城81公里。地勢東南高,西北低。境內群山綿亙,靈華山海拔1454.9米,為縣內最高峰;最低點為北部黃毛嵊,海拔548米。境內溪流有三條,分別發源于牛牯崠和靈華山,由境東北流向樂安,注入恩江。新中國成立前夕為中村鄉,新中國成立初屬沙溪區,1959年劃入石馬區;1958年由中村、記上、上……。 |
潭頭鄉地處永豐縣西南部,孤江河岸,距縣城85公里,是周邊市縣畬民最早的定居地和活動地,與東固、龍岡兩個畬族鄉相連,形成全省最大畬民聚居區。全鄉國土面積103平方公里,轄8個行政村,108個村小組,2482戶,人口10400余人,其中4個少數民族村。現有黨支部15個,黨員305名,初級中學1所,在校生329人,有中心小學1所,幼兒園4所,小學在校學生792人,鄉直辦單位12個。耕地面積12818多畝……。 |
藤田鎮位于永豐縣中部,國土面積96平方公里,人口4.2萬人,轄11個村、1個社區、1個居委會。近年來,按照打造全縣“經濟實力最強、圩鎮建得最美、生產生活條件最好、干部作風更實、社會和諧度更高”的發展戰略,以招商引資為總抓手,以工業園為主戰場,以破解三農問題為著力點,不斷做大鎮域經濟總量,擴大城鎮規模,提升城鎮品位,實現全鎮經濟社會又好又快發展。先后榮獲全省基層民兵預備役先進單位、招商引資先進單位、……。 |
永豐縣轄鄉。1950年為潭城、西坑、鴨田、石橋4鄉,1956年并為潭城鄉,1958年成立潭城公社。,1968年并入江口公社,1972年復設潭城公社,1984年復改鄉。位于縣境北部,鄉政府駐潭城圩。距縣府15公里,面積99平方公里,人口1.6萬。佐(龍)潭(城)公路縱穿鄉境。轄村前、潭城、富山、輞川、水邊、西坑、龍洲、舍陂、仙塘、鴨田、大湖11個村委會。境內多山澗。農業主產水稻,盛產各種蔬菜。鄉鎮企……。 |
上溪鄉位于永豐縣東南部山區,地勢南高北低。東鄰中村鄉,南連寧都縣大沽鄉、小布鎮,西接沙溪鎮,北靠石馬鎮,昌寧高速穿境而過,鄉政府駐地上溪圩距縣城78公里,全鄉20戶以上自然村實現了“村村通”水泥路。于1958年成立上溪人民公社,1984年4月撤社設鄉,改稱上溪鄉。區域面積99平方公里,其中林地12.88萬畝,耕地4575畝;現有8個黨支部206名黨員,轄5個村委會(其中1個為省級少數民族村——禮坊……。 |